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埃爾是一個自由的人
曼努埃爾連續(xù)工作了三十年。他把孩子們撫養(yǎng)成人,為他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把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工作,也從不會問:“我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義嗎?”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他越忙,他在這世界中就越重要。
他的孩子們都長大了,離開了家。他在工作中獲得了晉升。有一天,他會收到一塊手表或一支筆,以感謝他多年來所做的一切貢獻。他的朋友們會落下幾滴眼淚,那盼望已久的時刻終于到來了:他退休了,現(xiàn)在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在最初的幾個月里,他偶爾會回到他工作過的辦公室,和老朋友們聊聊天。他也會屈從于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樂趣:晚起。他會沿著海灘散散步,或是在城市的街道中穿行。他在鄉(xiāng)下有自己的別墅,那是他用汗水換來的。他還愛上了園藝,并逐漸開始深入了解植物和花卉的奧秘。曼努埃爾現(xiàn)在有時間了,要多少有多少。他會用自己積攢下來的一些錢去旅行。他會去參觀博物館,用兩個小時去了解不同時代的畫家和雕刻家花了幾個世紀才建立起來的概念。至少他感覺自己正在拓寬文化認知。他拍了成百上千張照片,然后發(fā)給他的朋友們——畢竟,他們得知道他過得多開心。
又過了幾個月,曼努埃爾認識到花園和人類遵循的規(guī)則不一樣——他種下去的東西需要時間生長,所以不需要一直去查看玫瑰花叢里長出花骨朵了沒。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有一個瞬間,曼努埃爾意識到自己在旅途中看到的只是旅游巴士窗外的風(fēng)景,還有被封存在大小為6厘米×9厘米的相片里的紀念碑。事實上,他并非真正為見到的景色感到興奮——他更關(guān)心的是把這些景色分享給朋友們,而不是真正去體會身在外國的奇妙之處。
他繼續(xù)看電視新聞,讀更多的報紙,因為現(xiàn)在他有更多的時間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消息非常靈通的人,能對之前沒時間學(xué)習(xí)的事情侃侃而談。
他想找些人來分享自己的觀點,但他們都沉浸在自己生活的河流中,工作,忙這忙那,忙著羨慕曼努埃爾的自由,同時滿足于自己對社會有貢獻,“投身”于一些重要的事情。
曼努埃爾想從孩子身上尋求安慰。他們總是能給他很多愛——他是一位優(yōu)秀的父親,是誠實和奉獻的典范——但他們也有其他要關(guān)心的事情,盡管他們認為自己有責(zé)任每周日回家陪父親吃午餐。
曼努埃爾是一個自由的人,也挺富裕,見多識廣,有著無可挑剔的過去。但現(xiàn)在呢?他應(yīng)該如何處置這來之不易的自由?每個人都會問候他、贊揚他,但沒人有時間陪他。漸漸地,曼努埃爾開始感到悲傷,覺得自己沒用,盡管多年來他一直在為世界和家里人服務(wù)。
一天晚上,一個天使在他熟睡時來到他面前:“你這一生都做了什么?你有沒有試著遵照夢想去生活?”
漫長的一天又開始了??磮蠹?,看電視新聞,打理花園,吃午餐,小睡一會兒。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但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他什么都不想做。曼努埃爾是一個悲傷的自由的人,離抑郁只差一步之遙,因為他總是太忙,沒時間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只叫歲月默默在橋下淌過。他記起了一位詩人說的:他度過了一生,卻沒有好好活過。
然而,現(xiàn)在要接受這一切為時已晚,既然如此,最好還是換個話題。他來之不易的自由只是變相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