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美國的朋友想要我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寫出來。一開始我不太想這么做,可后來我還是聽從了他們的勸告。只是我不可能憑借這部不太長的傳記寫出我個人一生中的全部感受,或是詳細記下發(fā)生在我生活中的所有事件。
我們?nèi)说母星闀S著年歲的增加而發(fā)生變化,有些感情會失去它們當日鮮亮的色彩,似乎變得完全陌生起來;有些發(fā)生過的事件也會失去它們當時的意義,雖然現(xiàn)在還記著它們,卻好像是發(fā)生在別人身上似的。不過,在人的一生中,總有一些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和一些強烈的感情(這些思想和感情闡釋了他的人生,構成了他獨特的個性)使得他的人生朝著一個方向,沿著一條主線前行。
我將把自己這活得并不容易的一生做個概述,并記述下其中的要點,相信我在這里講述的故事會使讀者對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思想狀態(tài)有個大體的了解。
我的姓名是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祖國是波蘭。我的父母都是來自波蘭的小地主階層。在我的國家波蘭,有不少家庭都屬于這一階層,他們都持有一份不大的產(chǎn)業(yè),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直到現(xiàn)在,波蘭的知識分子仍然大多是來自這一階層。
我的爺爺一邊務農(nóng),一邊還管理著一所省立學校,我的父親生性好學,曾就讀于俄國圣彼得堡大學,畢業(yè)后回到波蘭,后來成為華沙一所預科大學里的頗有威望的物理學和數(shù)學教授。他娶了一位情趣相投的年輕女子,盡管年紀輕輕,她卻已受過了嚴格的教育,是華沙最好的女子學校的校長。
我的父母非常熱愛他們的教育事業(yè),一生兢兢業(yè)業(yè),他們教出的學生遍及波蘭,這些學生直到現(xiàn)在仍然對他們心存感激。每次回到波蘭,都能碰到我父母教過的一些學生,在他們的言語間無不充滿對我父母的懷念。
盡管父母都是大學教師,可他們與家中的鄉(xiāng)下親戚們?nèi)员3种H密的往來。我的假期常常是在他們鄉(xiāng)村的親戚家里度過的,這使我有機會在鄉(xiāng)下過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有機會了解一下我深深喜愛的農(nóng)村。我想,我之所以熱愛鄉(xiāng)野和大自然,與我在那一獨具特色的鄉(xiāng)村所度過的時光有很大的關系。
我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華沙,在家里的五個兄妹中,我是最小的,我的大姐14歲就死了,這樣家里便剩下了一個哥哥和我們姊妹三個。母親因為我姐姐的去世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再加上身受重病的折磨,在42歲時就離開了我們,留下了悲痛欲絕的丈夫和她的孩子們相依為命。那個時候,我只有9歲,最年長的哥哥也只有13歲。
這一災難性的事件讓我第一次體味到了人生巨大的痛苦,使我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母親具有卓越的個性。她頭腦聰慧,知識淵博,心胸寬闊,具有非常強的責任感。她心地善良,懷有無限的慈愛之心。她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她在家中有著很高的威望。雖說她對自己的信仰非常虔誠(我的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可她卻能包容一切,對不同的宗教信仰持寬容的態(tài)度;平等友好地對待一切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母親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因為在我身上除了小女兒對母親的那一母女間的愛以外,還有我對母親熱烈的崇拜之情。
母親的去世對父親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和對子女的教育當中去。他工作的擔子很重,少有閑暇。母親一直是家中的主心骨,她的過世令我們許多年來都感到有什么東西壓在心頭。
我們兄妹都是很早就上了學。我6歲入學,因為在班里數(shù)我年齡最小,長得最小,每當有人來學校參觀時,我總是被老師叫到前臺去朗讀課文。這對我不啻是種很大的考驗,因為我平日里膽小、內(nèi)向,在這種時候,我真恨不得跑出去躲起來。我的父親是位優(yōu)秀的教師,他很關心我們的功課,知道如何去輔導我們??晌覀儺敃r受教育的環(huán)境并不好。我們開始時上的是私立學校,初高中時轉(zhuǎn)到了公立學校。
那時候,華沙是在俄國人的統(tǒng)治之下,這一統(tǒng)治的一個最糟糕的地方就是他們對學校和孩子們所實施的管制。連波蘭人自己管理的私立學校都有警察嚴密地監(jiān)視著,而且官方還強迫連母語還未能說好的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俄語。不過,因為這些學校里的絕大部分教師都是波蘭人,他們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地去減輕由這種民族壓迫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這些私立學校都不能授予正式的文憑,僅有公立學校的學生才可能獲得文憑。
完全由俄國人控制的公立學校對波蘭人的民族精神實行直接的壓制。學校開設的所有課程都由俄國教師用俄語教授,這些俄國人都仇視波蘭民族,把學生視為敵人。有節(jié)操、有學問的人大多都不愿意到這種學校去教書,因為他們?nèi)淌懿涣硕韲说倪@一敵視態(tài)度。處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學到的東西是否能有價值便值得懷疑了,而且,對學生的身心也造成極大的摧殘。時時受到監(jiān)視,受到懷疑,孩子們知道稍不留神說了一句波蘭語,或是一句不合時宜的話,都可能給自己甚至是家人帶來危害。在這樣嚴酷的環(huán)境里,孩子們失去了他們生活中所有的歡樂,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過早地滋生出猜忌和憤世嫉俗的情緒,與此同時,這一惡劣的局勢也激發(fā)出波蘭青年的極大愛國熱忱。
盡管青少年時期我是生活在異族壓迫和喪母之痛的雙重陰影下,可至少還有一些快樂的記憶留在了我的腦海里。在我們平靜而忙碌的生活中,家里親戚和朋友們的聚會總能帶給我們一些歡樂。我父親非常喜歡文學,讀過大量的波蘭詩歌和外國詩歌;他甚至還自己寫作詩歌,把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詩篇翻譯成朗朗上口的波蘭文。我們很喜愛他就家事所寫的那些小詩。星期六晚上,他常常為我們朗讀波蘭著名的詩篇和散文。這些個夜晚不僅帶給我們快樂,也重新燃起了我們愛國的熱情。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詩歌,能把波蘭許多著名詩人的大段詩篇背誦下來,密茨凱維奇、克拉辛斯基和斯沃瓦茨基是我最喜愛的波蘭詩人。在我后來開始學習外國文學時,我的這一喜好便越發(fā)變得強烈起來。因為我早期學習的外國語言是法語、德語和俄語,于是我很快便熟悉了用這三種語言所寫的優(yōu)秀作品。后來,我意識到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就又開始學習英語,不久便能閱讀英國文學的原著了。
在音樂方面,我有所欠缺。母親是個音樂家,嗓音很美,她希望我們都能受到音樂的熏陶。自母親死后,再也沒有了來自她的鼓勵,我很快便放棄了在這方面的努力,后來回想起來不免有些遺憾。
我學習數(shù)學和物理一點兒也不吃力,這兩門都是中學里的主課。父親隨時能給予我們輔導,他熱愛科學,在學校里他自己也教授這方面的課程。他喜歡盡自己所能,向我們解釋大自然的奧秘和它的規(guī)律。只是他沒有實驗室,不能進行實驗。
假期的到來總是令我們感到欣慰,那時我們便可以避開警探的監(jiān)視,去到鄉(xiāng)下的親戚或是朋友那里。在有著古老鄉(xiāng)風的大家庭里,過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樹林里歡快地奔跑。在一望無際的莊稼地里干活。有的時候,我們越過俄國人統(tǒng)治的地方進入加里西亞山中(此地是由奧地利人統(tǒng)治著,政治氛圍稍寬松一些)。在那里可以盡情地講波蘭語,唱愛國歌曲,而不必擔心被送到監(jiān)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