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揚州人,初唐時期的有名詩人,“吳中四士”之一。張若虛雖馳名當時,但流傳至今的詩歌作品極少,只有兩首,其中一首就是有名的《春江花月夜》。張若虛憑借《春江花月夜》一詩,被后人評價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王闿運)、“詩中的詩,很好上的很好”(聞一多),成為唐詩中少見的憑借一篇詩歌就奠定了唐詩大家地位的詩人。由于張若虛本人的生平資料極少,這樣一位有名的唐代詩人迄今為止學界尚無相關的研究專著,而本書即為關于張若虛此詩的首部學術研究著作。本書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張若虛的生平情況及《春江花月夜》一詩的接受史研究,探討了此詩在明代以后才得到重視的原因,并廓清了此詩的所寫景物區(qū)域和創(chuàng)作地點;(2)探討了此詩具體內容的理解與歧義,分析了此詩的主題;(3)本詩與宮體詩關系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此詩較之前代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造性;(4)分析了此詩的藝術特色和魅力;(5)梳理了學界、古今對于此詩的評價,審視了此詩的長處,合理地定位了此詩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作為首部研究張若虛的專著,本書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和意義;作為唐詩經典文本的解讀、研究的集成性著作,本書也具有相當?shù)氖袌鰸摿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