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 什么是“宮體詩”?

中國人應知的文學常識 作者:韓高年 著


22 什么是“宮體詩”?

南朝青瓷博山爐

宮體詩,是南朝梁陳時期經(jīng)蕭綱倡導而興起的一種詩歌體式或者文學現(xiàn)象。“宮體”之名,始見于《梁書·簡文帝本紀》:“(簡文帝)雅好題詩,其序云:‘余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粋谳p艷,當時號曰‘宮體’?!边@一記載也印證了宮體詩正是蕭綱所倡導的一種輕艷靡弱的詩風。“宮”即太子東宮,蕭綱為太子時,以他為中心形成了一個以東宮幕僚為主要成員的文學集團。這個文學集團的影響頗為廣泛,他們的詩歌大部分專寫男女之情,題材主要為吟詠器物和描寫女性(將欣賞女性與欣賞器物等同起來),描寫女性又無外乎她們的容貌、舉止、體態(tài)、服飾甚至閨房等方面。在藝術(shù)上這些詩往往辭采秾麗,描寫細致精巧,注重詞藻、對偶與聲律,用典頗多,整體風格上顯得輕靡綺艷。這類詩作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宮體詩”。宮體詩中也有少部分詩作赤裸裸地描寫男女淫亂的生活。宮體又稱“玉臺體”,是因為宮體詩代表詩人徐陵所編《玉臺新詠》“撰錄艷歌”,收錄了漢代至梁這一時期女性題材的詩作,是宮體詩的典范。

蕭綱是宮體詩的龍頭,他提倡“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其宮體詩的代表作有《詠內(nèi)人晝眠》、《美女篇》、《詠舞二首》等。除此之外,宮體詩的代表人物還有蕭繹、庾肩吾、庾信、徐摛、徐陵等人,后四人的詩作風格又合稱“徐庾體”。庾肩吾的《南苑看人還》、蕭繹的《夕出通波閣下觀妓》、徐摛的《詠筆》等都是宮體詩的代表作。到了陳后主時,君臣上下沒日沒夜地沉溺于后宮聲色,宮體詩風有過之而無不及,愈發(fā)輕薄綺艷,宮體詩成了狎客娼妓的“口頭禪”。特別是后主陳叔寶一首《玉樹后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zhì)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幃含態(tài)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竟成了亡國之音。這也成了后代詩人們拿來嘲弄的笑柄,如晚唐時的“小李杜”曾作詩對此予以諷刺,其中李商隱的《隋宮》說:“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而杜牧于《泊秦淮》中亦悲嘆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宮體詩并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詩歌的一次畸形發(fā)展。當時的詩人創(chuàng)作受“四聲八病”的影響,在形式主義的歧途上越走越遠時,在思想內(nèi)容上又遭到了聲色的“誘惑”。當梁、陳詩人穿著聲律對偶這身光鮮的外衣出入于荒淫放蕩的后宮窗帷之時,詩歌的悲劇就不可避免了,走上了一條宣揚聲色、標榜庸俗的道路。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末期,都可以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當中看到這種沉迷聲色的痕跡,晚唐五代時期的詩詞作品也是如此??傮w來說,宮體詩比起“永明體”來,更加追求格律且多用典故,其影響下及陳、隋與初唐,對律詩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這是“宮體詩”為中國古典詩歌所作的最大貢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