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太炎國學講演集
02興思維:一種漢語哲學路徑…
03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04中國近現(xiàn)代漢傳因明研究
05帛書道德經(jīng)甄辨(上)
06近思錄釋疑 近思續(xù)錄 ?!?/a>
07唐代中土密宗高僧譜傳
08明代老學研究
09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tài)
10漫畫王陽明知行合一
黃受安,段福德主編
本書為適應這一讀者群體的閱讀要求,本書在編纂上做到了如下三點:一是體例簡…
可購
吳小林著
本書介紹了王安石的家世、求學應試、地方從政、入京為官、任相變法、閑居江寧…
陸唏白選注
《論語菁華》從家具的歷史、流派、木材、種類藝術、收藏與市場等方面,系統(tǒng)地…
王杰,唐鏡注釋
荀子,名況,號卿。約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戰(zhàn)國時趙國(在今安…
王松評析
把優(yōu)秀的古代文學作品擇要優(yōu)先今譯,既能滿足讀者的急需,又能推動今譯事業(yè)的…
徐文明著
本書以王安石的一生經(jīng)歷為主要線索,對其思想演變、官海浮沉進行了勾劃,突出…
陸復初,程志方 著
《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歷史反思2》以馬克思所說的“激情的理性”來重新評價中國…
郭志坤著
荀況(約公元前313-前388)戰(zhàn)國時思想家、教育家。時人尊而號為“卿”(漢時…
(戰(zhàn)國)荀況著;謝丹,書田譯注
本書節(jié)選《荀子》之十六篇,內容包括勸學、修身、榮辱、非相、儒效、王制、王…
(明)呂坤著;溫大勇譯評
《呻吟語》全書共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后三卷為外篇,從性命、存心、倫理、談…
可讀可購
(戰(zhàn)國)孟軻著;熊海英,佳仁譯注
本書是為中等水平的閱讀者編著的一個普及讀本,譯文和注釋主要參考趙、朱、焦…
(春秋)孔丘著;程昌明譯注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jīng)典,是研究、了解中國文化、研究孔子思想…
(戰(zhàn)國)鬼谷子著;琮瓊譯注
本書內容包括:捭闔、反應、內qian[扌建]、飛箝、忤合、揣篇、摩篇、權篇、謀…
(戰(zhàn)國)曾參[編纂]?。☉?zhàn)國)子思[編纂];…
本書是《禮記》中的一篇,內容包括:“經(jīng)文”、釋“明明德”、釋“新民”、釋…
陳光林主編
暫缺簡介...
(宋)朱熹,(宋)呂祖謙編訂;陳永革注評…
《近思錄》是“智慧果叢書”之一。這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丁?/p>
(春秋)孔子著(戰(zhàn)國)孟子著
陳松長著
帛書《周易》原來包括經(jīng)、傳兩部分。經(jīng)即指《六十四卦》的卦文;傳則包括《系…
[西周]周文王著
徐張譯注
本書內容包括了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訟卦、師卦、比卦、小畜卦、履…
習近平主編
本書結集了各地學者研討嚴復思想的最新論文,并首次披露新出的珍貴文獻《嚴復…
安繼民等著
老子、莊子兩位道家主體,本著作本著論述先秦道家思想,以老莊思想作為主參考…
陳少峰著
本書在結構方面分為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包括道教中與此相關的一部分內容)關…
劉愛軍等編著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中國古代哲學史,包括先秦子學、兩漢經(jīng)學、魏晉…
楊亦軍著
四川省教委重點科研基金資助項目 四川師大文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本書以老…
(春秋)孔丘著;董時,文航譯注
《論語》是記錄儒學 創(chuàng)始人孔子思想最可靠的材料,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體系?!?/p>
(宋)陸九淵原著;王佃利,白如祥譯注
陸九淵(1139-1193),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嘗于江西貴溪象山建“精舍’’聚…
劉筱紅著
本文主要對張舜徽清學史研究的學術根基,清學史在張舜徽學術中的地位,張舜徽…
冉云飛著
《莊子》分為三篇:內篇為核心篇,還有外篇和雜篇。本書收錄有《莊子》的原文…
楊獻珍著;孫春山編
本書分“合二而一”、“唯物與唯心”、“思維與存在”、“共和國基礎”、“實…
章繼光等主編
香港著名實業(yè)家利榮森先生資助。本書收有“陳白沙開明代心學之先河”、“白沙…
(春秋)孔丘著;金良年譯注
(戰(zhàn)國)孟軻原著;劉鳳泉,李福興譯注
孟子姓孟名軻,戰(zhàn)國時期小國鄒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
聶暾著
"0"是不是一個數(shù)?:"一分為二"的兩極矛盾觀的缺陷毛澤…
牛實為著釋
生態(tài)科學來于何處?人文哲學來于何處?人腦意識的模型為什么是八重態(tài)?生命的…
(菲)陳永栽,(菲)黃炳輝著
本書包括解釋部分和讀后感。每章前把該章的主旨和新意概括,用簡要的數(shù)語表述…
廖軍著
《視覺藝術思維》一書系統(tǒng)地闡述了視覺藝術思維的基本原理,對視覺藝術思維的…
[戰(zhàn)國]莊子著;韓維志譯評
《莊子》一書是我國古代奇書之一。書中哲理深奧,由于年代舊遠現(xiàn)代人讀來頗為…
金良年譯注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門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
鞠曦著
本書試圖闡述一種新的易學思想理路,內容包括《周易》與易學,《說卦傳》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