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智毅與名家竹聯

人情多在回眸:近百位上海文化名人的往事 作者:王曉君 著


沈智毅與名家竹聯

竹聯是竹刻中不可缺少的大件,它融中國楹聯之元素,將上下聯句鐫刻在一劈為二的大竹上,懸掛于書房、亭榭、廳室,雅氣逼人。

我在沈智毅老人家的客廳里常能見到由上海著名書畫家寫的竹聯。老人十分有趣,每隔一個月便會換一副竹聯。這次,我見到的是吳湖帆寫的竹聯:“筆墨精良,人生一樂;琴尊瀟灑,心跡雙清。”竹聯高138厘米,直徑為16厘米,大紅填色,聯字清健超撥,頗有米南宮的神髓。

上一次我見到的是唐云寫的:“名酒過千求趙璧,異書渾似借荊州?!币宦撔袝Y體瘦硬,勁挺飄逸。

沈老說,他參與竹聯的制作、收藏是始于1996年。有一天,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裴先白在園林局局長白書章的陪同下,來沈老家賞玩沈覺初先生為沈老刻的臂擱,余興未盡,他們又共約去江蘇宜興參觀那里的紫砂壺陳列館。參觀結束后,尚有時間,在時任紫砂廠廠長史俊棠的建議下,他們又去了宜興有名的竹林。當時時令還值冬至前幾天,雖寒風呼嘯,但清竹搖曳不減夏日之風采,特別是那粗壯的毛竹長勢喜人。興致正濃的沈智毅對史俊棠說:“可否幫我搞五節(jié)竹段以制竹聯?”史俊棠一口答應,欣然派人去長興竹海之中,選了五節(jié)壯健俊美的竹段給沈智毅帶回上海。

據史俊棠說:“竹聯要求很高,產地、時令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被氐缴虾:蟮纳蛑且惝敿戳亢弥窆?jié)的身長及腰身,對號入座,分別請陸儼少、謝稚柳、朱屺瞻、陳佩秋、程十發(fā)題字入聯。陸儼少題曰:“流水崇山懷作者,春蘭幽竹契風人”;謝稚柳以青藤句曰:“青箬舊封題谷雨,紫砂新罐買宜興”;朱屺瞻題為:“水色山光皆畫本,花香鳥語是詩情”;程十發(fā)題:“花好月圓人壽,山高源遠流長”;陳佩秋更以新詩詩意題之:“青春有限志無限,歲月無情人有情”。

縱觀這些畫家的竹聯,他們不僅能畫,而且能書,他們或行或草或隸,均能自成一格。如陳佩秋的草書,便有著天骨開張,遒美超逸之大氣;謝稚柳的行草更有蟠郁醇厚、清奇出塵的大家風范。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畫家還工詩、填詞作聯,他們的詩有杜工部遺韻,文有東漢氣息,賞之不得不令人佩服。

沈老說,制作竹聯最難的是對竹段的加工。首先要將一劈為二的竹段,放在一個大鍋里,用水煮沸一小時,以去除竹段中的蟲囊。待竹筠轉深,便可撈出。然后洗去竹上的浮脂,之后再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隨后刮去竹的表皮是較為艱難吃力的一道工序,要均勻、平整,心細。刮盡竹皮露出竹肌后,再打磨光滑,一切就緒之后,再將原本寫于宣紙上的對聯內容,原汁原味地摹刻在竹上。沈老說:“光這五副竹聯的事先加工過程,就花去了我兩年多的時間,其中還不包括劉旦宅直接揮灑在竹節(jié)上的。因為這副竹上有些斑點,復印摹刻有難度,劉旦宅見之,便自告奮勇直接在上面落筆?!庇谑莿⒌┱皖}了:“千首新詩一竿竹,墻面明月水東亭”一聯。

等到這些工序都完工了,接下來便請竹刻大師沈覺初動刀了,一向耐心、平和、堅韌的沈覺初,進刀時而峻,時而坦,于轉折處緩緩而有序,穩(wěn)扎穩(wěn)奏慢慢推進。日而久之,便遵命將竹聯刻成。而對沈老家一副副的竹聯,仔細想想實為難能可貴??梢哉f,這些竹聯填補了上海著名畫家寫竹聯的空白。

沈老是個心細手勤之人,現已期頤開二之人,還是不閑著,他在浙江象山的朋友送來的竹節(jié)上描摹饒宗頤的一副隸書竹聯:“珪璋既文府,冰雪凈聰明?!别堊陬U是沈老的文友,他們或題字或書畫或作聯,常來常往。沈老的兒孫們勸他“可以息息了”,沈老卻說:“此舉一來可減少寂寞,二來更可懷舊?!蔽覍ι蚶系膬簩O說:“這是沈老一生的嗜好,小動動權當他在鍛煉身體,何況他這樣做也是在延續(xù)中華傳統文化的香火。不是嗎?他現在所制的竹聯,就是沈覺初的后代所刻?!鄙蚶弦娢以趲椭v話,會心地笑了。

竹聯:花好月圓人壽 山高源遠流長 程十發(fā)題字,沈覺初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