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人的生活

出世入世:梁漱溟隨筆 作者:梁漱溟 著


一個人的生活

生活是最普泛最尋常的事,草木也生活,鳥獸也生活,小孩子瘋顛白癡諸般神經(jīng)病者也生活。他們的生活都很容易——并不是說他們很容易生存,是說他們生活的時候很沒什么疑難。因為什么沒有疑難?因為他們的生活是用不著拿意思去處理的,若是一個人的生活就難得很。

他是一個人,你是一個人,我是一個人,我們都是一個人,不是不是人,不是一個以上兩個三個的人,也不是一個以下大半個小半個的人。倘然是一個人,這很難很難處理的事就加在了我們的頭上,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我怎么樣去生活?

我怎樣去生活?倘然我沒有打好主意,我一步都走不了。我應(yīng)當(dāng)?shù)酱髮W(xué)來作教習(xí)不應(yīng)當(dāng)?很是疑問。豈但如此,我今天的飯應(yīng)當(dāng)吃不應(yīng)當(dāng)吃?很是疑問。我的眼應(yīng)當(dāng)睜開看天看地不應(yīng)當(dāng)?很是疑問,并不是不成問題。

我看見一位伍觀淇先生,他說總沒有打好了這個主意,不知道哪個主意好?一旦得到了這個主意,即或是要他拿刀殺人,他就去拿刀見人便殺,決不遲疑?,F(xiàn)在最苦的事只為沒打好這主意。伍先生的精神我們實在佩服。我愿意大家,我尤愿意我們少年,都像伍先生這個樣子:第一是打主意,第二是打了主意就去行。我大聲告我少年道:切莫走閉眼路!

但是伍先生要我們給他一個主意,我們沒有主意給他;我們要大家開眼覓路時,我也沒一條路給大家。質(zhì)言之,“我怎么樣去生活”的問題沒有唯一不二的答案,我們只能告訴人去覓他的路,覓了路如何走而已。大約這要覓路,如何覓路,如何走路,是大家可以共得的;其路則不須共也。

大約這“我怎么樣去生活”的問題是少年中國學(xué)會的人都打量過一番了。因為我們已經(jīng)標(biāo)明了奮斗的字樣,就這組織“少年中國學(xué)會”的事已是奮斗的實現(xiàn),大家對于大家本身的生活都不是提起問題加以處理了的么?奮斗不是處理的積極進(jìn)行么?所以不必再要大家去提起問題?!疤崞饐栴}”這件事不過是我們對于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所希望的罷了。我常聽見人說要建設(shè)民本政治,要改良社會,要提倡新思想,我覺得很難辦。因為什么?因為現(xiàn)在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都是不拿意思去處理他的生活的,都是不發(fā)問的,雖非白癡瘋顛也就幾希的,你就是把民本政治等等東西送到他面前,他是不睬的呀!必須他發(fā)問他怎么去生活,然后才好告訴他如此如彼。故此啟牖他的思想要他發(fā)問在這一般人最為緊要急切。

我們現(xiàn)在已然在奮斗,用不著起牖發(fā)問,但是怎樣去實行還是很要緊。因為我們的答案并沒答完畢;或是只答我目前如此如此,完整的人生觀還沒建立,或我以為完全解答了,他日意思變動了又生疑問。所以一邊覓路一邊走路,一邊走路一邊覓路,是大家的通例,也是很沒錯的法子。如此說來,我們就要問怎樣覓我們的路?怎樣走我們的路?這無別的道,就是誠實,唯一就是誠實。

你要曉得你是已經(jīng)起了疑問,你對于你的疑問不容不應(yīng)付,你那唯一應(yīng)付的法子再無第二,只有誠實。你如不然,就會有大危險,不是別人加危險于你,是你自己已經(jīng)違離了寧帖。小則苦惱,大則致精神的變態(tài),如癲狂心疾之類,并非故甚其辭,大家默察可也。頭一層,我問我怎樣去生活?我須誠實的作答。未誠實去答,我一定不信賴這個答,那疑問豈不是始終懸在眼前,皇皇然沒個著落么?所以非誠實的答不可。如果誠實的去答了,無論這個答圓滿不圓滿,也不得而知他圓滿不圓滿,但是在我已經(jīng)是唯一不二的了。并不是他一定對,是因我所有的唯有誠實。我沒能力可以越過我的誠實,所以我可以信賴的也不能再過于我這誠實的解答。即或自知未圓滿也是信賴的,因現(xiàn)在我沒有法子信賴別的。有一個信賴的答就過得今天的生活。換言之,倘然我不誠實的答我的問,我就過不得今天的生活。第二層,既答了就要行,覓著了路就要走,走路必須誠實。誠實的去走一條路,就是積極,就是奮斗。倘然不積極不奮斗,就不滿我對我自己的要求。因為我問而得答的時候,我就要求如所答的生活,這個要求不是要求別人給我如此一個生活,是我要我如此去生活。如果我去,如果我積極的去,就滿了這要求。如果我不去,我不積極的去,就不滿這要求。不滿這要求就沒應(yīng)付當(dāng)初的疑問。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他,又不應(yīng)付他,比未答應(yīng)他時還要苦惱。(大家要曉得不一定手腳齊忙是積極是奮斗,凡是一人對自己意思為斷然處置的都是積極,都是很激烈的奮斗。)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他,又不應(yīng)付他,在“一個人”不應(yīng)當(dāng)有這種事,所以這樣的生活即不能算“一個人的生活”。又誠實的去走路才不會走出兩岐的路來。唯誠實的走路乃走一條路,一條逼直的路,唯走一條路乃為“一個人的生活”。倘然走出岐路來,一只腳往東一只腳往西,或者南轅北轍,豈不是一個以上或一個以下的人了么?那不得為“一個人的生活”也甚明。既看見了路又走差路,其當(dāng)如何悔恨?不積極的走路,不過消極的未滿自己的要求,走了差路是積極的乖反自己要來,其將如何的苦痛?

自從起意思的那一天。——就是發(fā)問的那一天?!粋€人的生活便已開始,唯有誠實的往前,不容休息休息,不容往左往右往后,永無歇止,只有死而后已。不是我不容你,你倘然當(dāng)初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小孩子白癡那很容易辦。你已然是一個人,再要他恢復(fù)到小孩子白癡已是不可能了。你已然起了意思,你要在恢復(fù)沒起意思狀態(tài)已是不可能了。這生活開始以后,只有誠實的答問,誠實的走路,一分不誠實立刻就是一分的疚憾。無論你跑到什么地方,他總追到你,你沒有法子解脫他,除非誠實。不為別的,但緣你已是有意思的人了,不然是白癡了。

我同你、同他、同我們所有“少年中國學(xué)會”的人,不是已經(jīng)拿意思去處理自己的生活了么?從此以后,無有休止的時候,也無有休止的地方了,只有誠實的往前:我往我看見的那個前,你往你看見的那個前,他往他看見的那個前,俗話叫做“各自奔前程”。除非這“一個人的生活”完了的時候,方才拱手一聲“告別了!”

1923年12月
(載《少年中國學(xué)會報告》1919年第3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