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葉三
1978 年生,旅居海外多年,念京城熱鬧,歸。
愛文藝,喜昏睡。
現(xiàn)供職于《時尚先生》雜志,出版有《九萬字》。
我曾發(fā)過誓,再也不寫為身邊人鼓吹的東西,然而拉拉終于讓我晚節(jié)不保。想來這也正常,認(rèn)識拉拉的這十年來,我似乎沒有拒絕過這個女人提出的任何一個要求,無論是半夜去她家扯淡,還是在北京二環(huán)主路上靠邊停車,還是曠工去銀行排隊為她交電話費。而且據(jù)我所知,她的大部分朋友都具有跟我相同的癥狀。一言以蔽之,拉拉是個讓人產(chǎn)生“寵物感”的人。
收到《年輕時做過的那些荒唐事兒》書稿電子版時,我才第一次真正意識到,其實拉拉她還是個寫字的人。在這本書里,拉拉寫她的家人,寫童年,寫情敵,寫周遭經(jīng)歷的點點滴滴。幾萬字里有舊文,有新作,有些我讀過忘了,有些初次拜讀,有些歷久彌新。但當(dāng)它們被排在一起呈現(xiàn)出來時,似乎就具有了完整的、特殊的意義,讓人不能嬉皮笑臉地對待。我曾戲言此書是“女神碎碎念”,定位固然十分準(zhǔn)確,這本書很“拉拉”:它瑣碎,言不及義,雜七雜八,隨隨便便;它與文學(xué)絲毫不沾邊也沒這個打算;它就是一個昔日的文藝女如今的文藝?yán)吓┘页?,大大咧咧又不拘小?jié),絕對不會挑戰(zhàn)你的智商和價值觀,而同時,就像作者本人一樣,它又有一種絲毫不輕佻的溫暖,讓人忍不住想對它好。
拉拉的書定稿沒幾天,老公四毛病了。一早起來癱在床上,手腳不聽使喚,口水直流——腦血栓急性發(fā)作,是個嚇人的病。我趕到醫(yī)院旁的小旅館看他時,拉拉掏出相機給我觀賞入院全程記錄:早晨朋友們趕來給四毛按摩,拔火罐,然后入院檢查,打點滴,四毛坐上輪椅,在院子里裝神弄鬼——一件慘事搞得像參加音樂節(jié)一樣歡樂。我想,這就是拉拉的本事。只是,過會兒朋友們都回去了,在這小旅館里,他倆怎么過呢?會不會害怕、擔(dān)心,會不會睡不著?臨走告別,拉拉摸著四毛的腦袋,笑瞇瞇地說,你看,四毛不能動,我也不能出去瘋了,下半輩子都交待給他啦。四毛歪著嘴聽,挺滿足地笑。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這幾句話,心中感動。
也許,我們從來無法拒絕拉拉是有道理的。這世上并不缺寫字的人,更不缺聰明的人。窮其一生,我所做的不過是把簡單的事情弄得很復(fù)雜,然后用更復(fù)雜的方式表達(dá)出來,我以為這就是藝術(shù),然后睥睨蒼生。對待世俗生活,我極其缺乏耐心和溫情,常以一種病態(tài)的痛快傷害著自己和別人。而拉拉則和我剛剛相反。她與生活有著真正的肌膚之親。在她那里,一些非常簡單的道理和原則構(gòu)建出整個世界的基礎(chǔ),在此之上,全是本能。被聰明人譏為愚魯?shù)钠鋵嵤欠浅T嫉牧忌啤?nèi)心深處我知道,拉拉是難得的。
于是,我寫了以上文字。
讀過這本書之后,很多人會意識到像拉拉一樣生活——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你不是拉拉。但是,也一定會有很多人因為這本書而忽然發(fā)現(xiàn),世上原來還有這樣一個人在這樣生活著,這樣睿智風(fēng)趣、倜儻風(fēng)流地生活著。想到這里,我就不由得開心起來。
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