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帶著感恩去工作

心若放寬,處處是晴天 作者:夏沫 著


 

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內容和責任,工作快樂,人生就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就是地獄。只有經(jīng)歷風雨,才知道陽光的燦爛,只有經(jīng)歷嚴寒,才知道春天的溫暖。生活中有許多人感覺不如意,有多半是來自于工作之中的,嫌自己的工作累;嫌自己的工作不體面;抱怨自己的工作枯燥無味。但只要你聽一聽沒有工作的人的嘆息和痛苦,你就會真切地體會到,有工作的你是多么的幸運。

帶著感恩去工作

為什么要帶著感恩之心去工作?這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生存的本領與工作的技巧,都是社會賦予我們的,或者說是在社會提供的合適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獲得的。盡管如此,現(xiàn)在還是有許多人在心里滋生著對生活消極和厭倦的情緒,而帶著感恩之心去工作則有助于我們對生活持有一個積極端正的姿態(tài)。

心懷感恩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和這個社會的關系有著清晰準確的認識。心懷感恩會寬容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心態(tài)平和,因此他們才能夠認真、務實地做好工作,與同事之間互相幫助,在和諧的氣氛里創(chuàng)造輝煌的事業(yè)。

某家大型公司有一次派幾位管理專家去往另一家專門從事咨詢發(fā)展作為目標的研究開發(fā)機構訪問。

訪問的具體時間被安排在了下午的6點半。等到下午訪問團幾位成員進入大樓時,發(fā)現(xiàn)整個大樓都燈火通明,他們從辦公室的玻璃隔墻里看到的是:員工們全部聚精會神地專心工作著,雖然下班時間已過,但是似乎沒有一個人準備離開。

看到這,訪問者感到很詫異,向接待他們的副總經(jīng)理問道:“怎么,你們這里上下班的時間和其他的公司不一樣嗎?”

副總經(jīng)理笑笑說:“我們同其他公司完全一樣,員工這時在加班絕不是因為知道您要來而故意裝樣子的,其實這些員工已經(jīng)習慣了超負荷工作。因此就有了你看到的情景,事實上,他們在晚上9點之前是不會離開辦公室的?!?/p>

幾位訪問者問這位負責人:“那么他們是不是早上會晚來一會兒呢?”

“不會的,如果來晚了可能連停車位都找不到了,這樣豈不是更麻煩!”副總經(jīng)理笑著說。

究竟是什么精神讓這些員工如此廢寢忘食地工作呢?后來,通過同這些員工的交談,讓訪問者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在這里工作的員工的待遇都很好,工資也很高,這些員工都對老板、對工作抱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因此每個人都想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設計開發(fā)的程序做到完美。

可見,心懷感恩就是最好的自律“良方”,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壓力,內在的驅動力才是最好的管理自己的方法。一家企業(yè)、一個公司的摩天大樓蓋得再好,但在其中工作的人熱情不高,目標不明確,再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不出好的精神與物質的成果來。因此,只有從內心出發(fā),珍惜工作,感謝企業(yè)所給予的一切,心靈才會找到歸屬,才能真正地成為企業(yè)的主人,才能真正自動自覺地去履行自己在工作中的責任。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使自己在做事時不再想著自己的私利,同時時刻提醒自己,勉勵自己,警示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而這些品質都是對生活抱有正確態(tài)度的人所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那些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優(yōu)秀人士,都是懂得感恩、有志于回饋社會的人,同時他們也是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

當我們對工作懷有感恩的心,就會對自己的言行和態(tài)度更加自律。因為感恩,才不會放縱自己,才會對工作保有尊敬和責任。

懂得感恩的人,會用更嚴格的要求來約束和規(guī)范自己,只有最后順利地完成工作,才會覺得心滿意足,不愧對自己的良心。即使工作干得再好,也是為企業(yè)和領導賣命,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此類想法的產(chǎn)生,多半就是缺少感恩之心。因此我們強調說,帶著感恩之心去工作,是一種純凈自己心靈的好方法。

工作是一個人的終生義務

人類社會為什么能從蠻荒時代發(fā)展到文明時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類的不斷勞動,即工作。不管到任何時候,工作都是人類不斷進步所必須堅持的。從本質上來說,這些問題是我們永遠都回避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它關系人類的生存。

美國商界名人約翰·洛克菲勒曾對工作做過這樣的注解:“工作是一個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后臺。我們寒窗苦讀得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xié)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后臺上得到展示……”

的確,工作使我們覺得自己是能干的、有用的,是社會的主人。工作是決定我們社會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們通常從一個人的職業(yè)來判斷他的社會地位。因此,不工作不僅使我們感到迷惘,而且感到是一種恥辱。

工作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經(jīng)濟因素,否則掙足了錢的闊老和土豪們早就可以養(yǎng)尊處優(yōu),怡然自樂去了,何苦還忙碌不已?主要原因就是,工作能夠體現(xiàn)自身更大的價值。他們不想荒廢了自己的志向和才華。

現(xiàn)在的世界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了,那么,我們以什么樣的行動來適應這個世界呢?無疑,首要的就是以充滿熱情的姿態(tài)做好本職工作,在高質量的工作中找尋生活固有的快樂,因為,工作畢竟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好地生活。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對人們?yōu)槭裁匆哔|量地工作提出了五方面的理由。一是人的基本生存的需求。人生在世,離不開吃和穿,以抵御饑餓和寒冷。二是人的安全的需求。它包括人的起碼的蔽體之所的建設,生命健康能得到起碼的保障。三是人的交流的需求。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需要通過社會活動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四是通過工作業(yè)績展現(xiàn)自身的道德、名譽、地位、財富等。五是通過工作創(chuàng)造美,并從中產(chǎn)生精神上的愉悅。

而事實上,也正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工作的意義是為了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也是在豐富這個社會。

在這個看似豐富多彩的社會里,任何目標和理想都必須通過工作來實現(xiàn),只有把工作做好了,得到了別人和社會的承認,你才能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回報,擁有理想的社會地位,并最終實現(xiàn)你的人生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工作是你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是一生要盡的義務。

既然工作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因此,我們應當以明確的觀念去對待它。如果只是將工作當作是去交換一碗飯吃,那么,你就不會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重視它,喜歡它,進而熱愛它。但如果你能夠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將它看作是深化、拓寬你自身閱歷的一種途徑,一種使你的生存價值能夠充分體現(xiàn)的方式和方法的話,那么,你肯定會從心底里重視它,喜歡它,熱愛它,從工作本身中尋找到生活的真諦。

工作是需要用全部愛心去做的

在現(xiàn)今這個時代,你知道人們最關注的是什么事情嗎?工作??!家長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這、學那,目的是什么啊,不就是想讓孩子長大有一個好工作嗎?既然工作這么重要,我們就該珍惜已有的工作,用最高的待遇去對待它。

其實,在工作中充滿樂觀精神、積極上進的人,做事都會干勁十足,神情專注,熱愛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

但應該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方式會迥然不同,原因是他們對工作的熱愛程度不同。

就以家庭主婦來說,熱愛做家務勞動的家庭主婦,不管她們是做面包,鋪床,還是擦洗家具,都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她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做這些事,并從中享受到別人無法體會到的樂趣,她們能從家務勞動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即使是照料孩子這樣麻煩的事情,都不覺得枯燥乏味。事實上,當她們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做著家務時,內心也是一種享受。由于她們心情很愉悅地做著自己的事情,整個家庭的氛圍顯得非常溫馨、舒適,人的心靈也會得到升華,從而更加感到生活的甜蜜,利于身心健康。

當一個人熱愛他的工作時,就會用積極心態(tài)去工作,做什么事都會聚精會神,以愉快的心情和藝術家的眼光審視自己的工作,一絲不茍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既能做出成績,也能收獲一份好心情。

修鞋在人們看來并不是一件很體面的工作,但是卻有人把它當作藝術來做,全身心地去做好。即使是一個補丁,他們都會一針一線地精心縫補。這樣的補鞋匠給人的感覺,好像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們熱愛這項工作,不僅能贏得顧客的信賴,也能從工作中修養(yǎng)身性,人格得到升華。

有的人,即使他在砌一堵石墻,也會像一位大師要創(chuàng)作一幅杰作一樣,心思縝密,專注認真。在挑選石頭的時候,他反復地審視,研究著每塊石頭的特點,力求把它放在最佳的位置。砌好以后,又從不同的角度,細細打量這堵石墻。這時候,他已經(jīng)把自己的品格和熱情都傾注到了每一塊石頭上,傾注到這座墻的整體美觀上。

熱愛自己的工作吧!對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件小事都認真對待,關注,每做一件事情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全部的愛和精力。這樣,你會感到生活是充滿陽光的,自己活的很充實,很快樂。

對任何工作都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

工作占有著我們全部生活的最主要的內容,我們在工作中所持的態(tài)度,決定了我們對待工作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同時,它也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是快樂的還是郁悶的。

例如,在很多人看來,做產(chǎn)品的銷售工作是最辛苦的職業(yè)之一。每天都在開發(fā)新用戶,維護老客戶,不停地奔走在市場中,任務指標、業(yè)績壓力讓人身心俱疲。所以他們不愿意做市場銷售工作,或抱有消極的態(tài)度。因此,他們的工作也沒有起色和業(yè)績。

但在另外的一些人看來卻恰恰相反,他們認為銷售工作在現(xiàn)代是最鍛煉人的行業(yè)之一,進入快,收入也可觀,很多高管和大腕都是由一線銷售打拼出來的。即使沒有這個機會也應該創(chuàng)造這個機會。在他們眼中,每一天都是嶄新的,都有新的機遇。

MTL公司的總裁羅伯特·威爾茲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在公司里,員工與員工之間在競爭智慧和能力的同時,也在競爭態(tài)度。一個人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現(xiàn)狀還是積極進取?!辈煌膽B(tài)度,兩者的發(fā)展前景也是大不相同的。

美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查理·瓊斯是個對工作極富熱情和愛心的年輕人。早期,他主要是從事奧運會田徑項目的報道工作,并且一直干得得心應手,十分出色。但是,有一天,老板告訴他,下一屆奧運會的報道工作要求他改行,負責游泳和跳水項目的報道。他聽后很不理解,也很難過。這樣的安排對他來說是一種不公和打擊,他覺得自己已不被賞識和重用。為此他情緒低落,很是想不開。工作也一度陷入了消極。

就在他為變動工作而悶悶不樂的時候,他看到了一篇有關一位在工作崗位上干了80年的老員工才退休的故事,這位叫哈德的老人在80年的工作中換了60種工作,但他都無怨無悔地接受下來,直至98歲時,被州長授予“最可敬的勞動者”為止。從此,他又變得開心、快樂起來。他的工作和行為大大地改善了。因為他明白了,最快樂的工作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對工作的態(tài)度。

從此,他開始下工夫去了解、熟悉游泳和跳水項目。在開展新的工作中,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做新的事情有那么多新的樂趣,竟然使他感覺又煥發(fā)了青春。不久,老板發(fā)現(xiàn)他不僅改變了工作態(tài)度,而且重新煥發(fā)出新的活力,于是給他分派了更多新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從此,查理走上了不斷成功的道路,并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悅。后來,他被推選為美國體育電視節(jié)目“職業(yè)足球名人堂”最佳播音員之一。

查理的故事,為我們如何去對待和選擇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那就是:自己干的什么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tài)是否積極。

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同時也是他事業(yè)成功和失敗的見證者?,F(xiàn)實中,你所從事的工作有很多并不是你喜歡或熟悉的,或者說甚至會有厭煩。對此,你千萬不要灰心消沉下去;而要像查理那樣,冷靜應對,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快樂的情緒,用心去做,帶著興趣去做。不用多久,你也許就會發(fā)覺,這里同樣是風光無限!

工作讓人生更有意義

為什么說工作讓人生更有意義?因為工作給人帶來的好處是人人盡知的,而最起碼的是,工作可以消除人生中的三大壞處:一是可以讓人遠離做無聊的事;二是可以避免讓人去行邪惡之事;三是可以讓人忘卻對利欲的追求。

在一條街上,一位老人在陽光下悠閑地散步,他看見路旁的長椅上躺著一個穿著體面,但卻滿臉愁容、沒有活力的年輕人,老人走上前去問他:“小伙子,你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嗎?”

年輕人告訴老人說:“我為了買車買房,每天在外面辛苦工作,承受著客戶的挑剔、上司的不滿,可就是這樣,我離我的生活目標還是那樣遠,這干的還有什么勁?。 ?/p>

這時,走過來一位清潔工打掃地面,神態(tài)很開心,還哼著小曲,絲毫都沒有覺得他的活是又苦又臟的。

老人指著清潔工問小伙子:“你們倆相比,誰的工作更辛苦?。课覀兊某鞘杏泻芏嗳藦氖轮@樣又臟又累的工作,而且收入也是很微薄的,他們多數(shù)人不要說要買漂亮的樓房、耀眼的汽車,就連想都不敢想啊。可是眼前的這位工人卻能如此敬重自己的工作,能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年輕人,你過的不如他有價值啊,好好想想,你會明白的?!?/p>

可見,這位年輕人不如清潔工過得愉快,原因是年輕人帶著功利心的態(tài)度去工作,對于他來說,工作就是掙錢,滿足奢望。其實工作是沒有貴賤之分的,每份工作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要像那位清潔工那樣體味工作帶來的快樂和美麗,即使是很平凡的職業(yè),我們也能從中體驗到快樂和滿足。

我們觀察周圍,會發(fā)現(xiàn)一些穿著時髦,出入一些高級場所的人們,他們的表情并不快樂,他們眼里只有空虛和無聊,每天無所事事,逛商場、打麻將,整天都處在消閑的狀態(tài),經(jīng)濟上的富裕并沒有給這些富人們帶來精神上的充實。與此相反的是,我們看到每天快樂工作的出租車司機,輕松地和乘客聊天;快樂的廢品收購員踩著三輪車哼著歌;快樂的賣菜大嬸每天滿足地數(shù)著賣菜的零錢。

美國小說家馬修斯說:“勤奮工作是我們心靈的修復劑,它是對付憤懣、憂郁、情緒低落、懶散的最好武器。有誰見過一個精力旺盛、生活充實的人,會苦惱不堪、垂頭喪氣呢?當你把精神專注于工作上時,心中就只有自己的事業(yè),其他不良情緒就不會侵入進來。而無所事事的人,其心靈是空蕩蕩的,四門大開,不滿、憂傷、厭倦等各種負面情緒,就會乘虛而入,侵占整個心靈,揮之不去?!?/p>

對個人而言,自己全部的價值都是通過工作來實現(xiàn)的,離開了工作或是只尋求工作外的滿足,而忽視工作本身的存在,將會極大地限制自己成為快樂而完整的人的可能。工作會讓人忘卻很多煩惱,當我們?yōu)榱斯ぷ魉奶幈甲呙Φ貌豢砷_交的時候,或許身體會疲乏,可是卻給我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與充實。工作是人生的真正意義所在,最繁忙的人同時也是最快樂的人。唯有致力于自己的工作,才能對社會有用,才能真正地體現(xiàn)出自己的生命價值。

工作承載著我們的全部希望

如果在生活中遭遇了什么不開心的事,或是有什么長期讓自己心生糾結的事,你就去工作,帶著全部的熱情去工作,你若這樣做了,估計什么煩心事都沒有了。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的全部希望都承載在工作中,沒有比干好工作再重要的事了,工作著且快樂著。

工作可以讓你抓住機會,工作可以讓你忘記痛苦,工作可以讓你保持必勝的心志。最重要的是,工作可以讓你做個完全的自己。

小說家兼喜劇作家奧諾·弗萊就是一個一輩子都在勤奮工作的典型。無疑,她也總是在努力工作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她說:“我一生都在工作。上初中和高中時,我就在放學后去福特罕路的亞歷山大公司幫助他們包包裹。16歲從布朗克斯科學高中畢業(yè)后,我開始做全職工作。我出生于大蕭條時代的工人家庭,那時我工作很困難。那時候,每一個人都將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視為能使人有安全感的唯一保證。因此有幾次,我星期五離開一份工作,星期一馬上開始一份新的工作。

“我36歲的時候,婚姻破裂了。我從婚姻中帶走的只是一個四歲的小孩,沒有贍養(yǎng)費,也無子女撫養(yǎng)費。當時我是平裝本書籍的編輯,所賺的錢扣掉所得稅后,僅夠孩子和我兩人的最低生活標準的費用,沒有一分多余的錢付房租、家用設施或其他生活奢侈消費。

“我知道我得做兩份工作,如果我有做餅干的手藝,就開一家‘佩普利琪農(nóng)莊’;如果我很會打字,我就會去做打100個信封賺幾塊錢的工作。但是,我唯一擁有的才能,就是爬格子。我開始去做自由作家,寫寫新聞稿、廣告目錄、文案——這里賺25美元,那里賺50美元,慢慢增加。我為《生活雜志》《世界雜志》以及另外一些雜志或日報書評,也開始寫平裝本的電影小說,起先價碼是1500美元賣斷,后來是3000美元外加2%的版稅,逐漸增多。

“后來我換了份全職工作,到一家正值生死存亡關頭的全國性雜志,待遇好一些,雖然雜志看起來瀕臨關閉。我晚上仍繼續(xù)加班加點地工作。然后,有一天事情發(fā)生了,我收到了令人恐怖的解雇通知,公司要關門,這是自16歲以來,我第一次沒有固定收入。

“我的安全感頓時消失無蹤。我又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我當時正仰仗失業(yè)保險,每星期排一個上午的隊,去領100美元。我過去的一位同事有一次曾排在我后面,但這并沒有什么好令人安慰的。渾身軟弱無力,到哪兒去找一份新工作呢?好丟臉,誰會雇用一個被別人解雇的人呢?

“后來,《紐約雜志》與我聯(lián)絡,要我負責幾個星期‘消費專欄’,我同意了。在一個星期內,我又為華盛頓郵報負責‘紐約來信’專欄。這兩份工作都來得突然,是幸運的意外之喜,但兩個加在一起,我的每周所得就相當于一份固定工作的薪水。如今,一扇門突然敞開,我進入了一個不同的世界。試想,如果我沒有回到那種從早上9點干到下午5點的工作,如果我接下專欄與書評工作,而不是書評與正式工作,那又會怎么樣呢?

“對我而言,這扇開啟的門代表我或許將會成為一個嚴肅的人,為自己工作,每天早起,趕截稿日期,毋須依靠一份無意義工作的薪水。我愿全力以赴。

“12年后我仍然是自由工作者,靠電腦、傳真機工作。每天中午可以偷閑地抱抱我的幾只貓,兒子也成家了,但我仍然在周末工作。不知在什么地方,一定還有另一扇門……”

也許喬治·佰思斯的話值得我們每個人,特別是忙忙碌碌卻不忙所然的人好好想一想:“我寧愿做自己最不喜歡的工作,也不愿做在別人看來是最體面的無聊的但與工作無關的任何事?!?/p>

要有好前程就去履行天職

人的天職就是工作,其實世間萬物都有其要履行的天職。比如:蜜蜂采花造蜜,貓抓老鼠,蜘蛛張網(wǎng)捕蟲,而狗的天職就是忠誠地服務于主人。正是萬事萬物各有其天職,所以自然生態(tài)得以保持平衡。造物主似乎對每個物種都有了職責上的安排。人,作為萬物的靈長、天地的精英,同樣具有他與生俱來的職責和功能。人來到世上,并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

工作也是職業(yè),在現(xiàn)代西方人的理解中,職業(yè)就是一件被神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務,而完成這個任務,既是每個個體天賦的職責和義務,也是感謝神的舉措。

在現(xiàn)實生活里,人為了確保自身的生存,必須與完成造物主所指派的工作統(tǒng)一起來,敬業(yè)勞作而非悠閑享樂。這樣,人類既成全了自己從工作中獲取物質,又完成了上帝的旨意。要想在人世間始終如一地履行我們對造物主和對人類的職責,就需要對造物主賦予我們的所有能力進行開發(fā)和培養(yǎng)。正是那些有關勤奮、忠誠、守時、節(jié)儉的良知使得我們在今生履行著對人類的責任。

任何一家想競爭取勝的公司必須設法使每個員工敬業(yè)。沒有敬業(yè)精神的員工就無法給顧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也就無法讓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當然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光明的前程。敬業(yè)精神就是敬愛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要把這種敬重工作的心理培養(yǎng)成一種精神也是很不容易的。美國早期關于敬業(yè)精神的論著和培訓手冊就成為我們急需學習和應用的樣板。

這一點,僅從大西洋兩岸的工時長短就可看出,按照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發(fā)表的數(shù)字,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工作1976個小時,德國人平均每年工作1535個小時,比美國人少22%。而荷蘭人、挪威人等工作的小時數(shù)比德國人還少。即使是英國人,也比美國人少1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