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
【俄國】果戈理
作者簡介
果戈理(1809——1852),俄國19世紀前半葉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諷刺文學流派的開拓者、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死魂靈》、《欽差大臣》。
現(xiàn)在我的神志完全清醒,思考能力健全,特立遺囑如下:
(1)我的遺體如尚未出現(xiàn)明顯的腐敗跡象,不可埋葬。我提出這一點,是因為我的病中曾經(jīng)有過生命暫歇的時刻,心臟和脈搏都停止過跳動……我一生中親眼見過許多悲慘的事件是由于我們不加詳察而草率從事所造成的,甚至在喪葬一事上也是如此,因此我在遺囑一開始時就鄭重地提出這一點,是希望我死后的聲音也許能夠提醒大家辦事要細致謹慎。我的身體埋入土內(nèi)即可,無須選擇安葬的地點,遺骸聽其自然,不必過問;以后有誰偶然注意到腐爛的尸體,那已非我所有,他向咀嚼腐肉的蛆蟲致敬,是會羞愧難當?shù)摹N艺埱鬄槲业撵`魂多作認真的祈禱;也不要舉行任何葬禮,用我的名義邀請幾位無以為食的人吃一頓便餐即可。
(2)不要為我建立紀念碑,也不要考慮諸如此類與基督教徒不相稱的無聊的舉動。親友之中有誰真正愛惜我,他應該為我建立另一種紀念碑,即在他自己身上以他那貫徹一生事業(yè)的不可動搖的堅定意志和周身奮發(fā)蓬勃的朝氣為我建立紀念碑。有誰在我死后成長發(fā)展,精神境界比我在世時有了提高,那就表明他以前是真正地愛我,是我的朋友,這也是為我建立了紀念碑。因為無論我的力量多么薄弱、微不足道,我始終在鼓勵朋友們;而近年來與我結交的人,從沒有見過我在憂愁和悲傷的時刻垂頭喪氣,盡管我的日子過得并不愉快,我的苦悶不比別人少——他們之中如有人在我死后考慮我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重讀一年前寫給他的每一封信,就讓他去回想這一點吧!
(3)我要求大家不要為我哭泣,有誰認為我的去世是什么重大的損失或全民的損失,他的靈魂是要受到譴責的。假如我幸而做過一點有益的事、開始真正按我的本分盡我的職責,又假如死神在我的事業(yè)開始之初把我?guī)ё?,而我這一事業(yè)并非為了博取某些人的歡心,而是真正為眾人造?!词谷绱?,也不應該為此徒然悲傷。假如死去的不是我,而是俄國當今局勢中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那么生者之中也不應該有任何人為此而頹喪,因為過早被捉去的人即使是大家所不可或缺的,這也表示上天發(fā)了怒,使用這種辦法奪去能幫助別人向那召喚我們的目標前進的工具和手段是公正的。任何時候遇到突如其來的損失,我們都不應當悲觀,而要嚴格地反省自己;不要去考慮別人和整個世界的黑暗,要反省自身的黑暗。靈魂中的黑暗是最可怕的。但是直到鐵石心腸的死神站在面前時才看清它,這是什么緣故??!
(4)我向全體同胞說幾句(唯一的理由是每個作家在身后都要贈給他的讀者一個好思想),我贈給他們我筆下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一部名為《告別的故事》的作品。他們會發(fā)現(xiàn)這部作品是屬于他們的。我一直鐘愛它,視同掌上明珠,視同上天以仁慈待我的象征。它是一口淚泉,從我童年以來就沒有人見過。我把它當做遺產(chǎn)贈給他們。不過,如果有哪位同胞在書中聽到了某種類似教訓的話,我請求他不要以為受到了侮辱。我是作家,作家的職責不是單純?yōu)樽x者描寫賞心悅目的事;如果作家的作品不能傳播某種有利于心智的思想,不能留給人們一點教益,就應該嚴加懲罰。同胞們也不妨回憶一下,我們那些離開人世的兄弟,他們并非作家,但每人都有權利留給我們兄弟般的規(guī)勸之類的遺言。在這種場合,不論他的身份多么卑微,他的規(guī)勸多么無力、多么平庸淺陋,只需要記住:一個躺在病榻上奄奄待斃的人,有時能夠比在塵世中周旋的人看得更清楚。然而,盡管有這種權利,我仍然不敢說出他們將在《告別的故事》中聽到的話,因為可以說這些話的,不是我這個靈魂銹蝕超乎常人、自身修養(yǎng)有虧以致滿身是嚴重缺點的人。而促使我這樣做的是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同胞們!可怕??!……事先單是聽說陰間的恢宏偉大和上帝在精神方面最精巧的創(chuàng)造(與它們相比,一粒灰塵也是上帝創(chuàng)造出的偉大,這是我們可以看見和為之驚訝的),我的心就由于恐懼而縮緊了。當我得知我們一生中播下的種子長成了大樹、結出了果實,沒有看到或聽說它們變成可怕的怪物……我全身垂死的每一部位都為之松了一口氣。也許,我的《告別的故事》對那些至今仍認為生活是游戲的人可以產(chǎn)生一些影響,他們的心靈將會聽到生活的嚴肅的真諦(哪怕只聽到一部分)和它所包含的上帝那極其珍貴的樂音。同胞們!……我不知道在這種時刻怎么稱呼你們,我也不會稱呼。拋開虛浮的禮節(jié)吧!同胞們,我愛你們,我用上帝賜給我而旁人無法形容的愛來愛你們。我感謝上帝賜給我的愛,把它看做無上的恩典,因為它對處在無法忍受的痛苦之中的我是一種快樂和安慰。我以這種愛的名義,請求你們誠心聽完我的《告別的故事》。我起誓,它不是我的虛構或想象,而是從我的內(nèi)心深處烤制出來的。上帝通過各種苦難的考驗鍛煉了我這顆心,它的呼聲又是從我們共同的俄羅斯血統(tǒng)中那隱秘的力量中來的;正因為有共同的血統(tǒng),我才是你們大家的親人。
(5)我死后,不要急于在報刊上贊揚或譴責我的作品,一切如同我在世時那樣地各執(zhí)一端。我的作品中應當加以譴責的地方,比值得贊揚的地方要多得多。過去對它們的抨擊,大體上都是正確的,程度或大或小而已。任何人在我面前都是無可非議的。誰要是為我去責怪什么人,無論針對哪一方面,都是不合適、不公正的。現(xiàn)在我同時公開宣布:至今為止,除了已經(jīng)印行的作品之外,我再沒有其他作品,因為所有未刊稿都已被我焚毀,那些東西沒有力量、沒有生氣,是我在病中不自然的狀態(tài)中所寫的。因此,假如有人署上我的名字出版什么東西,請認為這是一種卑劣的偽造。但在此之外,我正委托朋友們收集我從1844年年底以來寫的所有信件,加以嚴格的挑選,剔除那些空洞無物只供消遣取樂的信,把其余能夠有益于心智的信件編輯成集出版。其中有些地方曾對收集人產(chǎn)生過積極的影響,上帝是仁慈的,它們也許會對別人產(chǎn)生同樣的影響,我也可以因此而卸下心頭沉重的包袱,哪怕減輕一點兒也好,因為我以前所寫的一切對人毫無裨益,早已內(nèi)疚于心。
(6)我的作品出版后所得的收入,在我死后無論送來多少,全部歸我的母親和妹妹們所有,但必須分出一半用來救濟窮人。無論她們本身如何貧困,必須牢記世上有比她們更為窮苦的人。她們應當幫助窮人中那些誠心誠意要求改變現(xiàn)狀力圖長進的人,為此先須詳細了解每個窮人的狀況和處境,待明了于心后再予以扶助。這些錢來之不易,不應白白丟在水里。我所擁有的全部不動產(chǎn),早已贈予我的母親。贈予的契約是15年前所立,如果它的肯定性尚嫌不足,那么我在此處再次加以肯定,任何人不得對她的權利表示異議。我請求母親和妹妹們在我死后重讀我最近3年寫給她們的全部信件,特別不要忽略那些似乎專談家務的信,有許多信在我死后讀來更容易明白。當我離開后,她們每個人都沒有權利只管照顧自己,而應當去幫助所有為生活中的苦難所折磨而愁苦不堪的人。她們的房屋和村莊不應成為地主的宅院,務必用來接待住宿,收容流浪者;凡有來人,她們都應該當做親人和知心朋友加以接待,熱情親切地詢問每人的生活狀況,以便了解需要給以何種幫助,至少應給以勸導、鼓勵,使他們在離開村子時都能得到幾分安慰。如果有一般的流浪者過慣了貧苦的生活,出于各種原因感到住在地主的大宅里不自在,可以把他引到村子里殷實富裕、心地善良、生活能起示范作用而本人又能夠對這位兄弟提供忠告的農(nóng)民家中食宿。這位農(nóng)民也必須同樣熱情親切地詳細詢問客人的各種情況,加以鼓勵,增強信心,臨別時以好言相勸,然后向主人稟報一切,以使主人能從自身角度再加以慰勉或救濟,采取一種體面的方式,使每人離開村子時都能得到幾分安慰。
(7)我吩咐……但我想起我已不可能安排這一項了。我的所有權在無法監(jiān)督的情況下被竊取,不經(jīng)我的同意和允許,登出了我的肖像。出于多種無須說明的原因,我不愿見到這種事。我不向任何人出讓公開印行肖像的權利,也曾多次拒絕在此之前與我商談此事的書商的要求。假如上天保佑我完成我終生都在苦心經(jīng)營的這部著作,同時它的完成又能使同胞們異口同聲地說我踏踏實實地做完了自己的事業(yè),以致希望認識這個一直在默默無聞中工作、不愿沽名釣譽的人的面貌——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允許自己這樣做。與此相聯(lián)系的還有一個條件,即我的肖像在這種情況下能于頃刻之間大量銷售,因而可以為雕刻它的畫家?guī)砜捎^的收入。這位畫家在羅馬為雕刻拉斐爾不朽的名畫《基督變?nèi)荨芬压ぷ髁藬?shù)年。他為了自己的工作拋棄了一切——他的工作是致命的,正在消蝕他的年華和健康,現(xiàn)已接近完成;而他的技藝之精湛,在版畫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但因為畫價昂貴,識貨的人不多,他的作品難以銷售,收入不足以抵償各項開支。我的肖像本可以對他略有小補?,F(xiàn)在我的計劃卻遭到破壞,因為無論什么人的畫像一經(jīng)出版,都成了經(jīng)營版畫和石印畫印刷的業(yè)主的財產(chǎn)。但是,假如在我身后出版的書信在我去世之后仍能夠稍稍有益于社會(即使完全是一廂情愿的設想),同胞們又希望見到我的肖像,那么我請求所有這方面的印刷業(yè)主慷慨地放棄他們的權利;我也請求那些對于大小名人過于熱心因而藏有我的肖像的讀者,在讀到我這幾行字以后,立刻把它毀掉,何況它制作粗糙,又不像我,另去買一張印有“約爾丹諾夫刻印”字樣的畫像。至少這樣做才是公正的。而如果富有的人把購買我的畫像的錢拿去購買一張《基督變?nèi)荨罚@也更是公正,因為后者即使在外國人眼中也被公認為刻印事業(yè)中的桂冠,俄羅斯的榮耀。
在我死后,這份遺囑應從速在各種報刊上發(fā)表,以免有人因為沒有及時讀到而成為我的無辜的罪人,并以此而深懷內(nèi)疚。
心路花語
“遺囑”,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后的獨白。果戈理的一生值得人們思考,他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就連他的“遺囑”也飽含了他堅持理念和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梢?,偉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影響更是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