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董李沅蕙 女工程師的美國故事

思源·北美 作者:姜斯憲 編


董李沅蕙 女工程師的美國故事

董李沅蕙(Annabel Lee),1922年生,祖籍廣西蒼梧??箲?zhàn)爆發(fā)后,曾就讀于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土木系,1942年從貴州平越轉入重慶九龍坡的交通大學土木系。1945年6月畢業(yè)赴美,入康奈爾大學繼續(xù)攻讀土木工程。畢業(yè)后進入Amman&Whitney公司(橋梁工程顧問公司),出任工程師。1960年代任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1980年以來,在美國衛(wèi)生工程領域獨自創(chuàng)業(yè)。2014年在美國辭世。

訪談中,董李沅蕙回憶了抗戰(zhàn)時期從貴州平越唐山工學院轉入重慶九龍坡交通大學的過程,介紹了自己作為寥寥可數(shù)的工科女生在美國的大學與職場奮斗打拼的特殊經歷。

口述:董李沅蕙

采訪:盛懿、孫萍、胡端

時間:2013年8月4日

地點:普林斯頓大學工學院辦公室

整理:郜霞、胡端

編者:胡端

九龍坡往事

1922年,我出生在廣西蒼梧縣,祖父李即興,清末秀才,出任過桂林道員,后棄官到梧州教書,晚年專營進出香港的煤油生意。父親叫李品仙,字鶴齡,曾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參加過著名的武昌首義、護法戰(zhàn)爭、護國戰(zhàn)爭。抗戰(zhàn)爆發(fā)后,父親作為桂系軍隊的一支,曾協(xié)助李宗仁、白崇禧參與徐州會戰(zhàn)。原本我在香港念書,日本人進來后,我才轉到內地上學。先是在唐山工學院就讀,當時的唐山地近華北最前線,日軍侵略甚急,學校不久就一路南遷逃難,后將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并入,最終到達貴州平越,合稱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也稱為“交大平?!?。唐山工程學院當時只有3個系搬到平越,一個土木工程,一個礦冶工程,還有一個鐵路管理。我剛進去的時候,他們問我要進哪一個系,我一看,只有3個系,就選了最了解的土木工程,而且后來也再沒有改換過別的專業(yè)。

大學時代的李沅蕙

平越是一個很小的村莊,什么都沒有,沒有醫(yī)院,沒有飯館,連大馬路都沒有。我讀了一年,覺得這里很危險,不能再讀下去,因為我萬一生病的話,都沒有人來救我,所以就離開了平越,去了重慶九龍坡的交通大學。當時的九龍坡也是鄉(xiāng)下,但是進城相對容易。至于學校的建筑,絕大部分都很簡陋,很多是用竹片作為加固材料的,因為那時打仗,鋼鐵緊缺,只能用竹木代替鋼條。學生活動場地與器材就更不用提了,所以我在那里沒什么體育運動可以參加,球也沒打過一個。盡管學習環(huán)境惡劣,但我們那一代學生還是很感謝國民政府,沒有因抗戰(zhàn)困難而中斷我們的學業(yè),反而大力供給我們在校期間的吃住與學費,把我們培養(yǎng)出來。那一代學生中很多人后來到了海外,成為著名的專家學者,應該說都是在最困難的重慶時期奠定堅實基礎的。

交通大學土木系1942年度學生名冊(左起第四列為李沅蕙)

我在交大土木系念書的時候,整個系就我一個女生,沒有男同學和我做朋友,那時的男學生都很怕羞的,不敢主動和女學生交往談話,怕被別人說是喜歡這個女孩子。不結交朋友倒也罷了,有時候男同學還喜歡捉弄我。如老師說下個禮拜要考試,他們自己知道后故意對我隱瞞消息。等到考試那天,老師拿著試卷進教室了,我大吃一驚,連忙問今天考試嗎?老師說你怎么不知道,我說沒人告訴我的,結果只能硬著頭皮闖關了。記得有幾次都是這樣,弄得我措手不及,十分狼狽。其他系的女生相對多點,可以結伴有個照應,如電機系、財務管理系,我的姐姐李沅芙當時就在財務管理系,她上學比我早,本來比我高一屆,但是后來遇到抗戰(zhàn),耽擱了一年,就跟我同屆了。她現(xiàn)在在臺北,丈夫是臺灣駐非洲好幾個國家的“大使”。至于教過我們的老師,我現(xiàn)在已經記不得名字了,只知道他們對男女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會因為你是女生就在學業(yè)成績上照顧一點,多給你幾分,都是很公正的。

抗戰(zhàn)期間董金沂應征從軍翻譯官后向交大申請發(fā)給畢業(yè)成績

在重慶九龍坡時期,我認識了我的先生董金沂。他是1940年考入交大機械工程系的,先在上海讀了一年,1942年再轉到重慶,所以我們是同一年到重慶的,他比我高一屆。其實當時我只是知道有他這么一個男生,并沒有深度交往,那時候女生跟男生一起玩要被別人講的,所以我們倆確定戀愛、結婚是到美國之后的事情。董金沂是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年畢業(yè)的,當時國民政府要求大學畢業(yè)生都要去參加中國遠征軍,奔赴滇緬戰(zhàn)場抗日。他所在的班級,男女生都去報名應征了,董金沂應征的是翻譯工作。

當時日本已占領緬甸和云南大部分地區(qū),切斷了中國與同盟國之間最后的陸上交通線,同盟國運往中國的作戰(zhàn)物資只能經喜馬拉雅山空運,中國軍隊必須訓練空軍來抗擊日本,由美方協(xié)助中方。當時中美兩國還合作修建了一條軍用戰(zhàn)略公路,由印度經緬甸至昆明,叫“中印公路”、又稱“滇緬公路”,用來粉碎日軍的陸路封鎖。董金沂進部隊后,就是做中美之間的軍事翻譯。1945年日本投降后,負責帶他的軍官要回美國了,他也被派到美國,幫助美軍訓練中國的空軍,因為中國空軍人員的英文水平都不行,尤其是機械類的專業(yè)名詞,中文都譯不出來。所以,他就負責在中國空軍人員和美軍教練間做翻譯。后來,中國空軍學成畢業(yè)回國,他就留在美國繼續(xù)深造,1951年獲伊利諾伊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先是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書,后來又去西力橋大學(Serics University)做教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