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穿越時空的眷戀

穿越時空的眷戀:薛崧云獲獎新聞作品選 作者:薛崧云


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我省援藏干部、黨和人民的好兒子任國慶平凡而動人的故事,本報6月8日曾作詳細報道。日前記者再次來到他的病榻前采訪,又一次受到其人格和情感力量的震撼——

穿越時空的眷戀

“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那是妻子女兒對任國慶無邊的牽掛。

“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那是任國慶對未竟事業(yè)永恒的眷戀。

這冰清玉潔的雪域壯歌帶著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穿越時空,跨越山河,在青藏高原回蕩,在江南水鄉(xiāng)回蕩,回蕩得那么久遠——21年,7665個日日夜夜……

(一)

21年前,時任無錫崇安區(qū)委副書記、副區(qū)長的任國慶,主動報名參加首批援藏隊伍,那年他47歲。離開無錫時,他對大女兒說:“你是老大,要帶好兩個妹妹。”對二女兒說:“在農(nóng)場不要怕吃苦,注意勞逸結(jié)合,防止腎病發(fā)作。”對小女兒說:“要好好讀書,自強自立?!迸R上火車又微笑著對哭泣的女兒們說:“照顧好體弱多病的媽媽,爸爸三五年就回來?!睆拇?,自幼依偎在爸爸懷中漸次長大的女兒們,只能在睡夢中感知偉大的父愛;從此,爸爸就像喜馬拉雅山和雅魯藏布江一樣,既熟悉又陌生,既貼近又遙遠,既親切又神圣;從此,女兒常常遙望夜空,尋找屬于爸爸的那顆星,祈盼他歸來的那一天??扇迥赀^去,一同援藏的叔叔們陸續(xù)歸來,就是沒見爸爸的影子。爸爸,你在做什么?

病榻上的任國慶,仍在收聽西藏的聲音。

他,已把西藏的山南當(dāng)成了無錫、把山南的沙山當(dāng)成了惠山,他已與雪域高原融為一體!別看沙山高不過百米,但在山南藏胞的心中,那就是至高無上的珠穆朗瑪,因為這里矗立著西藏第一個地區(qū)電視發(fā)射轉(zhuǎn)播臺和第一個地區(qū)廣播電臺,因為他們從這里第一次直接聽到了黨的聲音、接觸到了現(xiàn)代文明,因為這海拔近4000米雪原上的小小山丘浸透了“培埃來結(jié)巴牙古都”(藏族人民的好干部)任國慶的汗水和心血,因為它像藍天白云下的一座巍巍豐碑,娓娓訴說著一個藏漢人民好兒子的動聽故事——

當(dāng)進藏的車輛駛?cè)胙┣蚝捅╋L(fēng)輪番轟擊的生命禁區(qū)——昆侖山和唐古拉山口,當(dāng)有的人第一次感到天旋地轉(zhuǎn)、鼻孔流血的高原反應(yīng),當(dāng)?shù)谝谎劭吹讲刈逋制D苦的自然生存條件,當(dāng)接到山南地區(qū)宣傳部副部長兼廣電局長的任命時,他就橫下一條心:一定要讓藏胞擁有自己的電視、自己的廣播!于是,他一邊大口大口呼吸著稀薄的空氣,一邊學(xué)習(xí)西藏語、學(xué)喝酥油茶、學(xué)飲青稞酒,一邊帶著20多個藏族同志吃住在沙山上的簡易帳篷4個月,硬是用雙手把設(shè)備器械搬上了沙山,之后又在全區(qū)12個縣相繼建成了電視轉(zhuǎn)播臺。

每當(dāng)藏民騎著馬從幾十里外趕到澤當(dāng)鎮(zhèn)電視放映亭前并笑逐顏開時,他正在沙山腳下眼盯著那臺九英寸黑白電視,全神貫注地監(jiān)視、監(jiān)聽,遇到一點點發(fā)射質(zhì)量問題,便在至今還沒有路的巖石間健步上山,一般人上山要半小時,而他只需10分鐘,每天要跑許多次,一跑就是許多年,風(fēng)雪病痛從未間斷。在山南男女老少一片“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歡呼聲中,他不知跑爛了多少雙解放鞋,甚至?xí)灥乖诎肷窖?/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逼鋵嵥哌^的路又豈止在沙山上下,山南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在山南又相繼建成了全藏第一個地區(qū)人民廣播電臺和第一個地區(qū)地面衛(wèi)星接收站。山南地委主要負責(zé)同志在一次全區(qū)大會上拉著他的手對大家說,每一個收看電視的山南人,要永遠記住一個名字:任國慶。是的,為了一個信念、一股濃情、一份期盼、一種責(zé)任,莽莽高原、皚皚雪域留下了他的串串足跡,冰封的大坂、險峻的高山阻擋不住他的生命之旅,而他就是遲遲沒有踏上通往家鄉(xiāng)的路。3年期限到了,5年期限又到了,同去的援藏人員一批批返回,親人一次次望眼欲穿,他卻一次次自愿留下,因為他要完成他未竟的事業(yè),實現(xiàn)他未竟的執(zhí)著追求。每次女兒問爸爸啥時能回,他都還是那句安慰的話:再等一年吧,我那邊工作實在走不開。

(二)

一年又一年,春風(fēng)一遍遍染綠了女兒望中的錫惠山頭;一天又一天,太湖一波波涌動著親人心中的遙遠呼喚。爸爸臨行時路邊的小小樹苗長成了參天綠蔭,爸爸百般疼愛的女兒們在眷念與期待中已相繼成家,爸爸敬重如賓的媽媽也在滄桑歲月的雕刻下漸漸衰老,但在一聲聲的“對不起”中,爸爸還是沒有回來。

一直到6年前,他有了一次“衣錦還鄉(xiāng)”的機會,但又是那么短暫,那么稍縱即逝。那年他62歲,退休后,從拉薩回到無錫家中。女兒歡歡喜喜繞在他的膝邊,但看著已由中年變成老年的爸爸,看著爸爸的縷縷白發(fā),一個個心里又十分難受。他安慰說:“白發(fā)好啊,白色在藏胞眼中是最神圣高貴的?,F(xiàn)在好了,我回來了,困難過去了?!彪m然他對西藏的未竟事業(yè)仍然魂牽夢繞,但當(dāng)著女兒面,還是為自己描繪了一幅天經(jīng)地義的晚年生活美景:“我?guī)湍銈儙Ш⒆樱秃⒆由蠈W(xué),減輕你們的負擔(dān)。你們常回家看看,我們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女兒開心得淚花飛濺。然而沒幾天,西藏廣電廳來電,擬安排他到駐成都物資轉(zhuǎn)運站“發(fā)揮余熱”,本來已經(jīng)退休的他可以謝絕,真正享受他的天倫之樂,但他耐心說服家人,穿著旅游鞋毅然上路,一干又是5年。

像這樣去與留的抉擇對他來說又豈止是一次兩次。首批援藏干部原定期限是3到5年,根據(jù)政策調(diào)整,1981年有一批要提前回內(nèi)地,一位了解他的干部勸他:“你家里沒有男子漢,從無錫來的援藏干部中歲數(shù)又最大,還是回去吧!”可這時山南電視轉(zhuǎn)播站剛建一半,怎能一走了之?他懇請妻子和女兒支持他,再等他5年。5年后,山南的廣播電視網(wǎng)建成,他欣然提筆給妻子寫信:我要回?zé)o錫了,我一定要帶你到錫惠公園走走。然而就在這時,自治區(qū)廣電廳長杜泰在家中用西藏最尊貴的禮儀——牛肉餃子接待了他,希望他能留在拉薩,推廣山南經(jīng)驗,為全自治區(qū)廣播電視“村村通”再作奉獻。一邊是日夜等待的妻子女兒,一邊是西藏人民事業(yè)的呼喚,怎么辦?他又一次面臨情感的炙烤和生命的選擇。他把妻子接到西藏,以西藏和內(nèi)地的發(fā)展差異讓親人體會他為什么逗留高原那么多年。妻子胡惠文再次答應(yīng)了他:咱和女兒等你,等你一輩子……此情此言,怎能不讓他淚流滿面!他告別工作8年的山南,灑淚收下近百條藏民敬獻的哈達,又穿著旅游鞋走向了拉薩,一干又是8年。

他在西藏的千辛萬苦,家人最初并不知道,因為他在來信中從不提及。直到有一次出差內(nèi)地逗留無錫,大女兒玲玲和家人陪他爬惠山,女兒到了山頂只是喘氣,呼吸困難,他不經(jīng)意地脫口而出:在西藏工作時呼吸就是這樣。女兒聽了十分驚訝,也十分心痛,說:“爸爸,讓我到西藏教書吧,這樣我可以照顧你?!彼了剂季茫f:“不行,你適應(yīng)不了。你照顧好媽媽和兩個妹妹,就是對爸爸最大的支持?!蹦翘?,女兒挽著爸爸的手沒有放開過??捎H可敬的爸爸啊,這么些年您在外受苦了!請接受女兒最圣潔的親吻、最崇高的敬禮吧!您每次回家多逗留幾天好嗎?您賜予女兒熨平心中內(nèi)疚和遺憾的機會好嗎?讓女兒細數(shù)您漸多的白發(fā)、帶給您親情的溫馨好嗎?可您哪一次回家不是那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哪一次女兒不是與您揮淚而別!

1986年春,他采購器材路過家里,剛同小女兒璇璇說了幾句話,就一頭栽到地上,昏了過去,原來他出差在外長途奔波,已兩天沒有合眼。小女兒撫摸著爸爸染霜的鬢發(fā)聲淚俱下:“爸爸您趕快回來吧,您這樣讓我們多擔(dān)心!”而他又何嘗不想早日回到妻女身邊!這么多年,誰家能遇不到大大小小的難事,誰家能少得了一個頂梁的男子漢!夏日的山南景色誘人,山坡上的牧草開著小花伸向天邊,天邊灑落白云般的羊群。夏日傍晚,他經(jīng)常攀上附近的山頂,望流云東去,想家中親人,直到淚盈雙眼。他感覺對不起心疼他支持他的柔弱妻子,讓她一個人支撐家庭那么多年,讓她一個人面對醫(yī)生“家屬怎么不來陪你”的詢問;他感覺對不起從小就十分疼愛的小女兒,她的婚典照片中親人齊聚,唯獨沒有她至親至愛至尊至敬的爸爸,給她也給爸爸留下了終身大憾;他感覺對不起年邁多病的父親,那年母親去世,他公務(wù)在身,連葬禮也沒來得及參加,他發(fā)誓要在父親身上彌補雙倍的孝心……然而,他現(xiàn)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每周給親人寫一封平安家書并編上序號,在信中教育女兒刻苦學(xué)習(xí)、勤懇工作、誠實做人;只是每次短逗家中時,天天檢查一遍全家每個人的自行車車剎,讓她們出入平安,讓她們有一種安全感;只是把這種對女兒、對妻子的無限眷戀,化為雙倍的工作激情,再鐫刻于圣潔的冰川雪壁,接受親人們最神圣的檢閱!

(三)

今年1月30日,臘月二十四,無錫的大街小巷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新千年第一個春節(jié)即將來臨。這一天,作為我省212名首批援藏干部中返鄉(xiāng)的最后一人,任國慶回到家鄉(xiāng)。

終于歸來了,老任!21年,7665個日日夜夜,“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的夫妻分離即將結(jié)束,家中沒有男子漢的艱難日子即將結(jié)束,白頭偕老的幸福晚年即將到來!你每年可以休4個月長假,可你每年加起來休不到一個月,你承諾以后一并補償,現(xiàn)在是時候了;你說欠妻子太多,要陪妻子去醫(yī)院看病,要牽著妻子的手好好逛逛公園、走走家鄉(xiāng)的大街小巷,現(xiàn)在是時候了!

終于歸來了,親愛的爸爸!你走時女兒都未成家立業(yè),是最需要父愛的時候,你走后女兒只能在夢中感知爸爸的音容,只能從星星的凝眸中感受爸爸的慈祥。你每周一封編上號的家書女兒一封不少地珍藏著,你教育女兒要做的事女兒都做到了。你說沒盡到一個做爸爸的責(zé)任,不,爸爸,這么些年你吃了那么多苦,女兒卻不能照顧你,是女兒沒盡到責(zé)任。女兒一定讓你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然而,就在她們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中時,就在68歲的任國慶一下車踏上久別的故土、就在10歲的小外孫手拿鮮花歡蹦亂跳地跑向外公、就在一大家人圍攏過去迎接朝思暮想的親人的時候,他們忽然發(fā)現(xiàn):歸來的親人好像接不住小外孫送上的鮮花,兩只手茫然地向前伸著、摸著。他們哪里知道,這時的任國慶只能憑著一聲聲親切的呼喚來辨認(rèn)魂牽夢繞21年的家人??粗请p紅腫得幾乎睜不開的眼睛,女兒驚呆了:“爸爸,您怎么啦?”妻子淚如泉涌:“老任,你怎么啦?”第二天小年夜,醫(yī)院確診他是食道癌晚期,無情的癌細胞已向他的頭顱、肝臟和骨髓擴散!飽嘗了生離的千辛萬苦,無痕歲月剛剛露出笑顏,又將面對死別的殘酷威逼,胡惠文如何承受得了!她一手捂住眼睛,一手猛擊自己的頭部,哭喊著沖出醫(yī)生辦公室:“是我沒照料好他!”她苦苦哀求醫(yī)生,能不能摘下自己的眼球,讓她的老任恢復(fù)光明,他太需要看看闊別的親人、闊別的家鄉(xiāng)了……

以往他難得回?zé)o錫過春節(jié),而每次回來,都親手做飯做菜。這一次他實在不能做了,全家就在飯店訂了一桌年夜飯。飯桌上大家強作歡笑,讓他高興,又不停扭過臉去悄悄抹淚。大年初三,小女兒陪爸爸到成都移交工作,發(fā)現(xiàn)他的抽屜里盡是潤喉片和眼藥水的空盒,原來他在幾個月前就遭受病痛折磨,竟為了工作沒到醫(yī)院去認(rèn)真檢查、治療!在成都雙流機場登機回?zé)o錫時,女兒看到爸爸在舷梯上一步一回頭,雖然他已看不清楚,但他還要多看幾眼這援藏的最后驛站;到了飛機門口,他又朝西久久凝望,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他刻骨銘心的生命情結(jié)。

他在潔白的世界里走得那么久,走了那么遠,終于回到了親人身邊。他把心血、才智和最寶貴的年華留在了風(fēng)雪途中,帶給親人的卻是衰老、疾病和無法兌現(xiàn)的諾言。他不能陪妻子去醫(yī)院反而要妻子陪伴他,他不能為女兒帶孩子卻讓女兒為他操心,他越發(fā)感到這一生欠她們太多太多,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在病情略好時穿上旅游鞋、牽著她們的手,出去看一看、走一走,這對他來說幾乎是一種精神上的奢侈。他太累太倦,終于躺倒了,然而也只有在絕癥纏身、生命之旅即將走完時,他才能夠返身故里,與親人共享痛楚的天倫之樂。那天他知道病情后,同妻子一道來到城中公園的同庚廳,深情地說:“惠文,你記得46年前的一天,咱倆在同庚廳第一次見面的情景嗎?”妻子難過地點點頭,心里不是滋味。

他住院后,三個女兒爭著要請假照料他,他說什么也不允許,怕影響她們工作。無錫的同志要向市里匯報他的病情,他說:“我是西藏人了,千萬不要給家鄉(xiāng)的領(lǐng)導(dǎo)增添新的麻煩?!毕鞯轿鞑兀孛窈屯聜兗娂姶騺黼娫?,一個個失聲痛哭。自治區(qū)廣電廳黨委書記群覺來看望他,要他從三人病房換到單人病房,但他老淚縱橫地說:“我已不能為西藏作貢獻了,組織上給了我那么多榮譽和關(guān)懷,不能再拖累組織了?!比河X含淚說:“老任,你到現(xiàn)在還想著西藏……”

他怎能不想啊,畢竟,同風(fēng)雪高原生死與共了21年!他十分清楚這三尺病榻可能就是他人生的最后陣地,但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仍然是冰封的大坂、磅礴的山巒、美麗的雪蓮、翱翔的雄鷹、潔白的哈達、開著小花伸往天邊的牧場,仍然是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一聲聲遠方的呼喚、一個個朝夕相伴的身影,仍然是西藏全區(qū)尚未實現(xiàn)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宏偉目標(biāo)。沙山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這正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好男兒,一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永久的祈盼、永恒的眷戀,高原作證!

(2000年7月28日。中國晚報新聞獎特等獎)

中國晚報新聞獎揭曉

本報任國慶事跡通訊獲特稿獎

本報訊 2000年度中國晚報新聞獎日前在新疆伊犁召開的第16屆全國晚報年會上揭曉,本報3篇作品獲獎,其中《穿越時空的眷念》獲特稿獎(特等)……

本屆中國晚報新聞獎評選,共收到全國127家晚報選送的627篇參賽作品,參賽單位和參賽作品之多,都超過了歷屆。本報長篇通訊《穿越時空的眷念》,報道了援藏干部任國慶平凡而動人的事跡,是又一個孔繁森式的重大典型,報道后在江蘇乃至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被評委們認(rèn)為“在晚報如何宣傳重大典型,晚報特稿如何做到可讀又耐讀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揚子晚報》2001年8月25日)

“后發(fā)制人”寫英雄

1996年翻過春節(jié),我來到揚子,成了“新聞狗”。那時兒子13歲,女兒3歲,留在縣城,通訊交通不便,一如咫尺天涯。在我辦公桌上一直擺著他倆的相框,我深諳個中滋味。

2000年,任國慶事跡引起重視,省級媒體集中采訪,發(fā)了大量文章,而我沒有參與。忽一日,總編輯朱銘佐先生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對各家媒體任國慶報道的看法,我直言不諱:“事情感人,但報道不咋的,要么無端拔高,要么平鋪雜陳?!彼f:“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我一不小心“入甕”了。

媒體反復(fù)宣傳,又無新的材料,怎樣“后發(fā)制人”?痛苦中我一籌莫展。忽然,我游移的目光停留在辦公桌的那兩張相片上,許久許久,此時我的腦海里波濤洶涌,耳邊反復(fù)回蕩著一個空曠的旋律……是的,我要以女兒們思念爸爸的情感線、意識流串起全篇,而不是極易落入俗套的夫妻情感!我要以“爸爸三五年就回來”作為文眼,形成情感抒發(fā)的始發(fā)站和根據(jù)地,而不是無病呻吟隔空打牛!我要以《青藏高原》穿越時空的神圣謳歌高原雄鷹,而不是線型的機械的去標(biāo)簽!我要筆蘸血淚記下不可或缺的情景細節(jié),而不是面面俱到地堆砌!于是,為了不打斷意識情感的自然流淌,小標(biāo)題都不敢起;于是,任國慶、妻子、女兒、記者在報道中已渾然一體。陳翠蘭女士在校對中幾次唏噓:“不能再寫啦,大家受不了……”

而今,孩子們都大了,照片也不再擺在辦公桌上,收藏著哩。謝謝他們給我靈感。

(2017年7月15日于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