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論勇氣

培根隨筆集 作者:(英)培根(Bacon,F(xiàn).) 著,龍小云 譯


12 論勇氣

有人問狄摩西尼,對演說家來說什么最重要?他說,動作。其次呢?動作。再次呢?還是動作。這是在小學課本中大家都已經(jīng)熟悉的一段故事,然而依然值得我們深省。

說這話的人對他所說的事情最為精通,而又恰恰在他所極力稱贊的事情上并沒有天生的優(yōu)勢。動作不過是一位演說家的外在表現(xiàn),確切地說那只是演員的優(yōu)點,然而竟然會被抬得這么高,甚至超出了題目選擇、論辯方式等諸多技能。不僅如此,它幾乎被說成是演說家的唯一要素,這真是讓人感到奇怪。然而,其理由是顯而易見的。人性之中經(jīng)常是愚鈍多于聰明,所以那些能夠讓愚鈍者開竅的技能才是最有效力。

與上述這一點非常相似,在世俗事務中要具有勇氣。對于世俗事務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勇氣。其次呢?勇氣。再其次呢?還是勇氣??墒怯職獠贿^是無知與卑賤的產(chǎn)物,與治國之才根本不能相提并論。盡管如此,它卻能迷惑并控制那些見識浮淺或膽量不足的人,而大部分人又恰好都是這種情況。不但如此,聰明人在一時糊涂時也會受其引誘。因此我們常見勇氣在民治國家中曾有奇效,而在有統(tǒng)治階級或君主的國家中則不如此之甚,而且,勇氣總是在勇敢的人們初次活動的時候功效大,而以后就沒有這樣大的功效了,因為一時之勇并不能夠守信恒久。

正如替人看病有江湖郎中,看來為國獻策者當中也有一些江湖術士,這些人聲稱采用其良策必見奇效,而且會有那么幾次的確會僥幸成功,但是這些策略缺乏真知的支持,所以終歸不能持久。的確,你可以看到許多有勇之人屢次實行穆罕默德的奇跡。穆罕默德教民眾相信他,說他可以把某座山叫到他面前來,然后到那座山頂上為那些信奉其教律的人祈禱。民眾們都聚集在一起了,穆罕默德一次又一次地叫那座山到他面前來,然而那座山卻屹立不動。發(fā)生這種情況,他一點兒也不沮喪,反而說道:“要是山不肯到穆罕默德這兒來,那么穆罕默德就到山那兒去吧?!蓖瑯拥兀切┙g士在其承諾的事情失敗之后,依然(假如他們有完全的勇氣的話)會輕易地放過這種失敗,轉而言他,再不回頭。

毫無疑問,在見識遠大的人們看起來,蠻勇有幾分荒唐。就是在平常人看來,蠻勇也是有點可笑的。

因為,假如“荒唐”是引人發(fā)笑的一種性質的話,那么你可以確信膽大包天是很少不荒唐的。尤其可笑的是在一個勇夫被人當面揭穿其失敗之實質的時候,因為這樣一來,這個人就難以掛臉了,這是必然的。因為一般人感到難堪時會手足無措,那些膽大妄為者則會因此而呆若木雞,因為他已經(jīng)無棋可走了。

但是這種場面更適合寫進諷世的文章而不適合嚴肅的論說。

應該充分注意到,勇敢永遠是盲目的。因為它看不見危險和困難。

因此,勇敢于決策有害,但對執(zhí)行決策有利。要善用勇夫,不要讓他們當統(tǒng)帥,而應當讓他們作為副手,并聽從他人的指揮。因為在決策時最好能預見到危險,而在執(zhí)行時最好對危險視而不見,除非那些危險事關人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