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七律·吊屈原(二首)
一
(2014年6月5日)
湛江書畫院馮兆平先生在微信上發(fā)了一幅畫作并一首《端午感懷》詩,遂次韻和作。
誰人聽汝訴衷腸?江水滔滔卷粽香。
壯志未酬三尺恨,廟堂難叛一言長
。
窮愁遙拜祖宗土,耿介回歸堯舜鄉(xiāng)
。
竹簡能書身后事
,大千世界浩茫茫
。
二
(2014年6月8日)
徐福順發(fā)來一首詩,遂次韻和作。
心有郁結誰與訴?滔滔江水詠歌賦。
自由思想屬賢人,獨立精神消媚骨。
云卷云舒向我辭,花開花落憑君睹。
難施美政問彭咸,醉醒濁清成陌路
。
七絕·祭屈原
(2014年6月6日)
昨天將《七律·吊屈原》發(fā)譚建生,他回復“后世茫?!睅讉€字,遂作詩記之。
后世茫茫未肯休,
千年遺韻教人憂。
雖然歲歲祭忠烈,
難解汩羅江水愁。
定風波·戰(zhàn)國人物系列(八首)
張儀
(2013年10月12日)
收到周振興的一首《定風波·張儀》詞,遂次韻和作。
奇策連橫舍故鄉(xiāng),恃強攻弱鑄秦邦。
一怒諸侯皆恐懼,依附,安居天下固封疆
。
誠大丈夫悲隕越,滴血,蛟龍困死淺池塘。
回首平生孤寂路,凄苦,當年何必事君王。
公孫衍
(2013年10月12日)
機變權謀異稟人,臨危合縱抗強秦。
史論春秋無義戰(zhàn),紛亂,洶洶天下漫征塵。
犀首非官驅虎豹,良造,腹中奇計換乾坤。
燦爛群星誰最亮?堪忘,曈曈旭日又新晨。
蘇秦
(2013年10月12日)
合縱門徒善外交,捭闔非是罷兵刀。
開閉陰陽皆妙計,形勢,巧舌三寸說雄豪。
遙想當年錐刺股,羞辱
,揣摩達旦細推敲
。
函谷關前思鬼谷,師傅,來生或許作漁樵。
商殃
(2013年10月12日)
千古高名論衛(wèi)鞅,徙木立信志圖強。
三道精微行霸道,求效,因時變法立綱常
。
厚賞重刑知禁止,榮恥,開通阡陌并封疆
。
身敗皆因功震主,招妒,后人眼淚訴凄涼。
鬼谷子
(2014年9月10日)
大智通天慧眼睜,洞中推演縱橫經。
三略六韜皆學問,方寸,猶精布陣與排兵。
老子為師行道德,奇特,招收徒弟育群英
。
人世紛爭無勝負,何故?民心原本戀躬耕。
孫臏
(2014年9月10日)
絕世奇才未有名,殘軀高論使臣聽。
要掌軍機先賽馬,誰傻?王侯焉敢藐雙刑
。
倜儻風流猶可贊,平淡,煙云散盡滿天星。
自古知兵非好戰(zhàn),積怨,后人莫去拜雙陵
。
龐涓
(2014年9月10日)
本與師兄執(zhí)手親,后來分道自投軍。
畢竟英豪能統(tǒng)帥,依賴,魏王帳下建功勛。
批亢搗虛擊軟肋,難備,增兵減灶信如神
。
豎子成名何所恃?非智,嫉賢才是敗亡因。
毛遂
(2014年9月10日)
三寸強于百萬師,遍觀今古再無誰。
十九門人皆碌碌,裝酷
,都期僥幸按時歸。
請?zhí)幠抑挟斪运],雄辯,鋒芒畢露似尖錐。
莫對夕陽空寂寞,求索,經綸大展報須眉。
五絕·曹植
(2014年6月21日)
劉開新在微信上發(fā)了一組照片并一首《夏思》詩,想起當年作七步詩的陳思王曹植,遂和作一首。
壯心老已至,
幸甚有陳思。
百草何豐茂,
未如七步詩。
醉太平·臥龍
(2014年1月23日)
收到周振興的一首《醉太平·無題有意》詞,遂次韻和作。
驅兵虎符,
安身草廬。
帳中夜夜殘燭,
赫然八陣圖。
吾儕不如,
伏龍世出。
酬情何慮身枯,
漫隨云卷舒。
七律·奸相(二首)
(2013年12月7日)
國戚宗親血統(tǒng)高,青衣除盡換紅袍。
雖非姓李才為相,正是欺賢便劃牢。
三品豆芻儀仗馬,一身氣正野蓬蒿
。
口中蜜語腹中劍,多少英雄膽志消。
怪道盧絢不受封,只因風度感玄宗。
金吾清道憂民憤,侍姬盈房溺妓聲
。
陋鄙發(fā)言人竊笑,弄獐賀喜客皆懵
。
生前未料他年事,大好河山頻起烽。
五律·杜甫(四首)
(2013年10月26日)
弄獐伏獵者,儀仗馬由韁
。
檢校杜工部,拾遺員外郎。
庸才充仕伍,賢品著文章。
千古留光焰,史詩越李唐。
少陵沉郁思,下筆鬼神奇
。
酒肉朱門臭,石壕老嫗啼
。
深人無淺語,亂世有哀詩。
竹影草堂外,雨凄風勁吹。
才情千古奇,豪逸俊潔姿。
失望陳時事,專心治史詩。
三別摧肺膽,三吏慟親慈。
世亂不由己,仰天空淚垂。
恨不生逢時,無門干謁路
。
廟堂塞貴族,野徑通巴蜀。
不奏小民言,豈聞大禮賦。
誰為禍世妖?奸相李林甫。
七律·魯迅
(2014年5月30日)
許保家先生通過微信發(fā)來一首《魯迅》詩,遂次韻和作。
彷徨吶喊向誰呼?
故紙堆中砌小屋。
桀紂殺人亡也忽,
禹湯罪己興還無。
當時百草園中趣,
以后三余手上書。
仗劍遍行天下路,
自新常憶一車夫。
蘭陵王·魯迅
(2014年5月31日)
譚建生發(fā)來一首《蘭陵王·訪紹興憶魯迅》詞,遂次韻和作一首。
浙江碧,遙望炊煙聳直。秋冬際、風勁草衰,更盼明年好春色。東瀛夢故土,才識、家鄉(xiāng)看客。天涯路、離母舍妻,鴻雁多情
寄書尺
。
篇篇有痕跡。最數(shù)彼狂人,無宴無席,權將仁義當零食。分幾片肥肉,半杯殘酒
,孤身攜醉宿館驛,醒時忘南北。
凄徨,是何夕?正燕子飛回,云雀開寂,銀河閃閃星環(huán)極。躊躇展翰墨,懶吹羌笛
。思潮如雨,剪不斷
、點點滴
。
七律·毛澤東(二首)
(2013年11月8日)
收到周振興的一首《七律·毛澤東百二十感祭》詩和另外一首感悟詩
,遂次韻和作。
開天辟地運籌深,一介布衣掃舊塵
。
改土歸農紅色纛,出師御寇民族魂
。
二十八畫縛雞力,兩萬五千鑄鐵軍。
言論勿須驚四座,竹帛公道在人心。
由來內訌自猜疑,盡損精華血氣虛。
國祚興衰詢太史,民心向背看邦基。
棟梁撐宇方為宙,奸宄失魂未可依。
身退硯齋閑度日,成書傳世抱區(qū)區(qū)
。
五律·胡耀邦(二首)
(2014年2月24日)
讀完許保家先生的兩部著作《讓思想沖破牢籠:胡耀邦出任中宣部長的日子》和《改革先驅胡耀邦》,賦詩兩首以回贈。
哀哉國有殤,魑魅忒瘋狂
。
十月春雷震,九州浩氣揚。
清源兼正本,擊鼓再開張。
三策英才現(xiàn),公推胡耀邦。
豪氣顯崢嶸,英雄不論功。
文章催變化,思想破牢籠。
昭雪平冤獄,撥云廓碧空。
共青城外嶺,開遍映山紅。
七律·劉杰百歲壽誕(二首)
(2014年1月25日)
原核工業(yè)部部長劉杰即將迎來百歲壽誕,昨天去深圳迎賓館竹園探望,曉娟大姐囑我做一首詩,我滿口答應。今天作了兩首,以表敬意。
劉遏民安定爾功,杰然才氣
萬年松。
期約無備奠基石,頤養(yǎng)有方隱介龍
。
壽鶴靈龜天肯賜,辰光北斗志猶雄。
致君堯舜存宏愿,賀酒醇香浸珥彤
。
期頤劉老盛德隆,身似青山白鶴松。
矢志奔波勘地質,欣然領命赴核工。
滄桑難忘當年事,晚歲尤珍七彩虹。
春色滿園開壽宴,舉杯共賀老還童。
念奴嬌·焦裕祿
(2014年3月30日)
3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在講話中吟誦了他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于1990年7月15日填寫、發(fā)表于7月16日《福州晚報》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詞,遂次韻和作。
棲身衙里,豈能識、風卷黃沙彌地?
作宰為官誰體會,百姓常思霖雨?
敢問天公,何昭后代,能把蒼生系?
春秋冬夏,聚積多少豪氣?
齊魯赤子情懷,豫東明月,操守清如洗!
昔日泡桐今似海,怎舍忠魂離去!
盛世重來,英才再現(xiàn),國運昌隆意!
慰君泉下,神州從此青碧!
鵲橋仙·致導師
(2014年5月9日)
晚上翻閱我的碩士導師王順金先生前幾天寄來他的兩本最新著作,深為先生的敬業(yè)精神與研究成果感動,遂次韻秦觀同調詞,填詞敬奉。
一雙兒女,幾枝粉筆,
歲月何曾虛度。
相期從不負園丁,
艷桃李栽培無數(shù)。
桑榆雖晚,朝霞正滿,
彩錦平鋪前路。
致知格物貫平生,
念學德、夫斯未暮。
七律·蔣心雄壽誕致禧
(2014年7月1日)
原核工業(yè)部部長蔣心雄生于1931年7月6日,今年84歲。我準備專程赴京祝賀,作詩為禮,請梁炳俊老師作了一幅《八仙祝壽圖》,并將此詩題在畫面上。
當年報國展經綸,
霹靂驚天奏凱音。
舟濟黃河陪冷月,
身臨大漠望昆侖。
千杯醇厚酬宏愿,
萬事周全費苦心。
一日清閑勝兩日,
識途老馬更精神。
七律·贈付滿倉先生
(2013年12月20日)
原中核總核電局局長付滿倉先生向我索詩,適逢冬至節(jié),遂作此詩相贈。
冬訊姍姍萬物凋,
朔風凜冽似吹簫。
陰極回暖生陽氣,
寒盡開云上碧霄。
牝牡何關千里馬,
黃驪難辨九方皋。
他年驅策揚鞭日,
不負先生贈劍韜。
七律·贈常修澤教授
(2014年5月7日)
清華大學教授常修澤為陽江核電公司中層以上干部講授《研討新階段中國經濟與改革》,遂現(xiàn)場賦詩相贈。
曾經摸石涉江河,
豈是閉門能造車。
知義勇夫除舊弊,
懷仁智士唱新歌。
古今文化開生面,
龍馬朱軒鳴玉珂。
抔土不辭東岳望,
神州萬幸可修澤。
破陣子·武警頌
(2014年1月22日)
晚上,在陽江核電基地海濱花園慰問武警大隊和邊防檢查站部分官兵,遂次韻宋代辛棄疾《破陣子》詞相贈,以表敬意。
求道十年磨劍,
安心四季扎營。
列隊耐經紅日炙,
站崗常聞海浪聲。
忠誠子弟兵。
平素集合須快,
緊急行動休驚。
核電安全無小事,
戰(zhàn)士功勛留大名。
軍民情意生。
七律·贈隱者
(2014年1月12日)
收到譚建生的一首《送歐陽博士回漢歸隱席上感賦》詩,遂次韻和作。
出世當年已計還,
歸來從不怨天寒。
幾人真是經綸手?
多數(shù)淪為奏事官。
且把劍韜酬鐵膽,
常臨深谷訪幽蘭。
涉園長日以成趣,
悟道終須自性禪。
五律·贈思隱者
(2014年1月15日)
收到周振興的一首《癸巳即送》詩,遂次韻和作。
坐馳隨夢去,
虛室可生白。
荀子蘭陵酒,
包公紫硯臺。
荷鋤歸夜月,
握瑜在衣懷。
欲上青云頂,
心門須洞開。
- 馮兆平原詩:“九歌當哭斷詩腸,千載長嗟一瓣香。芳芷情牽家國恨,郢都回望楚天長。秦王功罪埋塵土,儒子魂歸還故鄉(xiāng)?;厥资陚?,青山碧水兩蒼茫?!?/li>
- (唐)韓偓,《天鑒》詩:“神依正道終潛衛(wèi),天鑒衷腸竟不違?!?/li>
- (唐)李頻,《春日思歸》詩:“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xiāng)空隔萬重山?!?/li>
- 《楚辭·九嘆·逢紛》:“始結言于廟堂兮,信中涂(途)而叛之?!?/li>
- 《古文觀止》評《史記·屈原列傳》:“史公作屈原傳,其文便似《離騷》,婉雅凄愴,使人讀之,不禁唏噓欲絕。要之,窮愁著書,史公與屈子實有同心,宜其憂思唱嘆,低回不置云?!保鳎┖鷳?,《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太史于戰(zhàn)國,于說取韓非,于文取屈原,皆深嗟極慕。要以二子窮愁郁抑,觸諱殺身,與己意相發(fā),故沾沾焉。”
- 《楚辭·離騷》:“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薄冻o·九辯》:“獨耿介而不隨兮,愿慕先圣之遺教?!?/li>
- (清)陳夢雷,《作書友人投筆志恨》詩(之一):“是非留竹簡,方寸付蒼天。”
- (唐)元稹,《遣悲懷三首》詩(其二):“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li>
- (明)徐禎卿,《剪勝野聞》:“太祖(朱元璋)嘗游一廢寺,戈戟外衛(wèi)而內無一僧,壁間畫一布袋僧,墨痕猶新,傍題一偈云:‘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又何妨?’蓋帝政尚嚴猛,故以此諷之。急命武士索其人,不獲。”
- 徐福順原詩:“賢諫美政向誰訴,王貴難懂九歌賦。香草美人修楚辭,愛戀故土風騷骨。流亡百問何亡楚,劍仗長河獨無路。行正屈志留后睹,魂存汩羅孤芳殊?!?/li>
- 《楚辭·遠游》:“遭沉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
- 陳寅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宋)洪應明,《菜根譚·閑適》:“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li>
- 《楚辭·離騷》:“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li>
- 《楚辭·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烊ィ粡团c言。”
- (唐)令狐楚,《少年行四首》詩(其四):“當年稱意須為樂,不到天明未肯休。”(清)康熙,《題〈吳偉業(yè)集〉》:“梅村一卷足風流,往復搜尋未肯休?!保ㄇ澹┠呷始都耐狻吩姡ㄆ涠骸盀t瀟又值空階雨,滴碎窗西未肯休?!?/li>
- (晉)陸機,《文賦》:“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保ㄋ危顑|,《君可思賦》:“感騷人之遺韻,聊抒意于斯文?!保ㄇ澹╁X泳,《履園叢話·譚詩·以人存詩》:“漁洋遺韻繼者少,百有余歲空悠悠。”
- (唐)杜甫,《北征》詩:“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保鳎┫耐甏荆读Аず罴{言》詩:“忠烈簡邁姿,淡然青云志?!?/li>
- 周振興原詞:“亂世紛紜在異鄉(xiāng),寒衣一介定國邦。大略堪當千軍力,飛揚,笑談犀論取城疆。立業(yè)千秋誰能越,昨已,即如花謝落橫塘。終了歸于來時路,沽酒,茅屋還他醉悠長?!?/li>
- (秦)李斯,《諫逐客疏》:“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始張儀西并巴蜀之地,北開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張子而以賢先王?!?/li>
- 《孟子·滕文公下》:“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li>
- 《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li>
- 《左傳·僖公九年》:“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薄杜f唐書·郭子儀傳》:“臣雖隕越,死無所恨。”(清)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用敢竭盡其愚,惟皇上采擇焉,不勝冒昧隕越之至。”朱德,《和郭沫若同志》:“北國翻新看后勁,東鄰隕越可先聞?!?/li>
- 《孟子·盡心下》:“春秋無義戰(zhàn)。彼善于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 犀首,戰(zhàn)國縱橫家公孫衍的號。大良造,又稱大上造,是秦孝公時期秦國國內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秦惠文王之后成為爵名,位列二十等軍功爵制第十六位。商鞅死后,公孫衍被秦惠文王任命為大良造,率軍打敗了魏國,奪得了河西之地,從而打通了秦國進軍中原的道路。
- 《鬼谷子·捭闔》:“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物縱橫……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舊唐書·張濬傳》:“學鬼谷縱橫之術,欲以捭闔取貴仕?!保鳎├顤|陽,《合縱連衡論》:“捭闔張弛,惟其所命,其為變也不已極乎!”(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二六九):“美人捭闔計頻仍,我佩《陰符》亦可憑?!?/li>
- 《漢書·藝文志》:“形勢者,靁動風舉,后發(fā)而先至,離合背鄉(xiāng),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保ㄋ危┨K軾,《司馬溫公神道碑》:“上命諸將按兵不戰(zhàn),示以形勢?!?/li>
- 《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li>
- 《戰(zhàn)國策·秦策一》:“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li>
- 《戰(zhàn)國策·秦策一》:“乃夜發(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谀?,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
- 《史記·商君列傳》:“孝公既用衛(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幸蝗酸阒?,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li>
- 三道,指帝道、王道和霸道?!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拔嵴f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嵴f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li>
- 《商君書·更法篇》:“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薄俄n非子·和氏》:“商君教秦孝公以連什伍,設告坐之過,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禁游宦之民而顯耕戰(zhàn)之士?!?/li>
- 《史記·商君列傳》:“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谑曳怯熊姽φ?,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li>
- 《史記·商君列傳》:“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li>
- 《史記·商君列傳》:“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資治通鑒·卷二·顯王三十一年》:“初,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嘗臨渭論囚,渭水盡赤。為相十年,人多怨之?!?/li>
- 《東周列國志》:“(鬼谷子)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那幾家學問:一曰數(shù)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yǎng)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
- 據(jù)傳說,《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鬼谷子的師傅。
- 據(jù)傳說,鬼谷子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毛遂、尉繚子;道教太極派傳人:楊鈞淇。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li>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田)忌數(shù)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于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锛尚湃恢?,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锐Y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于是忌進孫子于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li>
- “雙刑”指臏刑和黥刑,就是砍去雙足并在臉上刺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li>
- 在戰(zhàn)爭觀方面,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zhàn)爭,強調戰(zhàn)爭是國家政治生活中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只有以強有力的武力作為保障,才能夠使國家安定、富強。同時,他反對窮兵黷武,指出作戰(zhàn)勝利能夠挽救瀕臨滅亡的國家,但戰(zhàn)敗也同樣會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戰(zhàn)必然會滅亡,因此必須慎重地對待戰(zhàn)爭,不可不用也不可濫用。
- “雙陵”指桂陵和馬陵。孫臏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zhàn)和馬陵之戰(zhàn)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yè)。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li>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罷于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jù)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锛蓮闹?,魏果去邯鄲,與齊戰(zhàn)于桂陵,大破梁軍。”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藯壠洳杰姡c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li>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于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fā)’。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fā),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li>
- 《史記·平原君虞列傳》:“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shù),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li>
- 《史記·平原君虞列傳》:“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檬湃耍酂o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毂戎脸?,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熳笫殖直P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li>
- “酷”,英文cool的漢語音譯。初期指一種冷酷而個性的行為或態(tài)度,后來泛指可贊美的一切人和物?!把b酷”,是對那些把“酷”只理解為是一種外在的包裝,而內在氣質和形象表現(xiàn)明顯失諧的譏諷式的批評。
- 《史記·平原君虞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J顾煸椋ㄔ纾┑锰幠抑?,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li>
- 劉開新原詩:“今天夏至,因雨不熱。信馬由韁走了走,發(fā)現(xiàn)大自然仍色彩斑斕,萬物蓬勃。如此美好,人屆中年的我們還有何惆悵。人生方夏至,何必起秋思?;ú菀廊幻?,步步可成詩。”
- (三國)曹操,《龜雖壽》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三國志·魏志·曹植傳》:“其年冬,詔諸王朝六年正月。其二月,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焙笕朔Q曹植為陳王或陳思王?!赌鲜贰ぶx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保ㄇ澹┩跏康?,《帶經堂詩話》:“漢魏以來,二千余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保ㄇ澹┒£蹋蛾愃纪踉娾n原序》:“詩自三百篇十九首以來,漢以后正軌顓門,首推子建。洵詩人之冠冕,樂府之津源也。其所見甚大,不僅以詩人目之,即以詩論,根乎學問,本乎性情,為建安七子之冠。后人不易學,抑亦不能學也?!保ㄇ澹S節(jié),《曹子建詩注》:“陳王該國風之變,發(fā)樂府之奇,驅屈宋之辭,析楊馬之賦而為詩,六代以前,莫大乎陳王矣。”
- 曹操,《觀滄?!吩姡骸皹淠緟采?,百草豐茂?!?/li>
- 曹植被其兄曹丕逼迫作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周振興原詞:“新桃舊符,寒梅草廬。秀廊獨點紅燭,照臨家畫圖。嬌君靜如,娟華澹出。韶年休問榮枯,只云揚雨舒。”
- 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fā)軍隊的信物。銅制、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朝中,左符在將領之手。
- 《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云?!保ㄌ疲┒鸥?,《八陣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li>
- 《文選·三國名臣序贊》:“才為世出,世亦須才。”《文選·與陳伯之書》:“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保ㄇ澹﹨莻I(yè),《觀王石谷山水圖歌》詩:“羨君人材為世出,盛年絕藝須難得?!?/li>
- 諸葛亮,《后出師表》:“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li>
- (宋)洪應明,《菜根譚》:“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li>
- 李林甫,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曾孫,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奸相之一。李林甫居相位十九年,專權自恣,杜絕言路,一個個有才能的正直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鉆營拍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這個時期,唐朝的政治從興旺轉向衰敗,“開元之治”的繁榮景象消失,接著出現(xiàn)的就是“安史之亂”。
- 《新唐書·李林甫傳》:“時帝詔天下士有一藝者得詣闕就選,林甫恐士對詔或斥己,即建言:‘士皆草茅,未知禁忌,徒以狂言亂圣聽,請悉委尚書省長官試問?!褂分胸┍O(jiān)總,而無一中程者。林甫因賀上,以為野無留才。”
- 《新唐書·李林甫傳》:“補闕杜琎再上書言政事,斥為下邽令。因以語動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后雖欲不鳴,得乎?’由是諫爭路絕?!?/li>
- (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新唐書·李林甫傳》:“性陰密,忍誅殺,不見喜怒。面柔令,初若可親,既崖阱深阻,卒不可得也?!薄顿Y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li>
- 《新唐書·李林甫傳》:“帝嘗大陳樂勤政樓,既罷,兵部侍郎盧絢按轡絕道去,帝愛其愬藉,稱美之。明日林甫召絢子曰:‘尊府素望,上欲任以交、廣,若憚行,且當請老?!k懼,從之。因出為華州刺史,俄授太子員外詹事,絢繇是廢?!?/li>
- 《新唐書·李林甫傳》:“林甫自見結怨者眾,憂刺客竊發(fā),其出入,廣騶騎,先驅百步,傳呼何衛(wèi),金吾為清道,公卿辟易趨走?!?/li>
- 《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晚年溺于聲妓,姬侍盈房。”《新唐書·李林甫傳》:“車馬衣服侈靡,尤好聲伎。侍姬盈房,男女五十人。”
- 《新唐書·李林甫傳》:“林甫無學術,發(fā)言陋鄙,聞者竊笑?!?/li>
- 《舊唐書·李林甫傳》:“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誕子,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獐之慶?!鸵曋诳??!?/li>
-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薄杜f唐書·李林甫傳》:“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誕子,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獐之慶。’客視之掩口。”李林甫引薦的戶部侍郎蕭炅也是個白字先生,《舊唐書·嚴挺之傳》:“客次有《禮記》,蕭炅讀之曰:‘蒸嘗伏獵。’炅早從官,無學術,不識‘伏臘’之意,誤讀之。挺之戲問,炅對如初。挺之白九齡曰:‘省中豈有伏獵侍郎?’”
- 《舊唐書·李林甫傳》:“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li>
- 杜甫曾經擔任過左拾遺和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職。
- (唐)韓愈,《調張籍》詩:“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 (晉)陸機,《思歸賦》:“伊我思之沉郁,愴感物而增深?!保〞x)鐘嶸,《詩品序》:“體沉郁之幽思,文麗日月,賞究天人?!保ㄌ疲┒鸥?,《進雕賦表》:“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li>
- 杜甫,《奉贈韋左丈二十二韻》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li>
-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li>
- 杜甫,《石壕吏》詩:“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li>
- (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其筆力之豪勁,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無淺語?!?/li>
- (宋)秦觀,《論韓愈》:“于是杜子美者,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tài),而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眾家之長,杜氏亦不能獨至于斯也?!?/li>
- (唐)孟棨,《本事詩·高逸》:“杜甫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宋)宋祁,《新唐書·杜甫傳》:“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號‘詩史’。”
- 杜甫的著名詩篇包括“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和“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
- 《詩經·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保h)焦贛,《易林·中孚之渙》:“生不逢時,困且多憂,年衰老極,中心悲愁。”《新唐書·魏元忠傳》:“昔漢文帝不知魏尚賢而囚之,知李廣才而不用,乃嘆其生不逢時。”
-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干謁?!?/li>
- 杜甫,《上兜率寺》詩:“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li>
- 《舊唐書·杜甫傳》:“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li>
- 《舊唐書·李林甫傳》:“時帝詔天下士有一藝者得詣闕就選,林甫恐士對詔或斥己,即建言:‘士皆草茅,未知禁忌,徒以狂言亂圣聽,請悉委尚書省長官試問?!褂分胸┍O(jiān)總,而無一中程者。林甫因賀上,以為野無留才?!?/li>
- 許保家原詩:“救救孩子一聲呼,刀筆無情戰(zhàn)鐵屋。祥林乙己聲聲淚,潤土阿Q何處無。橫眉冷對千夫指,為有大愛方著書。上下求索漫漫路,鐘銘萬世真丈夫。”
- 《彷徨》與《吶喊》都是魯迅先生的名作。
- 魯迅,《寫在〈墳〉后面》:“別人我不論,若是自己,則曾經看過許多舊書,是的確的,為了教書,至今也還在看。因此耳濡目染,影響到所做的白話上,常常不免露出它的字句,體格來?!?/li>
- 《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保ń穑┩跞籼?,《君事實辨》:“何高祖惟知殺人,而曾不罪己也。”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名篇。
- 《三國志·魏志·董遇傳》:“(董)遇,字季直,性質衲,而好學……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云:‘必當先讀百遍?!裕骸x書百遍,而意自見?!瘡膶W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騿枴唷?。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墒侵T生稍從遇學?!?/li>
- 魯迅,《一件小事》:“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注:人力車夫)滿身灰塵的后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于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事到了現(xiàn)在,還是時時記起。我因此也時時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li>
- 譚建生原詞:“柳絲碧,烏逢輕搖河直。三味堂、百草盛衰,吶喊野火壯行色。橋外望故園,誰識、咸亨過客。江南路、孺子慈母,兩地書透情千尺。閑尋閏土跡。又聞祥嫂怨,燈暗殘席,阿Q香豆當寒食。聽夢如風飛,半船黃酒。湘靈歌衰便數(shù)驛,橫眉懸天北。彷徨,朝花夕。別夢依稀回,狗語沉寂。薔薇無花春無極。小樓住春秋,華蓋弄笛。野草寄語,待秋夜,淚暗滴?!?/li>
- 魯迅,《〈吶喊〉自序》:“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濒斞冈谄湓S多作品中,都有對看客的描寫,如《藥》中的華老栓、華小栓和五爺,《祝?!分械南榱稚┑墓椭骱秃舆呄匆碌呐藗?,《孔乙己》中的酒店老板、長工和“我”,《阿Q正傳》中的長工、阿三、老爺家管家、路人和刑場圍觀者。
- (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保ㄌ疲├钌屉[,《離思》詩:“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li>
- (宋)劉克莊,《沁園春·寄竹溪》詞:“書尺里,但平安二字,多少深長?!?/li>
- 魯迅的《狂人日記》,是我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 (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早秋吳體次韻》詩:“安得瑤池飲殘酒,半醉騎下垂天鵬。”(宋)陸游,《秋衣歌》:“架上故裘破見肘,床頭殘酒傾到腳。”
- (漢)張衡,《西京賦》:“譬如星之環(huán)極,叛赫戲以輝煌。”
- (唐)王昌齡,《從軍行》詩(之一):“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唐)韋莊,《汧陽間》詩:“牧童何處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聲?!?/li>
- (南唐)李煜,《相見歡》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清)納蘭容若,《臨江仙》詞:“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li>
- 周振興原詩:“躍入江西嶺障深,湘龍攪宙效吳陳。爭鋒祭起西夷纛,較鉞還須霸主魂。暗借東瀛魑魅力,權棲陜北壯雄軍。摧枯猇取江山座,拉朽方明帝紂心。”
- 周振興原詩:“才過鬼神自無疑,筑成王業(yè)亦不虛。顛覆千年文明史,摧毀老祖華夏基。借名揮棒澄宇宙,萬萬人民信何依?如今道德淪喪日,源在黑白難分區(qū)?!?/li>
- (三國)徐整,《三五歷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泵珴蓶|,《唯心歷史觀的破產》(1949年9月16日):“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 毛澤東,《二十八畫生征友啟事》:“二十八畫生者,長沙布衣學子也。但有能耐艱苦勞頓,不惜己身而為國家者,修遠求索,上下而欲覓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嚶鳴以求友,敢步將伯之呼。”
- 毛澤東于1927年領導發(fā)動秋收起義后,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在江西蘇區(qū)根據(jù)地打土豪、分田地,實行土地改革。
-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堅持抗擊日本侵略者。
-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如鐵流滾滾,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
-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當時,關于1958年的種種問題,我同田家英談得最多。他還講過這樣一副有針對性的對聯(lián):隱身免留千載笑,成書還待十年閑。我們都認為,毛澤東不如總結中國革命經驗,專門從事理論著述為好?!?/li>
-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li>
- 于右任,《望故鄉(xiāng)》詩:“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 《文選·張衡〈東京賦〉》:“捎魑魅,斮獝狂。”
- 1976年10月6日,以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斷然措施逮捕了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至此結束。全國億萬軍民隨即舉行盛大的集會游行,熱烈慶祝粉碎“四人幫”的歷史性勝利。
- 粉碎“四人幫”以后,葉劍英派人征求胡耀邦關于治國的方略,胡耀邦提出“停止批鄧,人心大順;冤獄一理,人心大喜;生產狠狠抓,人心樂開花”。胡耀邦的這個治國“三策”,被人稱為“新隆中對”。
-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黨校的內部刊物《理論動態(tài)》第60期,刊登了胡耀邦審定的由南京大學教授胡福明等人撰寫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的發(fā)表,在全國引起強烈的反響,由此引發(fā)了一場大討論,進而引發(fā)了一場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運動。
- 1977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胡耀邦,堅定地沖破“兩個凡是”的束縛,開創(chuàng)了在全國范圍內落實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的新局面。
- 共青城位于江西北部、鄱陽湖之濱,其前身是1955年上海青年志愿者創(chuàng)建的共青社。共青城名是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于1984年12月第二次來到共青城時命名和題寫的。胡耀邦逝世后按其遺愿安葬于此。
- 《詩經·周頌·武》:“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li>
- (明)方孝孺,《希董堂記》:“今茅侯以盛年逢盛時,志意偉然,才氣杰然,焉知其位不過于董子哉?”
- 劉杰是我國地質事業(yè)和核事業(yè)的奠基者之一。
- 《三國演義》(第21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li>
- (宋)項安世,《任詠道生日》詩:“鰥魚渴鳳塵緣凈,壽鶴靈龜內景遲。好把文章收富貴,卻將功行享耆頤。”
-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li>
- 指毛筆?!扮?,執(zhí)也;彤,赤管筆也。”
- 《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li>
- 習近平原詞:“中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是時霽月如銀,文思縈系……?;觑w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li>
- (宋)范仲淹,《和太傅鄧公歸游武當寄》詩:“此日神仙丁令鶴,幾年霖雨武侯龍?!保ㄇ澹┩蹴w,《淞濱瑣話·金玉蟾》:“況今當國家求才孔亟之時,何不出而霖雨蒼生以一展其抱負哉?!绷鴣喿?,《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guī)r呈毛主席》詩:“霖雨蒼生新建國,云雷青史舊同舟?!?/li>
- (宋)范祖禹,《答孫莘老病中寄謝諸同舍》詩:“蒼生系正人,丹扆渴高議?!?/li>
-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柳亞子,《送太一入粵》詩:“豪氣吞云夢,神交歷歲年。”
- (宋)楊時,《過吳江》詩:“山浮晚照清如洗,風遠飛帆細欲無?!保ㄋ危┣鹂?,《送舶司李郎中》詩:“行李清如洗,名應達陛楓?!?/li>
- (宋)惠洪,《次韻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詩:“廬山自高寒,青碧開晴天?!?/li>
- (宋)秦觀,《鵲橋仙》詞:“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li>
- 老師是大學教授,師母是中學老師,他們育有一兒一女,如今都事業(yè)有成。
- (唐)元稹,《酬樂天三月三日見寄》詩:“獨倚破簾閑悵望,可憐虛度好春朝?!保ㄔ╆P漢卿,《金線池》(第三折):“虛度了麗日和風,枉誤了良辰美景?!?/li>
- (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li>
- 《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呂氏春秋》:“夫自念斯,學德未暮。”
- (清)邵銞,《謁虞丞相墓》詩:“宋室如公有幾人,乾坤再造展經綸?!?/li>
- 蔣部長作為504廠的首任車間主任,如期生產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核材料。
- 504廠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的黃河邊上,西面便是茫茫戈壁灘;核試驗場的宏觀地理位置在昆侖山下。
- 蔣部長年輕時在黑龍江工作多年,在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中形成了喝酒的習慣。
- 蔣部長曾親口告訴我,他為了思考解決秦山和大亞灣兩座核電站建設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曾經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
- (清)鄭板橋,《六十自壽》:“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余錢,甕有余釀,釜有余糧,取數(shù)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li>
- (清)錢謙益,《夜過磨盤嶺》詩:“攫食饑烏心未飽,識途老馬足堪捫?!保ㄇ澹S遵憲,《題樵野丈運甓齋話別圖》詩:“謂我識途馬,召我來咨諏?!保ㄇ澹┝謩t徐,《送筠賜環(huán)東歸》詩:“漫道識途仍驥伏,都從遵渚羨鴻飛?!?/li>
- 《二十四節(jié)氣集解》:“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li>
- 《列子》載:秦穆公讓伯樂推薦后代中可相馬的人,伯樂推薦了九方皋。于是,穆公讓九方皋求馬。三個月后,九方皋回來了,說得到了千里馬,是一匹黃色的母馬(牝)。穆公派人查看,是一匹黑色(驪)的公馬(牡)。秦穆不高興,責問伯樂,你推薦的這個人,連馬的顏色和公母也分不清,怎么能辨別出好馬呢?伯樂說:“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焙髞眈R送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駿馬。
- 《說文》:“韜,劍衣也。”
- 1980年12月,陳云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話:“我們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穩(wěn)。……隨時總結經驗,也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陳云文選》第3卷,第279頁。)
- (清)嚴復,《救亡決論》:“自以為閉門造車,出而合轍,而門外之轍與其所造之車,果相合否?”
- (唐)李世民,《贈蕭瑀》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li>
- (唐)杜甫,《丹青引》詩:“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宋)陸游,《溪上雜言》詩:“古人誰謂不可見,黃卷猶能覩生面。”
- (南朝)江淹,《別賦》:“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保〞x)張華,《輕薄篇》詩:“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li>
- (秦)李斯,《諫逐客疏》:“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li>
- 辛棄疾原詞:“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li>
- 譚建生原詩:“菽水供親休捧徼,欲言無語寸心寒。多生修得持籌手,此世難為度支官。樽前說劍嘆肝膽,砌下看花贊菊蘭。疏縛散金還苦趣,爭如皈佛自安禪?!?/li>
- 《三國演義》(第38回):“次日,諸葛均回,孔明囑付曰:‘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笕擞性妵@曰:‘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五丈原?!?/li>
- (宋)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詞:“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li>
- 佛教術語,九種大禪之一,“觀心之自性,一切諸法莫非由心,心攝一切,如如意珠?;蛭ㄗ≈?,攝心不散;或唯住觀,分別照了;或止觀雙修,定慧均等”。此禪法觀心之自性,不由外得,乃本有之定,故稱自性禪。
- 周振興原詩:“羨友人之自由而痛己羈之苦焉。我欲乘風去,同游共太白。傾觴歌美酒,酣醉臥高臺。銀漢出云月,長風入夢懷。崇山何盡頂,樓外地天開?!?/li>
- 《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li>
- 戰(zhàn)國末期荀子曾經兩次出任蘭陵令,終老于斯。(唐)李白,《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li>
- 《宋史·包拯傳》:“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shù),歲滿不持一硯歸。”
- (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li>
- 《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薄冻o·離騷》:“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 《宋史·太祖本紀》:“一日,罷朝,坐便殿,不樂者久之。左右請其故。曰:‘爾謂為天子容易耶?早作乘快誤決一事,故不樂耳?!昃┬聦m成,御正殿坐,令洞開諸門,謂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