研究我國食文化的發(fā)展,繞不開唐代燒尾宴和南宋御宴的話題,《唐宋御宴》,讓人們了解唐宋時期各階層、各宗教對食文化蓬勃發(fā)展的參與,以及與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領略華夏文明的曠世精彩。作者在撰文中,把新疆阿斯塔納出土的一部分唐代食點,與唐代燒尾宴結合分析,觀點新穎。像“婆羅門輕高面”、“雙拌方破餅餅料花角”、“饆饠”、“同心結”等唐代出土食點,不但為其正名,而且還印證了這些屬于那個年代的時尚食點和在燒尾宴中的“奇異”地位。同樣,像南宋御宴中的“假公權”、“炸肚”、“荔枝白腰子”等菜名與食材的解讀,其獨特的視角,縝密的剖析,令人信服地填補了這些研究領域的空白和誤讀。《唐宋御宴》不但可以作為廚師培訓飲食文化方面的教材,而且還是廚師對我國食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更是繼承、創(chuàng)新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