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之行
1968年7月下旬的西安遭熱浪襲擊,一周之內(nèi)氣溫一天比一天高,竟一路升至43℃,人坐那兒,一會兒就是一攤水,晚上熱得沒法睡覺。好在西北電力設計院的招待所客房里有浴缸,那幾天每晚都要在浴缸里放滿涼水泡三次,每次泡半小時,睡上兩小時又是一身汗,起來再去泡涼水澡。為了到陜北看插隊的妹妹,我在氣溫飆升至43℃的這天,離開了這火爐般的城市坐火車來到銅川。
為遵母命,到陜北看看插隊的妹妹,終于有這么一個空閑的時間,我要一個人走一趟陜北了。出發(fā)之前,我了解了從西安到延安安塞縣的沿途情況,那時要從西安坐火車先到銅川,住一宿第二天乘一天汽車到延安,到延安住一宿第三天乘汽車到安塞縣,如順利的話,早些到安塞縣再走60里山路就到了我妹妹插隊的莊科村。
銅川是個山城,市區(qū)海拔970米左右,進了山城暑氣全消,涼爽宜人。
下車后我?guī)椭诨疖嚿狭奶煺J識的一位軍人女大姐提了兩件行李,趕往長途汽車站買同去延安的車票。排隊買票的有近20個人,那位軍人女大姐讓我?guī)退春眯欣罹偷劫u票窗口優(yōu)先買了兩張票,原來窗口寫著軍人優(yōu)先,沒承想我只不過幫忙提了兩個并不沉重的紙箱,卻也沾光享受了一次優(yōu)先的待遇,這兩張票竟然是大轎車的最后兩個坐票,以后的只能坐敞篷的大卡車了。600里的路啊,坐一天敞篷大卡車那可不是好受的。
拿到車票,買了兩個燒餅填了肚子,找了個小旅店,蓋上棉被美美地睡了入夏以來的第一宿好覺。
第二天一早還是照舊買了幾個燒餅,兩個填了肚子,剩下帶到路上當午飯。當那位軍人大姐邁出屋門,隨即用手攏了一下她濃密烏黑的短髪,那秀美的臉龐和亭亭玉立的身姿馬上吸引了旅店小院其他旅客驚羨的目光,我心里自豪著有這樣體面的大姐旅伴,一邊問著大姐早上好,隨即又替她提上那兩件紙箱。這時才發(fā)現(xiàn),大姐摘掉了領(lǐng)章帽徽,我說剛才怎么看著少了些威嚴,而多了不少溫柔呢?大姐看著我笑了起來:“我退伍了,原來帶著領(lǐng)章帽徽是為了方便,現(xiàn)在下車就到家了,用不著了?!?/p>
汽車從早上8:00一路朝陜北開去,由于我們坐在最后排,那時的國道還是土加碎石壓的路,一路顛簸是免不了的,好在與大姐一路聊著天,不知不覺就到了黃龍。這時已是中午,司機師傅宣布休息一小時然后上路。下午約5點時,終于到了那時全國人民都景仰的革命圣地延安。
下了車大姐關(guān)心地問我:“你住哪兒啊?”
我回道:“找個旅店唄?!?/p>
大姐說:“要不住我家吧,你和我爸住一起?!?/p>
我說:“那太打擾了!”
大姐說:“沒關(guān)系,你也難得來一趟陜北?!?/p>
在大姐那直爽性情感染下,再也不好推辭。好在延安沒多大,也就走了十來分鐘,就到了大姐的家。
大姐家就在延河邊山坡上沿山坡而建的10級以上干部療養(yǎng)院,第一進院里一排五間石砌窯洞,其中有三間就是大姐的家。大姐推開其中一間窯洞門說:“大,我回來了?!彪S即招呼我進屋,“這是我爸。”我來到屋內(nèi)看到一位老人正襟危坐在炕上,上身著一件青灰色尼料中山裝,風紀扣都扣得好好的,只不過肩頭有些綻開和磨損,仍遮不住一股老軍人、老干部的氣度。只見老人向我揮揮手說:“里面坐吧!”大姐隨即向老人介紹:“這人一路幫我提行李,從北京到陜北看他插隊妹妹的?!崩先苏f:“北京來的,好啊!北京好啊!北京忘了我們了!今晚就別走了,就住我這里?!蔽亿s緊說:“謝謝大爺了!”
放下手中的小挎包,我看外面天色估摸著離黑下來還要有個時辰,就想著如何感謝人家,不能白住啊!我借口到街上走走,告辭了出來。
這個養(yǎng)老院在延安東北邊緣地帶,距離延河大橋也就一里多地,而過了延河大橋就是延安市的中心街區(qū)。走了個來回街上也沒什么可逛的,天色將晚,看見有西瓜可買,就買了個十來斤的西瓜抱回大姐家。當晚在大姐家吃了晚飯,老人就讓切了西瓜,邊吃邊聊了些家常話。
老人住的窯洞并排兩間,里間臨窗是一鋪大炕。晚上,大姐對我說:“你住在里間吧,”并親手鋪好新的被褥,囑我,“好好睡吧!”質(zhì)樸的語言讓我如同回到自己的家中,得到母親對自己孩子般的關(guān)懷,很快甜甜地進了夢鄉(xiāng)。
四十年過去了,大姐也應該成了70多歲、滿頭白發(fā)的陜北老大娘,可在我的記憶里,她永遠都是英姿颯爽又充滿愛心的好大姐。
早起,找到延安城里一家飯館,品種簡單,只有掛著黃色玉米面渣渣的饅頭和蔥花湯。我買了6個兩樣面饅頭,早點吃了2個,剩下4個準備到路上吃。雖說全國早已從三年困難時期熬了過來,但延安的飯館只有白面和玉米面摻和蒸的兩樣面饅頭,再無其他品種的主食。
揣上饅頭我就找到汽車站,不巧延河發(fā)大水,沖毀了通向安塞縣的公路,不通車了!萍水相逢,我臨時借住大姐家一宿,已很打擾了啊,不能住下不走。我一咬牙,走!今天無論如何也要走到安塞!
我到大姐家告了別,提上我簡單的行李,說是行李不過就是一個小挎包。就是當年風行的那種軍隊用的挎包,我自己還在上面刺繡了一個紅五星。鬼使神差不知怎么想的我從西安出來竟然還帶上了乒乓球和乒乓球拍,這時面對即將走的九十里山路,任何一點多余的分量都是累贅,我征得大姐同意后,拿出寄存大姐家,說好返回時再取走。
十點整,整裝出發(fā)。按打聽好的路線一路沿延河前行,太陽越來越曬,路上也只有我一個人偊偊而行,自我感覺已走出老遠老遠了。
這時前面模模糊糊的兩個人影逐漸清晰起來,是路邊一個老農(nóng)和一個小伙子賣香瓜,我抓緊幾步走向前,先打聽這時大概有幾點了。沒承想小伙子聽我說話,竟先哇的一聲大哭起來!老農(nóng)木然地望著別處,似乎見多不怪了。我也不知如何勸這個小伙子不哭,“別…”好一陣也沒找到適當?shù)脑挕?/p>
只見小伙子擦了擦眼睛,抽噎著一把擼開了袖子說:“大哥你看,我們受的是什么罪啊!”北京話——是鄉(xiāng)音引起這小伙子放聲大哭——北京來的插隊知青。我也不禁淚水奪眶而出了。
只見小伙子滿胳膊都是銅錢大一個摞一個的黑斑,幾乎看不出原來肌膚是什么模樣。接著,小伙子又卷起褲腿,滿眼黑炭般,黑斑摞著黑斑。
“怎么會這樣?”我心里十二分的難受。
“這里的跳蚤太多了!” 小伙子恨恨地蹦出這句話!
半晌,倒是小伙子先止住哭聲:“大哥你是哪個學校的?”
我回道:“我是到安塞看我插隊的妹妹的?!?/p>
小伙子又流露出些許羨慕。我的妹妹竟還有兩千多里外的親人來探視的眼神。但看我那已有些疲憊的樣子,不由得擦拭了下又有些濕潤的眼睛,關(guān)心地問我:“就這么走!還有七十里吶?”
我趕緊問:“這離延安有多遠?”
小伙子說:“這兒叫河壯坪,也就二十里!”
“天哪!我才走出二十里,那現(xiàn)在大概有幾點?”
小伙子說:“大概十二點吧!”
夏季天長,離天黑還有七個鐘頭,七十里地,我自己掂量著也不能退回延安呀?咬咬牙走吧!
小伙子看我決心走下去,跟我說:“往前約四十里叫延河灣,那有幾孔空窯洞沒人住。要太晚了,在那兒歇吧!”隨手又拿起幾個香瓜說:“大哥吃吧,先解解渴,不要錢!”一邊說一邊往我提包里塞了兩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