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蘭建堂
現(xiàn)在說誰是好人,好像有點輕看了。不過,我還要說建堂是好人。
我和蘭建堂初識于何時?一非巧遇,二沒驚人之舉,沒有留下印象。在以后交往中,一沒相互送炭添花,二沒相互落井下石,也沒留下印象。走運時一杯茶,背運時茶一杯,淡淡地來往了四十年,四十年才品出了悠遠(yuǎn)的味道:建堂是個好人。
建堂是寫曲藝的,一直寫了四十年,團結(jié)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作者,把南陽寫成了全國有名的曲藝之鄉(xiāng)。建堂的曲藝寫得如何?曲藝專家和愛好曲藝的老百姓有口皆碑,輪不著我這個外行人說三道四。建堂也會寫小說,也會寫散文,卻不見異思遷,沒有動過嫌貧愛富的念頭,四十年不改初衷,一直獻身于人民喜聞樂見的曲藝,可見他對人民對曲藝的熱愛了。
建堂和我都是業(yè)余作者,屬于文字之交。文字是帶刺的,是咬人的,大風(fēng)大浪中交往了四十年,四十年竟然沒有相互扎過咬過一次,也算得一小奇跡了。本來有機會扎一下咬一下的,是建堂不扎不咬。
六十年代初,蒙建堂錯愛,把我的小小說《秋香的喜事》改編成曲藝《挑女婿》。《秋香的喜事》只有三百來字,寫農(nóng)村兩個青年干部愛上了一個姑娘秋香,一個拿公家的東西大獻殷勤,一個對公家的東西一毛不拔,秋香愛上了后者。要說,我寫的已經(jīng)很革命化了,可惜是兩個追一個,屬于三角戀愛,“三角”犯當(dāng)時的王法。于是,有人斗志昂揚,寫了幾萬字的大文章來批判這個小文章,說是大毒草,罪大惡極。面對沸沸揚揚的討伐聲浪,建堂既沒有挺身而出,也沒有一字推諉洗刷自己之言。又一次,我們一同參加一個盛會,回來后建堂叫我匯報。不久,大風(fēng)吹來想把這個明會吹成黑會,眼看大禍大難臨頭,建堂還是沒有一個字推諉洗刷自己。可以嫁禍于人而不嫁,這就是人品。
建堂做人從不帶秤,不時時事事稱人,不會今天稱你重五兩,就交;明天看見另一個重五兩一錢,就拿你這五兩的當(dāng)貢品,去換五兩一錢的歡心。身處是非之地,不是是非之人,這就是我心中的建堂。和建堂交往,放心。
四十年交往中,沒有聽建堂夸過誰,也沒聽建堂損過誰。人,會奉承肯定不是貴人,貴在對人不生惡意,不以私心私利對人好云惡云,更不可隨心說人壞話,特別是假壞話。建堂不是不會做小人,是不齒不屑。不屑做小人的人,就是干不了大事也是大人,是真正的人。
建堂是個好人,是我做人的老師。
一九九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