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樂府民歌

中國文學經(jīng)典:古代詩詞卷 作者:陳引馳,周興陸 編


漢樂府民歌

樂府是朝廷中管理音樂的機構,初設于秦。西漢惠帝時就有樂府;到了漢武帝時,定郊祭禮樂,重建樂府署,一方面采集民間音樂,一方面朝廷中協(xié)律都尉等重新制作聲歌,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統(tǒng)稱為“樂府”或“樂府詩”。其中采集的民間音樂,通稱為漢樂府民歌,多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抒寫百姓的現(xiàn)實生活和喜怒哀樂,抒情與敘事相結合,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對后代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邪

【解題】 此詩最早載錄于《宋書》卷二二《樂志四》“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北宋時郭茂倩據(jù)此收入所編《樂府詩集》卷一六。此詩以“上邪”呼天起始,連舉山無峰頂、江水枯竭、冬天打雷、夏天落雪、天地相合五種現(xiàn)實中不太可能之事,以示“與君相知”之果敢決絕。王先謙即云:“五者皆必無之事,則我之不能絕君明矣!”(《漢鐃歌釋文箋正》)張玉穀評曰:“首三,正說,意言已盡。后五,反面竭力申說,如此然后敢絕,是終不可絕也?!保ā豆旁娰p析》卷五)此詩字面意思顯豁,傳統(tǒng)說法多以其比附忠君愛國,亦有將其與《有所思》解為男女情歌者,今人多取此說。自《離騷》以來,古詩就有以男女之情擬君臣之誼的傳統(tǒng),因而導致解讀時愛情主題和政治主題往往纏夾難分。

后來的詩歌尤其是民歌風味的作品中也有類似的表述方式,如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fā)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xiàn),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泵鞔窀琛斗蛛x》:“要分離,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離,除非是東做了西!要分離,除非是官做了吏!你要分時分不得我,我要離時離不得你。就死在黃泉也,做不得分離鬼!”(馮夢龍編《掛枝兒》卷二)均寫企望男女情感之密不可分、牢不可破,與《上邪》非常接近。尤其是《菩薩蠻》,疑似脫胎于《上邪》,應該受到后者的影響。前些年廣為傳唱的電視連續(xù)劇《還珠格格》主題曲《當》的歌詞:“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當河水不再流,當時間停住日夜不分,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薄爱斕柌辉偕仙臅r候,當?shù)厍虿辉俎D動,當春夏秋冬不再變換,當花草樹木全部凋殘,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睙o疑也是規(guī)仿之作。

上邪[1],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2],江水為竭[3]。冬雷震震[4],夏雨雪[5]。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十五從軍征

【解題】 本詩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五列入“梁鼓角橫吹曲”,題為《紫騮馬歌辭》,“十五從軍征”前多“燒火燒野田,野鴨飛上天”等八句,題下引《古今樂錄》云:“‘十五從軍征’以下是古詩?!?/p>

《詩經(jīng)·小雅·采薇》寫一戍卒四處征戰(zhàn),后終于幸而生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回鄉(xiāng)的道路曲折艱辛,心情悲欣交集,詩至此而結束,到家之后如何,不得而知。本詩寫一位士兵少小離家,老大方回,完全略去數(shù)十年出生入死的征戰(zhàn)過程,只寫他初到家時的情景:家中無人,人去屋空,家園已是一片墳場,荒地成為野兔野雞的樂園,野生植物的沃土。結構上好像正好接續(xù)《采薇》。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6]。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7]?”“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8]?!蓖脧墓犯]入,雉從梁上飛[9]。中庭生旅谷[10],井上生旅葵[11]。舂谷持作飯[12],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13],不知飴阿誰[14]。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上山采蘼蕪

【解題】 本詩寫一對離婚夫妻偶然相遇的問答。古時要求婦女具備“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婦容為包括外貌等在內(nèi)的容態(tài),婦功指紡織、刺繡、縫紉等活計。這位前夫比較了前妻和后妻的容貌以及織布的速度和品質,也即婦容與婦功,認為兩人婦容相差尚小,婦功相距則較大,后妻不及前妻?!扒勺炯仁猓g捷亦異,而愛憎取舍,一切反之?!保ㄇ鍙堢帯锻疣彆莨旁婁洝肪矶┛梢泽w會到前妻的哀怨和前夫的懊悔,但這種情緒并不激烈,與《詩經(jīng)·邶風·谷風》、《詩經(jīng)·衛(wèi)風·氓》、《孔雀東南飛》等棄婦題材的詩有別。

古詩中采摘或贈送的花草往往都有寓意。本詩中的蘼蕪,應該也有寓意。蘼蕪由于葉子與當歸相似,因此也可以指當歸。當歸雖是藥材,但有時可表達其應當歸來的字面意思。如三國時姜維效力蜀漢,魏國人讓他的母親寫信讓姜維回來,還送藥材當歸加以曉諭,姜維收到后回信:“良田百頃,不計一畝。但見遠志,無有當歸?!保ā稌x書·五行志中》)以另一味藥材名“遠志”雙關遠大的志向之意,拒絕回去。本詩中蘼蕪或即為當歸,寓含應當歸來之意,前妻“上山采蘼蕪”,是盼望前夫能回心轉意。唐代喬知之所寫出自本詩的《下山逢故夫》詩云:“妾身本薄命,輕棄城南隅。庭前厭芍藥,山上采蘼蕪。春風罥紈袖,零露濕羅襦。羞將憔悴日,提籠逢故夫?!逼渲小皡捝炙帯保桥訉扇素螂x的愁怨;“采蘼蕪”,意思與本詩相同。因為古人分別時贈送芍藥,因為芍藥又名可離;相招時贈送蘼蕪,因為蘼蕪一名當歸(見《太平御覽》卷九八九引崔豹《古今注》),都有相關的寓意。

上山采蘼蕪[15],下山逢故夫[16]。長跪問故夫[17]:“新人復何如[18]?”“新人雖言好[19],未若故人姝[20]。顏色類相似[21],手爪不相如[22]。”“新人從門入,故人從[23]?!薄靶氯斯た椏V[24],故人工織素[25]。織縑日一匹[26],織素五丈余[27]。將縑來比素[28],新人不如故。

吳冠文、談蓓芳、章培恒《玉臺新詠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飲馬長城窟行

【解題】 此詩收錄于《文選》卷二七“樂府”,為“古辭”,不署作者?!队衽_新詠》卷一亦收錄,而作者署名蔡邕,明清人所輯蔡邕文集將其收入。

《飲馬長城窟行》詩題之由來,《文選》五臣注張銑云:“長城,秦所筑,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征人路出于此而傷悲矣。言天下征役,軍戎未止,婦人思夫,故作是行?!钡嗽妰?nèi)容與飲馬長城窟并無關聯(lián),應非《飲馬長城窟行》古辭。而其中多處詞句與《古詩十九首》中詩相同或近似,如“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之于《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以及《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之于《客從遠方來》“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以及《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可能是仿擬《古詩十九首》之作。

《玉臺新詠》卷一所收署名陳琳《飲馬長城窟行》,以“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開篇,以被迫修筑長城的役卒與在家的妻子的書簡往還,述筑城勞作的艱辛與夫婦分離的苦楚。其形式與內(nèi)容更接近《飲馬長城窟行》古辭。

此詩寫女子思念在外的丈夫以及丈夫托人捎回家書。前面幾句中“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之“遠道”,“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之“夢見”,“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之“他鄉(xiāng)”,連續(xù)運用了頂真(或稱頂針)的修辭手法。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29]。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30]。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xiāng)[31]。他鄉(xiāng)各異縣,輾轉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32]。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33]?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34]。呼兒烹鯉魚[35],中有尺素書[36]。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37]。

蕭統(tǒng)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 邪(yé):語氣助詞,表感嘆。

[2] 陵:山峰、山頭。

[3] 竭:干涸、干枯。

[4] 震震:形容雷、鼓、炮等聲音宏大響亮。

[5] 雨(yù):下降、下落。

[6] 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漢代有早到十五歲就服役、晚到八十歲才退役的規(guī)定,以上二句有所夸張。

[7] 阿誰:即誰?!鞍ⅰ睘榉Q謂之前的前綴,如“阿爺”、“阿娘”、“阿兄”、“阿姨”等。

[8] 冢(zhǒng):墳墓。古時常在墳墓邊種植松樹、柏樹,故云“松柏冢累累”。

[9] 雉:野雞。西漢呂后名雉,當時為避諱而將雉改稱野雞。

[10] 中庭:庭院之中。旅:野生、未經(jīng)播種而自生。

[11] 葵:冬葵,又名冬莧(寒)菜,宋元之前最主要的蔬菜。

[12] 持作:當作。舊題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薄俺肿鳌迸c“以為”對文,意思相近。

[13] 一時:即時、立刻。

[14] 飴(yí):通“貽”,給予,送給。

[15] 蘼蕪:川芎的苗葉,有香氣,可作香料或入藥?;蛞詾榇颂庌率徶府敋w,詳參本詩“解題”。

[16] 故夫:前夫。

[17] 長跪:古人在椅、凳等坐具出現(xiàn)之前,席地而坐,兩膝據(jù)地,以臀部著腳后跟。如要表示莊嚴恭敬,則抬起臀部,挺直上身,重心因而升高,稱為“長跪”,也稱“跽”。

[18] 新人:新娶的妻子,相對先前的妻子(故人、舊人)而言,即后妻。杜甫《佳人》:“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何如:怎么樣。

[19] 好:女子外表漂亮?!赌吧仙!罚骸扒厥嫌泻门?,自名為羅敷?!?/p>

[20] 姝(shū):美麗、漂亮?!对娊?jīng)·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p>

[21] 顏色:面色、面容,引申指容貌、姿色。

[22] 手爪:手指,引申指手藝。相如:相同、類似。以上四句為前夫回答前妻之語,謂后妻雖然外表漂亮,但還是比不上前妻貌美;兩人容貌還差不多,但后妻的手藝就不如前妻了。

[23] (ɡé):側門、小門。以上二句為前妻的插話,謂后妻從正面大門迎回,而前妻從旁邊小門離開,有怨恨之意。

[24] 工:擅長、善于??V(jiān):泛黃色平紋絲織品。

[25] 素:白色平紋絲織品。

[26] 一匹:漢代布帛一匹規(guī)格為長四丈、寬二尺二寸。

[27] 以上四句謂后妻擅長織縑,每天能織一匹(即四丈);前妻善于織素,每天能織五丈多。兩人織布速度相差較多。附及《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織布“三日斷五匹”,平均每天將近七丈,已是快手,但婆婆焦母還嫌她織得慢,顯然是借此故意刁難。

[28] 縑的品質劣于素,價格低于素。

[29] 綿綿:連續(xù)不斷。后白居易《長恨歌》有“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句。

[30] 夙昔:前夜,昨夜。

[31] 覺:睡醒。以上二句謂女子思念在外的丈夫,夢里看到他在自己的身邊,醒來后發(fā)現(xiàn)他仍在他鄉(xiāng)。

[32] 以上二句謂枯桑雖然葉子已落,還能感知天風吹拂;海水雖然不易結冰,還能感知天氣寒冷。喻指自己的丈夫縱為別鶴孤鸞,也應能感知自己對他的深深思念。這兩句詩后來成為禪宗常用的話頭。

[33] 以上二句謂同鄉(xiāng)的游子回到家中,各自親熱,誰人愿意告知自己丈夫的消息?

[34] 遺(wèi):交給、送給。雙鯉魚:這里指兩塊刻成鯉魚形狀的木板,一底一蓋,中夾書信,用繩捆扎,類似于信封??坛甚庺~形狀,大約是取魚游水中、可助人傳遞信息之意。《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p>

[35] 烹鯉魚:語意承接上句“雙鯉魚”,喻指解開捆繩、打開木板。

[36] 尺素:在紙張成為書寫材料之前,古人常用約一尺長的絹帛(或木板)來寫信,稱為“尺素”(或“尺牘”),后來用以代指書信。

[37]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