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村子里的槍

小滄桑:李成散文集 作者:李成 著


村子里的槍

男孩子大約都是有些喜歡槍的。不然,城里的商店里為什么從來都有各式各樣的玩具槍出售呢?但當(dāng)年我們這些喜歡槍的鄉(xiāng)下孩子可買不起那些正規(guī)制作的玩具槍。怎么辦呢?當(dāng)然只有自己動手,用泥巴、竹棍、木板、鋼絲、鐵條做出一桿桿盒子炮和長槍,有的還能打火柴、打火藥呢……

但某一天,村子里忽然涌進來許多真槍,據(jù)有點這方面知識的人說,什么三八大蓋、沖鋒槍、卡賓槍、機關(guān)槍……都有,它們都被我們熟悉的本村和外村的青壯年農(nóng)民或背或扛在肩上。他們來干什么呢?當(dāng)然是來演習(xí)的,他們都是隊上的民兵。那時候,上面發(fā)出指示“要準(zhǔn)備打仗”,要“備戰(zhàn)備荒”,所以必須全民皆兵——真正的全民皆兵當(dāng)然是不可能的,但青壯年農(nóng)民卻不能不武裝起來,農(nóng)閑時還要訓(xùn)練、演習(xí)。于是他們就到野外河灣里去打靶,其情形我并沒有見到,聽到消息正想什么時候找個機會去“觀戰(zhàn)”呢,他們就呼啦啦涌進我們村來,在打谷場上列隊,練站姿,趴在打谷場中間的一個大草坡上練匍匐、瞄準(zhǔn)、射擊——當(dāng)然不是實彈,練了一會兒便就地休息。這一下子讓我們這些十來歲的孩子一個個神經(jīng)興奮起來,也不管允許不允許,就都悄悄地走近他們,摻進他們?nèi)豪?,變著法兒找他們說話,摸他們的槍,反正原先差不多都認識,他們也不好意思多干涉。很快我們就拿過他們的槍,也趴在草叢里“練”射擊——拉開槍栓,扣動扳機,聽見一聲輕輕的撞擊聲。更多的是入迷一般看著民兵戰(zhàn)士把機槍上的轉(zhuǎn)盤、沖鋒槍的彈夾卸下來、裝上去,或用長鋼絲條裹著布條捅槍管擦拭零件??傊翘幪幎枷霌胶鸵幌拢灰锌赡鼙沭堄信d致、戀戀不舍地將各種型號的槍都把玩一遍。雖然偶爾也得到這些大哥哥、大叔們的警告,說是空槍也可能打死人的,它有撞針啊——據(jù)說它們實際上都是戰(zhàn)爭年代淘汰下來的舊槍,但是我們并沒有把他們的話當(dāng)回事。這一天,我們簡直回到了電影里曾經(jīng)描繪的情景:打鬼子、打反動派的子弟兵來到了鄉(xiāng)親們中間。

這樣的情景我好像也只見過三四次,大約一年一次,也就是說這只是在三四年間發(fā)生的事,后來,再也沒有見過這樣的陣勢這么多的槍。我平生都沒有再見過。

雖然不再有民兵演習(xí)了,但民兵手里的槍支一時并沒有都收走。我聽說還有兩桿半自動步槍留在我們村(生產(chǎn)隊)。一桿在大劉手里,一桿在小陳家。小陳家跟我家隔了一段路,我不知虛實,但大劉家有槍似乎可以感知得到。為什么呢?因為我感覺到大劉似乎變了一個人。他過去特別愛爭利,隊里評工分,他總在會場上嚷嚷他為什么不能評第一;他家的自留地也必須是最好的一塊,連水源也要近,據(jù)我所知,他還把自家菜園的堤壩挖開,另筑到別人家的地里,為此還引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雙方吵得一塌糊涂,連祖宗都罵上了??伤F(xiàn)在一改這凡事都削尖了腦袋往前鉆的做派,目光似乎也坦然正大起來,不像過去,總像盯在前方的某個物件上,別人看他,他目光又有些躲閃。不過,現(xiàn)在的目光看起人來,似乎也有一點不對勁,就是喜歡微微向下,像是在藐視別人,更不用說說話聲音也洪大起來,隊里開會時,他無論如何也要發(fā)表一通“高見”的……這些變化,沒有別的可以解釋,只有一樣:他是受到上面信任的民兵,他手里有槍,他底氣足!

這當(dāng)然還只是我和幾個小朋友的猜測和判斷。他到底有沒有槍呢?這仍然是一個懸念。是懸念,總要把它解開為好。于是,我和小伙伴找了個借口,跑到他家里,告訴他,村西頭的丘崗上不知從哪里跑來了兩匹狼,正跟隊上新買的小水牯牛對峙,要他趕快拿槍去打狼。他一聽,似乎看出了我們是在編個謊言來誆他呢。他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坐在他那里屋的八仙桌前抽煙,但他的眼睛卻不自覺地瞥了瞥他那座大花床上掛著的蚊帳,瞥了兩次,我們知道了,他的槍就掛在他的床帳后頭。我們一邊跟他“蘑菇”,一邊使了個眼色讓人貼近他的花床,我也迅速地朝后扭過頭去,我們果然看見一桿擦得锃亮的半自動步槍就倒掛在那蚊帳的橫桿上。我們心中的謎團解開了,而大劉似乎也知道我們的用意,并沒有阻止我們,只是半瞇著眼在那里抽煙,嘴角還露出一絲嘲諷式的微笑。

沒想到,過了幾天,村子里的兩桿槍就公開地露面了。大隊上要開批斗地主大會,叫各個生產(chǎn)隊把地主押解到會場。我們隊的地主就是我的一位本家奶奶:李王氏,一個六十多歲的孤老婆子。大劉和小陳端著槍,押著她,從村口走出,一步一躓地走上了通往大隊部的田塍。奶奶花白的頭發(fā)在風(fēng)中凌亂地飄著,身后是黑黝黝的槍管和棗紅色的槍桿、槍托。我正好放學(xué)回來看見了,多少有些吃驚,心里一緊,說不出話來。我才知道,那槍不是像我過去所想象的,充滿著戰(zhàn)斗的豪情、理想的浪漫,乃至有一種革命的詩意的,而是黑洞洞的槍口,說一不二的準(zhǔn)星、隱忍待發(fā)的扳機,甚至還有能夠無情地穿透一切包括肉體的槍彈,甚至還有截然分開的陣線與陣線后的不同世界。我的心頭竟無端地有了一絲戰(zhàn)栗。

開了兩次批斗會后,那槍又告隱退。但大劉在村子里說話的聲音似乎更大了,甚至在開會時主動分派任務(wù)給社員,很快連生產(chǎn)隊長也大多要聽從他的意見,社員們更無二話。大劉走在村道上的腳步也更響了,頭似乎也比過去更高地昂起來。

但村子里并沒有別的什么需要斗爭,雖然日子不太好過,到青黃不接之際,許多家都有斷炊之虞,但并沒有真正斷炊,挖點蘑菇、野菜,再東借西借一點兒,總可以把日子度過。村子里也相當(dāng)安靜。我從大劉的臉上卻看到了一點點煩躁不安。果然不久,他把我們十來個正上小學(xué)的學(xué)生召集到了一起,給我們講了一通話,講了什么,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大多忘記了。模糊的印象是說,小學(xué)生是接班人,要提高警惕,要敢于與壞人壞事作斗爭……這些道理也沒有什么問題,我們甚至連“腹誹”也沒有,但他接著說,你們紅小兵上學(xué)要統(tǒng)一行動,每天吃過飯要集中在一起,排成一隊,整齊劃一地齊步走著去上學(xué),放學(xué)回家也得如此。我們都靜靜地聽著,雖然我們在聽著的時候,心里有點不以為然,但眼前浮現(xiàn)出的仍是他家蚊帳后面的那桿槍。

但大劉對我們的“軍事化”要求到底是失敗了,最多只堅持了一個星期。頭兩天大家雖然嫌麻煩,也還覺得有點新鮮,都爭取列隊而往,后來誰受得了這個約束啊,再說誰能保證每家吃飯都能按同一時間,所以逐漸地都回到“自由散漫”的狀態(tài),每人吃了飯就仍然自己去上學(xué),最多招呼一兩個伙伴同行。

再后來,不用說了,農(nóng)村的政策也變了,田地都包產(chǎn)到戶了,那桿槍早就上繳給公家了。此后大劉也很少在村子里拋頭露面,又恢復(fù)了過去不聲不響做事的習(xí)性,偶爾在村道上遇見他,他卻是微微地低著頭,匆忙地走,目光還像看著前方某個東西似的,不怎么看人。有時,人們還發(fā)現(xiàn)他有夜間出去的習(xí)慣,村里偶爾會傳來無端的罵聲,有人罵自家的包心菜怎么少了,稻捆麥秸怎么少了。這樣的情況到底并不多,罵得也不激烈,更沒有人捅破就是這位前民兵隊長干的,畢竟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大家還是要為彼此留些臉皮才好,村子基本如一潭靜水,因為誰都要安靜地過日子不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