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篇 以色列 那片令人憂傷的圣地

生活旁觀者 作者:汪嵐


第二篇 以色列 那片令人憂傷的圣地

阿卡古城

阿卡是位于以色列北部的古老海港城市。2001年成為第一批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也是以色列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古城的歷史貫穿了上千年,有著極為厚重的文化積淀,至今保存了大量中世紀和近代文明的遺跡,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一百個中世紀文化遺產(chǎn)之一。歷史上不同的統(tǒng)治者和教派對阿卡的爭奪頻繁殘酷,與中華民族歷史上幾百年就一家人統(tǒng)治不同,阿卡歷史上統(tǒng)治者紛繁變換,曾受埃及人、羅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腓尼基人的統(tǒng)治。亮聽導(dǎo)游Zach的英文講解中大量史料、人名、年代也已經(jīng)眩暈,無法跟我們解釋Zach在說什么。

今天的阿卡古城內(nèi)仍然十分完好地保存了一千年前十字軍時期的古老遺跡。六人合抱的巨柱是十字軍將士當年的食堂中的支柱。食堂宏偉高闊,可窺見當年的輝煌。那一排蹲坑是古代的廁所,考古學(xué)家從坑下的古老糞便中分析先人們都吃了些啥,征服者們把什么病菌帶到了阿卡……這接地氣的考古學(xué)真有意思。

今天的阿卡是以色列境內(nèi)一個伊斯蘭氣氛濃厚的城市,靠近古城里大多是阿拉伯人居住區(qū),古老的房子顯得有些破敗。很明顯阿拉伯人的生活與猶太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附近的農(nóng)貿(mào)市場很是熱鬧,售賣商品類別不分區(qū),很隨意,賣食品和賣布匹的間雜在一起。我們買了這里最親民的飲料——鮮榨石榴汁。在國內(nèi),石榴屬于小眾、時令性強的水果,很難喝到鮮榨石榴汁。這里盛產(chǎn)石榴,無酸澀,口感好,石榴汁殷紅甘甜,也很便宜。

雖然這一地區(qū)看著很貧窮,但無憂無慮的阿拉伯少年也有自己的快樂方式。一群十幾歲的男孩子玩高臺跳海,從二十米高的古城墻上縱身一躍跳進海里,這真是勇敢者的游戲,看著他們從這么高的位置跳下去,直感覺手腳冒汗。每個人姿勢各異,入水方式不同,一次次爬上來又跳下去,循環(huán)往復(fù)樂此不疲地玩兒著。他們裸露著的,被海邊的驕陽曬得黑黑的健碩脊背,在一片歡聲中閃著迷人的光澤。

古老的阿卡續(xù)寫著新的傳說。

2015年10月11日

加利利湖邊操持一頓中餐

出了國,胃是最愛國的。在以色列餐館吃飯,每次都要對著菜單討論很久,因為不知道菜名背后代表什么內(nèi)容。以色列沒什么特色飲食,大多是阿拉伯餐的演變。鷹嘴豆做成的素丸子據(jù)說是國菜,在不同的餐廳吃了幾次,味道實在一般,所以也不再指望能有什么驚喜發(fā)現(xiàn)。

今晚夜宿提比利亞民宿,五間臥室,各自霸占一間,很自在。民宿有設(shè)備齊全的大廚房,為了安撫思鄉(xiāng)心切的小伙伴們的中國胃,我們還得來頓中餐。

太陽一下山,安息日結(jié)束,人們才能出門買菜。幾個人立刻沖到超市釆買了半車食材,青菜、水果、面條、大餅、雞腿、香腸、雞蛋、酸奶、啤酒、各種調(diào)料等,五個人四頓飯的量,花費480謝克爾,大約八百人民幣,覺得很超值。

汪大廚回來立刻換了衣服粉墨登場,玲和魚兒幫廚。在國外做飯,食材基本沒有太大困難,難以逾越的困難是炊具。這家廚房切菜的刀是水果刀,我的海鮮面是在一個類似餅鐺的家伙里炒的,其他菜是在平底湯鍋里炒的。讓廚王爭霸賽冠軍來這里做飯,水平也得大打折扣,我不由得佩服自己因陋就簡的超能力。一個小時,一鍋海鮮蘑菇面、一盤大拌菜、蔥花炒雞蛋、粉絲香腸小白菜外加烤得熱熱的發(fā)面餅上桌,大家“七個隆咚鏘”一掃而光,嘛也沒剩。飯后冰啤配青提和黃飛紅花生米,還有肉桂紅茶配甜點。花生米和工夫茶具都是從國內(nèi)帶出來的。我與這些熱愛旅游又具生活情致的伙伴們,真是氣味相投啊。

第二天天光大亮,來到大陽臺才看清我們的民居坐落在加利利湖邊,隔湖相望的就是我們曾經(jīng)耳熟能詳?shù)氖欠侵?span>——戈蘭高地,2005年以敘簽訂了和平協(xié)議,戈蘭高地從此太平。當初升的太陽從戈蘭高地頂端跳躍出來時,我們的戶外早餐開始了,早餐的廚師由亮擔任,大餅煎蛋香腸咖啡水果,一應(yīng)俱全。陽光下喝著香濃的咖啡,陽臺外就是跳動著波光的湖水,湖對岸蔥蘢的戈蘭高地安靜莊嚴。想象著當年金戈鐵馬,幾次中東戰(zhàn)爭各方對這塊地方的激烈爭奪,我們?nèi)缃竦南楹挽o謐簡直美好得有些不真實。如果戈蘭高地再生事端,我們的民宿位置無疑就成了前線,真希望這里能實現(xiàn)永久的和平。

2015年10月12日

熟悉又陌生的戈蘭高地

戈蘭高地作為以色列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肯定是不能錯過的。早餐過后,我們驅(qū)車來到戈蘭高地。我們慣常在旅游景點看到的烏泱烏泱的游客在這里是沒有的,與我們一起向山上步行的人,稀稀拉拉沒幾個,難道這地方不安全,沒人敢來?在這不多的游人里,竟然看見個中國小伙。在這地方遇見同胞肯定要聊上幾句,小伙子在外企工作,是旅行達人,就喜歡一個人逛世界,今年的年假,忽然就想來以色列看看,網(wǎng)上聯(lián)系個向?qū)?,說走就走。

戈蘭高地海拔六百米,在山上可以清楚地俯瞰敘以邊境線和在邊境附近勞作的農(nóng)人。相對于大片撂荒的土地,被種植的面積很小,畢竟在這種是非之地種田,首要考慮的是得有命能吃得上。

戈蘭高地上還保存著中東戰(zhàn)爭時期的戰(zhàn)壕和掩體,以現(xiàn)在的標準看,一枚炮彈打過來,那些掩體就像草棚一樣不堪一擊。地下掩體內(nèi)除了通道,還有辦公和就寢的房間,墻上還掛著當年戰(zhàn)爭時的各方進攻路線圖。

山上戰(zhàn)壕里現(xiàn)設(shè)有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的觀察點,用來觀測敘利亞一側(cè)局部戰(zhàn)況。兩個維和士兵一個來自荷蘭,一個來自奧地利,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的同事中也有來自中國的。我們請求借用他們的望遠鏡觀察一下,被毫不遲疑地拒絕。我們被告之,維和士兵在觀察敘利亞的同時,也在被對方觀察,對方并不知道我們幾個人來自哪個國家,如果被看到維和士兵與某國人士過分親近,會引起對聯(lián)合國中立立場的誤解。想著站在山上跟維和士兵的聊天正被別人觀察,心里不免有些嘀咕。遠處敘利亞一方傳來一陣轟隆炮聲,對面山頂上立刻升騰起一片煙塵,士兵說也許是反對派在打炮。

鉆出地下掩體,驕陽似火,在山頂上唯一的咖啡館——安南(與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同名)咖啡館點了咖啡和甜點,聽著不絕于耳的炮聲發(fā)著微信,和平和戰(zhàn)亂比鄰而居的感覺,真是很魔幻啊。

下了戈蘭高地,回去的路上去看眼淚谷。這是戈蘭高地上一片遼闊的谷地,與敘利亞邊境接壤,周邊幾座不高的山丘,是抵御進犯難得的屏障。站在山丘極目遠眺,谷地除了小片以色列農(nóng)民種植的葡萄,其余一片荒涼。誰愿在此沖突地區(qū)安居樂業(yè)呢?眼前不遠處坡上插著黃色的小旗,那是沒被清理的地雷,時常有散步的牛誤踩地雷,這種隨時有可能喪命的生活我們無法想象。峽谷里還散落保存了幾輛1973年敘以戰(zhàn)爭時的作戰(zhàn)坦克。一行人登上坦克,聽著導(dǎo)游Zach描述戰(zhàn)爭時雙方一千多輛坦克在峽谷里的混戰(zhàn),感慨萬千。靜寂無人的谷地,陽光肆意,構(gòu)想著慘烈的戰(zhàn)爭場面,不知戰(zhàn)爭中黎民百姓該怎樣生活。旁邊的鐵板紀念碑已銹跡斑斑,上面鐫刻著沖突中戰(zhàn)死的將士的名字和捐軀的日子。密密麻麻,那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

盡管我們的生活里也有不公和無奈,但跟戰(zhàn)亂相比,和平真好。

2015年10月13日

在這里,一切都是合理的

在以色列旅行,能強烈感受到這個被敵對勢力嚴密包圍的國家深重的安全焦慮。安全是壓倒一切的理由,因此為了安全任何舉措都不足為奇,比如兩國邊境口岸說關(guān)閉就關(guān)閉。

在約旦參觀完佩特拉古城,要返回以色列時,才發(fā)現(xiàn)約旦以色列邊境三個口岸關(guān)了兩個,理由是為了安全過節(jié)。為了回到以色列繼續(xù)下一段旅程,我們一行人不得不多花半天時間,從南部向北跨越幾百公里,奔赴中部的口岸過關(guān)。

約旦出境關(guān)口簡陋、散漫,要想快速通關(guān),每人要交一百美元,無疑是敲詐,拉倒吧,我們寧愿等。一個小時后,終于上了兩國之間緩沖地帶的擺渡車。緩沖地帶很長,走走停停接受了數(shù)次護照檢查,二十分鐘后終于到了以色列入境一側(cè)。這個中部口岸大多是巴勒斯坦人入關(guān),檢查相對嚴格。所以當我們舉起外國護照,昭告我們是外國人時,立刻被叫到長長的隊伍前面,不排隊直接過安檢。雖然是小小的陸地邊境口岸,但安檢水平等同機場,所有背包過機器,所有行李與人分離,行李需進入專門的房間進行檢查,其間還要耐心等待行李員放下工作,鋪上毯子,專心完成禱告。時間長得已經(jīng)不合理,我們幾乎失去耐心,數(shù)次找工作人員質(zhì)疑之后,我們的行李才從望眼欲穿的傳送帶盡頭滾出來。整個過程歷時兩小時四十分鐘。

從中部口岸進入以色列,我們必須穿過約旦河西岸的加沙地帶。我們的車經(jīng)過一個以色列人居住區(qū)時,要接受警衛(wèi)盤查。進超市買水果,要接受停車場警衛(wèi)詢問和入口處開包檢查。第一次領(lǐng)受了逛超市這種日常生活也要兩道檢查,這是我們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中的人無法預(yù)想的,但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沿途看到阿拉伯人居住區(qū)與猶太人居住區(qū)依然是用長長的圍墻隔離開,圍墻綿延不絕,看不見盡頭。不親臨現(xiàn)場,永遠無法徹底體會種族隔絕的情感撞擊。

2015年10月15日

悲情與榮光的耶路撒冷

下午,結(jié)束了在死海里腌咸肉般的浸泡,我們奔向此行最重要的一站——耶路撒冷。

幾個小時的奔襲,夜幕降臨時我們進入了向往已久的耶路撒冷。車子拐進一條極不適合汽車穿行的窄窄的老巷子,在一扇普通的大門前停下來,這是我們?yōu)檫@一站選擇的民宿——一處一百多年的老房子,現(xiàn)在被改成特色酒店的私人豪宅。

推開普通的大門,里面出乎意料地令人驚喜。女主人在等我們,她給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了歡迎紅酒、甜點。女主人介紹這房子興建之初是公共浴室,后來分隔改建成私人住宅。一年前開辟為特色酒店。她講述了房子幾經(jīng)流轉(zhuǎn)如何被她接手的過程,指著墻上的黑白老照片,介紹這房子過去的主人以及他們的人生故事。在交代完各種電器設(shè)施的使用方法之后,主人離開,五個臥室的豪宅就歸我們了。

細細打量這房子的每個角落,能看出在改造過程中,主人對最大程度保留老房子的歷史韻味所做的努力。整舊如舊,回避一切現(xiàn)代的、新穎的裝飾材料,有意營造出隨意之感。陳設(shè)的裝飾品充滿整個房子,大多都是淘來的老物件,銅鍋、銅勺、燭臺、煤油燈、舊木箱等,還有房間內(nèi)裸露的原始的石頭墻,不做任何涂料覆蓋,就這么坦蕩地露著。精致的床品和衛(wèi)浴設(shè)備與粗糲的石頭墻對比映襯,形成一種難以言傳的奇妙體驗。房間的功能區(qū)劃分盡量模擬日常家庭,走廊上一面墻的大書架,擺滿了書??蛷d有舒服的布藝沙發(fā)和一架上歲數(shù)的舊鋼琴。廚房雖然都是原始的石頭墻面,但設(shè)備先進,炊具都是價值不菲的德國產(chǎn)品,備餐區(qū)充分的暖光照明讓人心情愉悅。拉開舊舊的木質(zhì)櫥柜門,里面陳列著烹飪所需的所有新鮮調(diào)料、茶、糖和咖啡。開放式的廚房旁邊就是餐廳,有一張可以坐下八個人的大餐桌。這房子有著暖暖的家的味道。

第二天是猶太教的安息日,清晨醒來,屋外的巷子靜悄悄的,教徒的嚴守戒律,讓這個明媚的早晨,居民區(qū)里看不見一個人走動。當?shù)谝豢|陽光肆意涌進客廳時,整個房子在新與舊、硬朗與柔軟的交錯中,溢滿迷離魅惑的幸福感。

安息日,店鋪大多不開門,很費勁找到一家開門的咖啡館,我們要在進入耶路撒冷老城之前,填飽肚子。鄰桌的當?shù)鼐用衤犝f我們一會兒要去老城,紛紛搖頭表示擔心,因為在我們此行期間,巴以雙方的士兵又發(fā)生了幾起沖突,那個敏感之地又緊張起來,當?shù)厝硕急苤患澳?,幾桌客人都提醒我們一定要注?span >安全。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這是猶太教口傳律法《塔木德》里的名句。對猶太教來說,亞伯拉罕曾在圣殿山獻以撒,這里是他們自古以來的都城;對基督教來說,這里是耶穌受難、復(fù)活之地;對穆斯林來說,這里是先知穆罕默德聆聽安拉祝福之地。耶路撒冷成為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的搖籃和精神家園。在耶路撒冷一天的暴走,感慨良多,多得不知從何說起。宗教內(nèi)容復(fù)雜得讓人頭暈,不是專業(yè)學(xué)者真搞不清繁復(fù)的前塵往事、歷史沿革。作為普通旅行者,我們往往被不經(jīng)意間的微小細節(jié)觸動。在自由市場買個大餅身邊也圍著五六個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士兵,這場面甚是嚇人,不知應(yīng)該感到安全呢還是正相反。耶穌背負十字架走過的十四站“苦路”,如今變成了小商品一條街,很讓人意外,按我們的理解,這么重要的宗教遺跡不是要隆重保護起來嗎?也許是來耶路撒冷的人都要走一遭苦路,所以這條街上的商鋪與世界上所有的旅游景點附近的商鋪一樣,大多賣旅游產(chǎn)品,同質(zhì)化嚴重。在老城里游走,時刻能感受到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敵視情緒,看到一條街,分別住著阿拉伯居民和猶太居民,不用有人告訴我們分界線在哪,稍加注意就能看到那道無形的屏障。街道是貫通的,人是冷冷地遙遙相望,不跨過那道拱門。

盡管有許多無法求解的疑問,我依然不由分說愛上了耶路撒冷。走在街上,你腳下的石頭也許有上千年歷史。街邊小店的地下室也許藏著七世紀的秘密小教堂。結(jié)滿果實的橄欖樹,也許樹齡八百年以上。耶路撒冷,厚重的歷史令人感動。清真寺的宣禮塔與教堂的管風(fēng)琴同時奏響,一墻之隔的猶太人社區(qū)與阿拉伯人社區(qū)兩重天地,都是耶路撒冷獨有的呈現(xiàn),如果沒有飽含血與淚的教派爭戰(zhàn),這是個多么令人“沉醉不知歸路”的城市。耶路撒冷是個讓人一見鐘情并由此難以割舍的地方。

為了不辜負美好的耶路撒冷老宅廚房,盡管奔走一天疲累至極,我們還是決定再做一次家宴并以此慶祝玲的生日。我們這個堅固的旅行組合,一起游走過世界許多國家,每個在旅途中的生日都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此次主廚擔當是亮,我是雜工,被亮無情指使著做些削蘿卜皮、切洋蔥粒的粗活。亮擅長西餐,做了兩道沙拉、兩道配菜,主盤是橙汁煎魚,主食是阿拉伯大餅,甜品是戚風(fēng)蛋糕和水果。酙上紅酒,點燃锃亮的銅制煤油燈,開啟帶來的迷你藍牙小音箱,Don Williams慵懶的爵士緩緩流出,晚宴開啟。我們回憶起在北歐、在北非一起過的幾個旅途生日,感嘆時光流轉(zhuǎn),歲月如梭,旅伴的情誼卻日久彌堅。溫暖迷醉的氣氛流溢在超過一個世紀的老房子里,仿佛回到百年前的舊時光。

耶路撒冷在希伯來語里的意思是“和平之城”,吊詭的是三千年來戰(zhàn)爭不斷,十八次被毀。這個悲情的城市,曾經(jīng)苦難深重。愿真正的和平早日到來并長久駐留。

2015年10月18日

終于進入了巴勒斯坦

耶穌誕生之地伯利恒位于巴勒斯坦地區(qū),為了參觀這一盛名之下的景點,我們不得不從以色列進入巴勒斯坦。我們的導(dǎo)游Zach作為以色列公民是不允許進入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因此我們必須在巴以交界處換車,上了一輛事先聯(lián)系好的懸掛巴勒斯坦牌照的車。幾天接觸下來,感覺Zach是狂熱的猶太復(fù)國主義者。以他的理念他是不可能跟阿拉伯人來往的。但因為經(jīng)常有游客要求進入巴勒斯坦地區(qū),他不得不找了個相對平和的巴勒斯坦導(dǎo)游聯(lián)手做業(yè)務(wù)??吹絻奢v車在交界處接上頭,Zach跟巴勒斯坦人只面無表情地說了兩三句話,就讓我們上了巴勒斯坦的車,然后他返回以色列一側(cè)等我們。猜想信仰堅定的Zach是不是在這件無奈的事上也很糾結(jié)啊。這敵對雙方的接頭場景讓人莫名的心慌,如果不是親歷,來自和平國家的我們也很難構(gòu)想。

進入巴勒斯坦,街景明顯差,街上沒什么像樣的酒店商店。最為醒目的是在所有巴以的交界處,都用九米高的水泥墻隔離開,拐角的地方還有高出圍墻的崗樓。長長的圍墻酷似在德國看到的柏林墻,墻上也如柏林墻一樣,有滿滿的涂鴉。

這個地區(qū)百分之七十五是伊斯蘭教徒,剩余是基督徒和東正教徒,我們在這里反而覺得比耶路撒冷安全,因為人口成分單一,沒有教派之爭。帶我們進來的當?shù)貙?dǎo)游,也一再表示中國和巴勒斯坦是好朋友,這讓我們多少放松些緊張的神經(jīng),他興致勃勃地給我們介紹伯利恒有多少家酒店,多少學(xué)校,但在街上看到的酒店,學(xué)校都很破舊,巴勒斯坦的地位和巴以關(guān)系,對巴勒斯坦的經(jīng)濟影響一目了然。我很想知道,被另一民族隔離限制,不能隨便跨過界線,從降生就得在那一片彈丸之地活到老,每天隔著欄桿遙望幾百米外的另一個世界的人的生活,是個什么心情呢?

2015年10月20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