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其章程中明確提出:“健康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實現每一個民族的健康目標是贏得全世界和平與安寧的最基本的保證?!?99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議》中規(guī)定:“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是在我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確定了學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也為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2000年底,教育部又印發(fā)了《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該大綱構建了身體發(fā)展、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五個學習領域,把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全民健身意識、與人交往合作意識等作為重點,為學校健康教育指明了發(fā)展方向。
所謂的健康教育,我認為含義有三:
第一是指既共性又個性地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所謂共性,是指教育的常態(tài)化;所謂個性,是指教育的特色化,不再強調所有學生同步調、共速度地成長,而是允許學生以自己的興趣為學習的出發(fā)點,改傳統(tǒng)的一枝獨秀的校園為百花齊放、萬舸爭流的新校園。同時,改革傳統(tǒng)課堂,轉變教育理念,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全面推行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新型課堂,如高效課堂、合作課堂,更先進的還有翻轉課堂。不論是何種課堂形式,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承科學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掌握過硬的知識與能力本領。
第二是指大力普及體育、健身等強身健體的身體素質教育。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關注。不論在任何國家,小學生的體質健康都關系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而我國的小學生體質現狀卻不容樂觀。根據全國學生體質調查的結果可知,除個別年齡段外,我們中小學生的耐力、柔韌、速度和力量素質在快速下降,肥胖學生的比例在迅速增加。著名免疫學專家、全國政協委員馮理達曾經提出了一個“健康數論”——健康是1,其他所有的東西,譬如事業(yè)、財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價值。如果前面的1沒有了,后面的東西再多也是0。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健康是成功的本錢,沒有了健康,就會失去一切。所以,體育課程及相關運動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每一所學校里,不再只是在體育課上跑跑跳跳,而是更加注重科學化、合理化地安排體育活動。
第三是指人格的完善、心態(tài)的健全。教育最根本的目標是塑造健全的人,所謂健全的人,不僅指身體健康,更指心理健康??茖W文化知識和健康的體魄是心理健康的物質保障,而心理健康是知識普及、身體強健的必要條件,是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北竹島小學的“健康教育”體系即包含上述三個含義,細分為健智工程、健美工程和健心工程,以“體之健、心之潤、人之和”為理念引領,從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到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從制定細致入微的健康規(guī)則到打造專業(yè)化教師團隊,他們既重視學校的物態(tài)文化建設,推出雕塑、長廊、展示墻,又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構建良好積極的校風、團結合作的班風、高效努力的學風、精湛專業(yè)的教風,兩個拳頭出擊,健康教育工程成效凸顯。學校特色逐步形成,理論更加系統(tǒng),理念更加符合學校實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都有了顯著提高,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多了,爭相搶答問題成為課堂快樂所在。教師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職業(yè)榮譽感和幸福感倍增。北竹島小學也重視家校社三方合作,既讓家庭和社會在他們的特色品牌創(chuàng)建工作中出一份力,又在工作的穩(wěn)步推進中交出一份令家庭和社會都滿意的答卷。
一位老校長曾說,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人生,才是教育的本質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責任。這也是健康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奥仿湫捱h兮”,健康教育沒有盡頭,我們都還在路上。
衷心祝愿北竹島小學的明天越來越好!
程方平
2015年1月16日
程方平,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比較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情研究會理事。研究領域:教育史、比較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教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