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很小
故事的主人公叫周清泉,建陽人,在這里主要說他的樂善好施。周清泉到底做過多少好事?也許他也像雷鋒一樣好事做了一火車,但是由于他本人是個不張揚,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所以鮮為人知。
從他的簡歷來看,周清泉在童年吃過不少苦,成年后插過隊,當過兵??赡芫褪且驗檫@些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經(jīng)歷,才養(yǎng)成了他樂善好施、樂于助人的好品德吧!
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后的周清泉,沒有選擇從政,做過許多工作,后來成了一名商人,成了建陽花園酒店的老總。在我們的觀念里,為商之人大多是又奸又滑之徒,這些人可以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有的甚至可以犧牲別人的性命??墒沁@個周清泉,他卻不是這樣的。
1961年江西豐城火車站,七歲的周清泉正坐在行李上,小心地啃著手中的饅頭。突然,一個比他高不了多少,穿著破爛衣裳的黑瘦孩子沖了過來,猛地把他手中的饅頭搶了就跑,他嚇呆了,好一會兒才哭出聲來。
聽到哭聲,父親來了,執(zhí)勤的警察也把那個孩子捉住送了過來。孩子手上還緊緊地抓著那個已經(jīng)被臟手捂黑了的白面饅頭。父親沒有打罵這個孩子,而是從口袋里掏出了一些錢和糧票,對旁邊的警察說:“同志,麻煩你去幫我買兩個饅頭好嗎?”當警察叔叔買回饅頭,父親便把一個饅頭給了他,另一個則給了那個還在渾身發(fā)抖的男孩。那孩子看著父親不敢伸手去接,父親便抓過他的手把饅頭放在了他的手上。那孩子握著饅頭直直地看著父親,許久才慢慢地把饅頭放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小口,小心地咀嚼著,接著就大口大口地吞咽起來,好像生怕會被誰搶走一樣……
周清泉的母親也常說,飽了給一斗,不如餓了給一口。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周清泉從小就心地善良、平和。到了能掙錢的年紀,他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除了拿來幫助有困難的戰(zhàn)友、朋友之外,還用來救濟窮人,幫助急需救助的人。1998年那場大水,許多災民沒房子住,就免費住在他的花園酒店里。還有一年,天一直下著雨,許多住在山邊的住戶,政府怕山體滑坡會壓壞房屋危及這些民眾的生命,那些人就全搬到了他的酒店里去住,一直住到雨過天晴。汶川地震,他還組織酒店里的員工一起為災區(qū)捐款捐物。
一次周清泉在考亭文苑上看到一個求助帖,說的是一個沒錢醫(yī)治,準備回家等死的老人的事。周清泉馬上拿出兩千元,悄悄地送到了醫(yī)院。他既沒留下姓名,也沒有在網(wǎng)上跟帖,后來那個發(fā)帖子的人從老人兒子那兒知道了有人為老人捐款之事,猜測又是周清泉的善舉。周清泉的善舉和他做好事不留名的高貴品格,讓那個貧窮又可憐的老人,感受到了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人活著,能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友愛之手,就像在黑夜點亮一盞燈一樣,一盞善良的燈,它能點亮生活、點亮社會。讓善良的光輝傳遞,讓世界動容,讓愛充滿人間。周清泉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在心里有一個“善”字,也正因為如此,才讓人感動。
同樣是做好事,卻有著不同的結(jié)果,有個網(wǎng)名叫吾慈物的人,也是在考亭文苑上看到一個帖子,帖子說的是一個手腳都有嚴重殘疾的老太太,想得到政府的幫助。這個吾慈物看到了就大發(fā)善心,捐了一百塊兒給這一位老太太,還親自送到老太太的家里去。回來后還在網(wǎng)上指責別的網(wǎng)友不捐錢,他這樣做大概是想讓人家寫文章表揚他吧。后來,沒有得到想得到的榮譽或名氣,就暴跳如雷,在網(wǎng)上破口大罵,說發(fā)帖子的人欺騙他,還一而再再而三地抹黑周清泉……這樣偽善的人渣,這樣一副嘴臉與周先生的謙謙君子之風相比,真是讓人無語。
善良很小,做了好事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回報,只有不求回報的善才是真的善,像那無言的桃李,下自成蹊。而那些偽善的人不但得不到人們的尊敬,反而會讓人一想到就惡心。善很小,卻是一盞能照亮黑夜的燈。但惡雖小,卻為人所不齒,讓人感到世界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