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朱子學年鑒(2022)
02自然的祛魅與詩性的統(tǒng)一:…
03道家的智慧:老子的智慧
04近思錄備考 近近思錄訓蒙…
05逍遙樹下
06大鹽中齋《洗心洞札記》譯…
07近思錄(呂氏家塾讀本) …
08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思想
09諸子學刊(第二十九緝)
10從古典到現(xiàn)代:觀念和人物…
王寶琳著
《周易》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哲學書,其書中的哲學思想,了解來一直影響著國…
可購
黃俊杰著
作者沈致遠為著名美籍華人學者。本書收入作者最近撰寫的科學散文及隨筆百篇,…
許祖良著
張彥遠是唐代杰出的繪畫理論家和美學家。他的《歷代名畫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陳鼓應,白奚著
老子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家,也是惟一可與孔子并駕齊驅的思想家,古往今來…
陳松長著
這卷帛書的內容與帛書《老子》甲本基本相同,但文字上多有歧異,全卷均用硃絲…
劉述先著
編輯推薦:這兩三年來,作者繼續(xù)努力做“儒家思想的開拓”的嘗試性的工作。作…
何信全著
作為中國兩千多年來的立國之道,儒學與現(xiàn)代民主之間的理論關聯(lián),一直是一個重…
吳新楚著
本書上編為《周易》異文概述:主要介紹研究《周易》異文的基本材料、《周易》…
劉大均,林忠軍 著
中國人數(shù)千年明睿智慧的結晶,幾十位學者專家殫精竭智的譯文,建國以來首次集…
牟鐘鑒著
本書是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中的《儒家價值的新探索》分冊,主要征集孔子,儒學…
廖名春著
《周易》是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典籍。對《周易》的認識,往往存在著兩種極端的…
韓德民著
本書以荀子為切入點,借以透視儒家社會理想學說的邏輯與歷史內涵;也可以說是…
吳炫編
本書認為,中國當代學者對現(xiàn)實說不出有力量的話語,他們要么憑借西方思想,要…
蔣禮鴻撰
《商君書》是闡述法家思想理論、政治主張的重要著作?!渡叹龝F指》以嚴萬里…
鄒新明著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敬天的信仰在人類思想上是獨具特…
杜維明,東方朔著
杜維明(1940~),生于昆明,原籍廣東南海西樵,哈佛大學東亞系擔任中國歷史…
劉固盛著
本書以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老子”這一老學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為背景,對宋元老學進…
王德有主編;鄭萬耕,李申,王德有著
本書分五個版塊,即“中國哲學素描”、“流派與學說”、“術語與言論”、“人…
崔大華著
《儒學引論》是人民出版社最近組織出版的“哲學史家文庫”系列圖書的一部,收…
錢遜著
現(xiàn)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這是我國當代教育思想的一大轉變,循此教育方針,我們…
劉曉著
編輯推薦:耶律楚材是中國13世紀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在中國連年戰(zhàn)亂、民族…
蕭致治著
《黃興評傳》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百折不撓,推翻帝制。主要論述黃興抱著赤誠…
李殿元等注譯
本書輯錄了包括大戴《禮記》、《史記》在內的六七十種現(xiàn)存典籍里的有關孔子言…
盧央著
《京房評傳》傳主是西漢著名學者,易學家京房。臨于歷來對他作系統(tǒng)研究的較少…
張強著
大塊洪爐,百煉成金。歷史不再遙遠,至情至性的生命境界永遠溫渥著現(xiàn)代人的心…
董群
編輯推薦:慧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學術一代宗師。本書清晰地展示了…
劉韶軍
《儒家學習思想研究》是第一部專門研究儒家學習思想的著作,重點研究了孔子學…
韓強著
編輯推薦:本書是一部研究王弼玄學體系與中國文化相互關系的專著。作者認真總…
《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聯(lián)學術委員會編…
本書收錄的十九篇文章,分別以不同角度給傳統(tǒng)經學以新的解釋、解說;尤其是對…
滕復著
馬一?。?88: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上虞籍人氏,生于四川成都,卒于浙江…
陳來編著
本書是研究現(xiàn)代中國哲學的專著。20世紀中國哲學的發(fā)展顯示出,在引入、學習西…
謝祥皓,李思樂輯校
本書計收序跋文字111篇,評論文字46篇,另附1919年之后的序跋評論存目44篇,…
(戰(zhàn)國)公孫龍著;吳毓江校譯;吳興宇標點…
《公孫龍子校釋》是吳毓江先生遺囑,寫成于1948年?!豆珜O龍子》是一部難讀的…
(清)劉大紳等著;方寶川編
太谷學派是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安徽池州石埭人周太谷所創(chuàng)立。太谷名榖,字星…
周立升著
周立升(1937~),山東慶云人,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老子的智慧》等?!?/p>
豐家驊著
楊慎是明代著名的學者和文學家。他大半生流放云南,蹤跡難明,后世很少有人對…
可讀可購
經盛鴻著
詹天佑(1861-1919),是中國近代最早的留美學生,中國近代鐵路事業(yè)的開拓者…
張汝倫著
了解現(xiàn)代中國,了解中國的問題與走向,了解現(xiàn)代中國的思想,把握民族內在生命…
北京四海兒童經典導讀教育中心編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小讀者介紹了《大學》、《中庸》和《笠翁對韻》,并對…
姜義華著
從近代中國知識精英的蛻變與新生這一角度切入,展現(xiàn)了近代中國“有學問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