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林如海后事的料理

榮國府的經(jīng)濟賬 作者:陳大康 著


三 林如海后事的料理

林如海在世時,林家的財產(chǎn)自然不會出現(xiàn)問題,可是在《紅樓夢》故事展開后不久,曹雪芹便讓林如海死了,因為在他的寫作計劃中,林黛玉與賈寶玉將在大觀園演繹一出纏綿哀艷的愛情悲劇,林如海不死,林黛玉就沒理由長期地留居于榮國府。出于這樣的創(chuàng)作意圖,于是林黛玉便成了個孤兒,而作者未做明確交代的林家財產(chǎn)的去向便成了個謎。所謂謎,那是對讀者而言,對造出這個謎的曹雪芹來說,關(guān)于謎底他自然應(yīng)該是有所考慮,而且在敘述故事時,他的考慮常在看似不經(jīng)意處流露出來。

林如海的去世是在《紅樓夢》故事開始后不久的第十四回,這一回的回目就是“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謁北靜王”。作品的回目都由作者精心擬就,這里將林如海與秦可卿兩人的死并列,表明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計劃中,這兩人的去世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可是,秦可卿的死與出喪是作者正筆描繪的大事件,前后用去了三回的篇幅,敘述林如海后事料理的文字相比之下明顯少得可憐,但筆墨雖不多,重要性卻不亞于前者。先是在第十二回的描寫即將結(jié)束時,有段文字為林如海之死做了鋪墊:

誰知這年冬底,林如海的書信寄來,卻為身染重疾,寫書特來接林黛玉回去。賈母聽了,未免又加憂悶,只得忙忙的打點黛玉起身。寶玉大不自在,爭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攔勸。于是賈母定要賈璉送他去,仍叫帶回來。一應(yīng)土儀盤纏,不消煩說,自然要妥貼。作速擇了日期,賈璉與林黛玉辭別了賈母等,帶領(lǐng)仆從,登舟往揚州去了。

因“身染重疾”而要女兒回去,這舉動中已隱含林如海有自知將不起的預(yù)感,曹雪芹沒透露這封信究竟是怎么寫的,但賈母讀后,卻做出了“定要賈璉送他(指黛玉)去”的決定。老太太經(jīng)歷過的事多,安排也俱有深意在焉。作品中再次提到林如海是第十四回,那時林如海已經(jīng)死了:

鳳姐便問:“回來做什么的?”昭兒道:“二爺打發(fā)回來的。林姑老爺是九月初三日巳時沒的。二爺帶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爺靈到蘇州,大約趕年底就回來。二爺打發(fā)小的來報個信請安,討老太太示下,還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帶幾件去?!?/p>

上述這段話里的時間問題曾使許多評論家感到疑惑:賈璉帶黛玉回揚州是年底年初的事,秦可卿死時給王熙鳳托夢,那時賈璉剛起程不久,所以王熙鳳睡前還在與平兒“屈指算行程該到何處”。昭兒回到賈府時,秦可卿的喪事還未過七七四十九日,最遲也應(yīng)是四五月間,可是昭兒卻報告說“林姑老爺是九月初三日巳時沒的”。我們不清楚造成時間不一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也許是因為曹雪芹去世還沒來得及做最后的修訂。不過,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極為準確的時間值得注意:“九月初三日巳時”,曹雪芹應(yīng)該是認真考慮過,才會寫得如此鄭重其事。上一段話中還有一個時間概念“年底”,這是賈璉估算的回榮國府的時間。在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秦鯨卿夭逝黃泉路”里,賈璉提前回到榮國府,作者還特地做了解釋:“本該出月到家,因聞得元春喜信,遂晝夜兼程而進。”曹雪芹將這幾個時間概念都交代得很清楚,因此盡管有些內(nèi)容他沒有明寫,但讀者卻不難由此做推測。在賈璉的計劃中,從林如海死到自己回京,所費時間共約四個月,而走大運河從蘇州回北京,一個月也足夠了,也就是說,大約用三個月的時間料理林如海的后事。后來賈璉提前到京,那是“晝夜兼程”的緣故,省下的只是路上的時間。為何要用這么長的時間料理林如海的后事?那是因為除了辦喪事,安置林如海的幾房小妾以及遣散林家的管家、仆人外,清點接收林家家產(chǎn)是很繁雜的事項。這時再聯(lián)系到第十二回中決定誰帶黛玉回揚州時,“賈母定要賈璉送他去”這句話,便明白賈母對可能發(fā)生的事件早已做了預(yù)先安排。賈璉與王熙鳳夫婦二人在賈母身旁管家,各類事務(wù)都很熟悉,王熙鳳不宜遠行,賈璉就成了接收林家財產(chǎn)最適合的人選,而賈璉回府前“先遣人來報信”說“諸事停妥”,這既是對賈母交派任務(wù)的扼要匯報,同時也與后來第七十二回中賈璉那句“再發(fā)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的呼應(yīng)。不過賈璉對接收林家財產(chǎn)需要較長時間似乎估計不足,故而臨時派人回來“叫把大毛服帶幾件去”。

當然,在討論賈璉接收林家財產(chǎn)時,有個問題還必須弄清楚,即賈璉的行動是否具有合法性與現(xiàn)實性。從作品的描寫來看,賈璉帶著黛玉趕至揚州到林如海去世,這之間還有段時間??梢韵胍姡@時林如海對賈璉與黛玉必定會有許多囑咐與交代,他臨終最放不下心的,自然是心愛的女兒今后的生活與歸宿,而這必定也和林家財產(chǎn)今后的去向聯(lián)系在一起。誰都不會懷疑這類交談的存在,盡管曹雪芹在這方面只字不提。不過,曹雪芹在故事進展過程中的幾次描寫,卻又和林家財產(chǎn)的歸宿相關(guān)聯(lián)。他在第二回里就交代明白:“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绷秩绾T羞^一個兒子,但三歲時死了,林家只剩下了個林黛玉,并沒有其他什么人可來占有這份家產(chǎn)。曹雪芹對這個問題似乎很重視,后來還再次提到。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慈姨媽愛語慰癡顰”里,寶玉為了紫鵑的一句“你妹妹回蘇州家去”的玩笑而發(fā)病。后來病雖好了,但寶玉對林妹妹是否會回蘇州總放心不下。這時,作者安排了個紫鵑向?qū)氂褡鼋忉尩那楣?jié):

無人時紫鵑在側(cè),寶玉又拉他的手問道:“你為什么唬我?”紫鵑道:“不過是哄你頑的,你就認真了?!睂氂竦溃骸澳阏f的那樣有情有理,如何是頑話?!弊嚣N笑道:“那些頑話都是我編的。林家實沒了人口,縱有也是極遠的。族中也都不在蘇州住,各省流寓不定??v有人來接,老太太必不放去的。”

“林家實沒了人口,縱有也是極遠的”,而且那些關(guān)系極遠的親戚還是“各省流寓不定”。由此不難斷定,林如海臨終時,他除了賈母派來的賈璉之外,并沒有其他什么人可以托孤。林如海的財產(chǎn)顯然只應(yīng)歸于他唯一的女兒林黛玉,至于那些關(guān)系“極遠”的親戚,他們在林家的第二代或第三、四代時經(jīng)歷過分房分家產(chǎn),并沒有資格來染指林黛玉的所有。在林如海臨終時,林黛玉正陷于巨大的悲痛之中,而且她還只是個十歲的小女孩,很可能還不懂大人間關(guān)于那些繁雜事務(wù)的商討,但林如海、賈璉以及派賈璉來的賈母,都很清楚這些問題該如何處理。對林如海來說,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賈母最疼愛的孩子,只有將黛玉托付給她的外婆才最能讓他放心,其實他也沒有別的選擇。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今后賈母就是黛玉的監(jiān)護人,賈璉是接收林家財產(chǎn)的經(jīng)手人,林如海臨終前可托付的人也只有他了。毫無疑問,林如海的巨額遺產(chǎn),就是經(jīng)過賈璉的處理而流入了榮國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