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二十城
第一卷 十城雜感
十城雜感
這幾日,心緒頗不寧靜,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方言,當然,還有頗合口味的米線、小面和辣椒。
生出這樣的念頭已有一段時間,想整理一下過往這二十年曾經(jīng)待過或打擾過的城市:成都、昆明、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天津、青島、南京、重慶……尚未去過的城市可留待以后再說,對于已經(jīng)去過的這些城市,為了不忘卻的紀念,計劃用十篇文章做一個文字性的總結。
寫文章時,有幾點是我比較堅持的:第一,文字為心聲,這與“我手寫我口,我口述我心”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為了格式、形式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寫的不是自己的聲音,那不如去看電視、上網(wǎng)玩游戲。第二,不拘泥于形式,但需有根,可以用一些自己喜好的方式表達,無論長句短語,還是引經(jīng)據(jù)典、借用前人美文,甚至是在文中夾雜點詩的靈感也是可以的,關鍵是要真、要善、要美。真善美就是我所追求的寫作的根。
為了精煉且濃縮十座城市于我的感受,我分別用一個字來概括它們的特點,詳見如下:
北京——“派”:帝都、皇城;方正、圓潤;中華文明……
天津——“衛(wèi)”:含有兩個意思,一是“保衛(wèi)”“護衛(wèi)”;一是通“味”字,在北方的幾個城市中,天津美食的名頭那是杠杠的……
青島——“港”:前海沿、膠州灣、青島港……
上?!盀保簢H化,魔都,資本的溫床,滬上男女……
南京——“婉”:貴為六朝古都,但都為短命王朝;南京南京,國人永遠不能忘記曾經(jīng)的傷;南京很柔軟,也很堅強,如果非要找一個字來形容,“婉”字當之無愧……
深圳——“趕”:同天津衛(wèi)一樣,但這個“趕”有三重意思。其一是“你追我趕”之“趕”。于深圳而言,它不是在追趕,就是被追趕。其二是通“時代感”的“感”。深圳是發(fā)展最快、科技含量最高、年輕人占比最大的城市。其三是通“敢”字。敢為天下先,敢獨領風騷數(shù)十年,敢與香港、廣州石頭剪刀布,敢特立獨行奮爭先……
廣州——“緩”:早茶、下午茶,幾百年的滄海桑田,讓廣州人有資本也有權利緩。如果在眾多城市中找一個最會生活、最懂生活的,廣州首當其沖?!熬彙焙汀奥辈灰粯樱熬彙眮碜砸环N從容淡定的心態(tài),在這種“緩”中,廣州人精明的眼神讓人不敢輕慢……
成都——“府”:成都的特色很難界定,“悠”“蓉”“慢”“軟”似乎都可以從某個層面來概括它,但又過于片面,而“府”相較于其他四字,個人感覺更顯地道。天府之國、古蜀首府,有雍容華貴之氣,也適合布衣白丁駐留。成都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昆明——“慢”:準確地說,這個字有點褒獎昆明了,因為它只是做到了半個“慢”。這里的政策來得慢,發(fā)展有點慢,工作節(jié)奏慢,生活也挺慢,一年四季如春,每個周末都可郊野踏青或去跋山涉水。昆明,其實是被上帝愛上的城市……
重慶——“坡”:同成都一樣,“橋”“火”“霧”“巴”四字也都可以形容重慶。如果不是生活在這里,我可能不會用“坡”字來歸納它。只要走出房門,迎面而來的就是各種坡,或上或下、或緩或急。總之,若想在此處找到一塊天然的場地做足球場,比大海撈針還困難……
當然,這一篇文字必然無法把這十個可愛的城市歸結清楚,此為前言,權當這“十城雜感”的開篇,是以為記!
201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