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天下大亂,有他一杯羹

劉邦發(fā)跡史 作者:易水寒 著


那些亂世英雄們

公元前207年,楚懷王看到項梁軍已被打敗,害怕了,就把都城從盱眙遷到彭城,把呂臣、項羽的軍隊合在一起由他親自率領(lǐng)。任命劉邦為碭郡太守,封為武安侯,統(tǒng)率碭郡的部隊。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稱魯公。呂臣擔任司徒,他的父親呂青擔任令尹。

前文說過,趙國幾次請求援救,懷王就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向北進兵救趙;命令沛公向西攻取土地,進軍關(guān)中。并和諸將相約,誰先進入函谷關(guān)平定關(guān)中,就讓誰在關(guān)中做王。

這時候,秦軍強大,常常乘著勝利的威勢追擊敗逃之敵,諸將中沒有人認為先入關(guān)是有利的事。只有項羽恨秦軍打敗了項梁的軍隊,很激憤,愿意和沛公一起西進入關(guān)。

懷王手下的老將們都說:“項羽這個人敏捷勇猛,卻又奸猾傷人。

項羽曾經(jīng)攻下襄城,那里的軍民沒有一個活下來,都被他活埋了。凡是他經(jīng)過的地方,沒有不被毀滅的。再說,多次進攻,先前陳王、項梁都被打敗了,不如改派忠厚老實的人,實行仁義,率軍西進,向秦地的父老兄弟講明道理。秦地父老兄弟因為他們的君主暴虐而受苦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如果真的能有位忠厚老實的人前去,不欺壓百姓,才會使秦地降服。項羽只是敏捷勇猛,不能派他去。現(xiàn)在只有沛公一向忠厚老實,可以派他去?!?/p>

懷王最終沒有答應項羽,而派了劉邦率領(lǐng)大軍向西去奪取土地,一路收集陳勝、項梁的散兵。沛公取道碭縣到達成陽,與杠里的秦軍對壘相持,結(jié)果擊敗了秦軍的兩支部隊。楚軍又出兵攻擊秦將王離,把王離打得大敗。

劉邦率兵西進,在昌邑與彭越相遇。

彭越是昌邑人,原來常在巨野湖澤中打魚,伙同一幫人做強盜,有點類似梁山泊上的人物。

陳勝、項梁揭竿而起,有的年輕人就對彭越說:“大哥,很多豪杰都樹起旗號反了;憑您的能耐,自然不比他們差,咱們也效仿他們那樣干吧!”

彭越卻異常冷靜:“現(xiàn)在兩條龍剛剛斗起來,還是再等等吧!”

過了一年多,澤中年輕人聚集了一百多,前去追隨彭越,請他做首領(lǐng)。彭越起先還拒絕,并且嚴正聲明:我不愿跟你們一塊兒干。可還是經(jīng)不住這些人的請求,最終答應了,跟他們約好第二天太陽出來時集合,遲到的就殺頭。

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遲到的就有十幾個,更有甚者,直到中午才來。

當時,彭越很抱歉地說:“我老了,你們執(zhí)意要我當首領(lǐng),我推辭不得?,F(xiàn)在,約定好的時間卻有這么多人遲到,不能都殺頭;只殺最后來的一個人?!庇谑蔷兔顖?zhí)掌處罰的人將最后一位遲到者殺掉。

大家都嘻嘻哈哈笑著,何必這樣呢,今后不敢再遲到就是了。然而,彭越卻不為所動,直接將最后到的那個人殺了。然后設(shè)置土壇,用人頭祭奠,號令所屬眾人。眾人都大為震驚,沒有誰敢抬頭看他。

彭越由此樹立了威信,開始領(lǐng)著大家四處奪取土地,收集諸侯逃散的士兵,積少成多,隊伍的實力迅速壯大起來。

昔日劉邦從碭北進擊昌邑時,彭越曾率隊相助。昌邑沒攻下,劉邦帶兵西進,彭越也率領(lǐng)他的部隊留在巨野澤中。等到項羽入關(guān)中封立諸侯,卻對彭越視而不見。當時彭越部隊因收編魏國的散兵游勇,也已發(fā)展到一萬多人,可一直沒編入正規(guī)軍。

等到齊王田榮反楚的時候,彭越大顯身手,打敗了楚軍。后來劉邦挾魏王豹等五路諸侯共同攻楚,彭越就率三萬多人在外黃歸附了他。彭越在攻下魏地十多個城邑后,急于想立魏國的后代;而魏豹是前任魏王魏咎的堂弟,是真正的魏國后代,劉邦便任命彭越為魏國相國,專掌兵權(quán),平定梁地。

這個人很猛

高陽這里有個儒生姓酈名食其,少有壯志,喜讀書,家貧落泊,無以為衣食業(yè)。嗜酒,后來只好充當看管門戶的監(jiān)門吏??h中官府和賢豪,都不敢任用,皆稱之為“狂生”。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打起“伐無道,除暴秦”的旗幟,于是天下群雄起而響應。

當時項梁起兵會稽,劉邦起兵于沛,起義風暴席卷全國。陳勝、項梁等起義軍路過高陽,酈生都瞧不起他們,認為那些都不過是些鼠目寸光之輩,唯獨沛公劉邦,“這個人啊,還是有大志向的,這次,我是真的愿意跟隨他一起了!”于是,他來向劉邦毛遂自薦了。

有一天,劉邦正坐在床上,有兩個女人為他洗腳。忽報鄉(xiāng)里有位儒生求見,此人年已六十有余,身高八尺,人都稱他為“狂生”,自稱“非狂”。

劉邦一向輕視儒生,過去見到儒生,常以儒生帽子當尿盆,以侮辱儒生。今天忽聽有儒生求見,心里很不爽,叫人謝絕接見,并說:“我以天下大事為重,沒有時間接見讀書人。”

在外等候已久的酈食其聽罷,怒目圓睜,用手按住劍怒斥使者:“去,告訴沛公!我乃高陽酒徒,不是讀書人!”

使者慌忙去報告,劉邦一聽自稱高陽酒徒,倒想見見這酒徒的能耐了,他連腳都沒擦,拿起一個長矛,杵在地上站立說:“請他進來!”

酈食其入內(nèi),見沛公長揖不拜曰:“你不是想要誅暴秦嗎,為什么還這樣傲慢對待長者?你是想助秦攻諸侯呢?還是率領(lǐng)諸侯破秦呢?”

此時,劉邦不知所措,忙請食其上坐,謝罪說:“過去聽人說過先生,今天見面才知先生的來意!”并問其計。

這位高陽酒徒曰:“閣下您不過是糾集了一些烏合之眾,在戰(zhàn)亂之中所收的散兵游勇,連萬人都不到,想這個樣子就來入秦,無異于深入虎口。還不如在陳留這個地方,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達,況且城中儲備的糧食還是很充足的。我認識陳留的縣令,現(xiàn)在我可以去勸降他,如果他不聽我的,您就可以強攻城池了,我作為內(nèi)應和您里應外合,這樣,成功是必然的?!?/p>

于是,劉邦接受酈食其的建議,決定先攻占陳地,并派遣酈食其為內(nèi)應。酈食其來到縣城,見陳留縣令,陳述秦之將亡的道理,希望他能投降劉邦。但縣令懼怕秦法的苛重,不敢貿(mào)然從事,予以謝絕。

酈食其就在當日夜半殺死縣令,并將縣令人頭窬城而下,報之于沛公。劉邦見大事已成,引兵攻打縣城,叫人用竹竿挑著縣令人頭,大聲疾呼:“你們趕快投降,你們的縣令已被砍頭了!如若不然的話,也是同樣后果!”

城上守軍見縣令已死,無意再守,遂開城投降。劉邦進城后,糧庫里面的存糧夠吃三個月,投降過來的兵力有好幾萬,于是便一鼓作氣攻下了秦地,這些都是高陽酒徒的功勞。

劉邦過去一向瞧不起知識分子,但自從接見這個高陽酒徒后,才深知欲成其大事,沒有知識分子為他出謀劃策是難以成功的。

從此以后,劉邦不僅封酈食其為廣野君,并且重用其弟酈商為將,率兵數(shù)千人,跟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

酒徒竟然成為劉邦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重要謀士之一。后來他為劉邦游說四方,瓦解諸侯,也樹立不少功勛。酈食其死后,當劉邦稱帝評獎列侯功臣時,封酈食其之子酈疥為高梁侯,以示不忘前功。劉邦封酈食其為廣野君之后,任命他的弟弟酈商為將軍,統(tǒng)率陳留的軍隊,與劉邦一起攻打開封,沒有攻下。繼續(xù)向西,與秦將楊熊在白馬打了一仗,又在曲遇東面打了一仗,大破秦軍。楊熊逃到滎陽去了,秦二世派使者將他斬首示眾。沛公又向南攻打潁陽,攻占潁陽之后,又通過張良的關(guān)系,占領(lǐng)了韓國的轘轅險道。

公元前206年,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以后,帶領(lǐng)四十萬大軍,統(tǒng)率天下的諸侯浩浩蕩蕩向西進發(fā)。他為什么向西走呢?因為秦國的國都是在現(xiàn)在陜西的咸陽,所以他要進入關(guān)中到達咸陽,才算把秦國滅掉了。而且此前,項羽和劉邦在楚懷王的主持下有一個約定,誰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誰就可以做關(guān)中王,此時的項羽浴血奮戰(zhàn),剛剛消滅秦軍的主力,準備一鼓作氣打進咸陽,而進入咸陽又必須經(jīng)過函谷關(guān)。

函谷關(guān)是咸陽的一個重要關(guān)口,素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說法,而且一定會有重兵把守,那么項羽能打下咸陽嗎?有什么事情在等待著他呢?

關(guān)中稱王

項羽的童年時代,楚國已日漸衰亡,而秦國日益強盛并逐步統(tǒng)治全國。家與國的苦難,帶給項羽的是對秦國統(tǒng)治者的深深仇恨。他仿佛生來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推翻秦朝。在《項羽本紀》中,“苦秦”、“亡秦”等詞反復出現(xiàn),當宋義坐兵不救趙時,這位二十四歲的年輕人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蛞郧刂畯?,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蔽之承!”

對于當時整個時局形勢,項羽的議論分析簡要精辟,指明當時秦軍實力強大,反秦軍隊內(nèi)部急需相互團結(jié)統(tǒng)一陣營。憑借巨鹿一戰(zhàn),項羽以少勝多,這場勝利也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反秦盟軍首領(lǐng)位置。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鴻門一宴后,表面上已經(jīng)取得了整個反秦盟軍的領(lǐng)導權(quán)。當時人民對和平呼喊著,時代也希望統(tǒng)一,但是骨子里流著楚國貴族的血液的項羽,只是希望回到楚莊王當年問鼎中原,趾高氣揚的時代,希望能再次像楚王那樣得到“列國從長”的地位,并希望長期維持這種在分封割據(jù)中己為大的狀態(tài)。他分封諸反秦將領(lǐng),自立為西楚霸王,并遠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土地肥沃的關(guān)中要地,而以地遠偏僻、物質(zhì)相對匱乏的彭城為都城,只為一個“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

可以說在亡秦斗爭中的項羽,目標準確而單一,符合整個時代乃至人民心聲,但在推翻秦王朝后,他目光短淺,甚至在政治上妄圖恢復到以前春秋戰(zhàn)國互為攻伐的狀態(tài),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所謂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边@是二十四歲的項羽。生活在以暴亂和勇決為名的吳中之地,項羽就以魁梧英武的外形給當?shù)厝艘哉鸷沉?。在首次起兵中,項羽緊跟項梁其后,一聲令下,拔劍斬守頭,“府中皆懾伏,莫敢起”。

在整個攻秦戰(zhàn)爭中,項羽總是沖鋒在前,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實際上在整個攻秦大軍中,項羽領(lǐng)導的軍隊應付了來自秦朝的大部分兵力,包括巨鹿之戰(zhàn)中的章邯部和關(guān)中的子嬰部。至于在楚漢爭雄中,項羽多次以少勝多擊敗過劉邦,他以無比的勇氣和力量予一切阻擋者以摧枯拉朽的打擊。他崇尚武力,在廣武與漢軍對決時,他對劉邦說道:

“天下匈匈數(shù)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p>

這些話除能看出項羽對武力的極端崇拜,對個人英雄主義的迷戀和對自身實力的高度自信,希望用個人武力支配天下外,更多的則是項羽個人性格的缺陷和對政治的無知。

從前面項羽的表現(xiàn)來看,他并非完全沒有政治的圖謀:他剿殺宋義,放逐義帝,不斷對劉邦的勢力加以限制將其控制在關(guān)中地方,并分封諸侯王讓他們勢力相互牽制。然而項羽的政治眼光在亡秦之后變得異常淺短和無力,他主張回到春秋戰(zhàn)國紛爭的時代,成就像楚莊王一樣的霸業(yè),于是他錯過了多次消除競爭對手劉邦的機會,他反復貽誤戰(zhàn)機和統(tǒng)一全國的良機,在被劉邦等人苦苦逼出的楚漢之爭中迷失步伐,像一個渾身有力卻找不到地方使的巨人一樣自我戕害,或者天真幼稚地對著滿腦子主意和詭計的對手來一句——我們單挑吧。

宋代的黃震可謂一語中的,道出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沒有建立王朝的雄心壯志。“楚滅無英圖,漢興得成功?!表椨疬@種在軍事實力上的過分強大導致的是武力視野膨脹,而政治圖謀的短見化導致的是政治主張上的侏儒化,同時,武力視野的膨脹也不斷對政治視野加以限制,使得后者更為狹窄乃至蔭蔽。二者相互交錯,加深著項羽的悲劇,讓人同情、好笑或者厭惡。

巨鹿一役后,項羽準備一鼓作氣直搗咸陽,結(jié)果帶領(lǐng)大軍走到函谷關(guān)卻遇到麻煩了。

函谷關(guān)這個地方是陜西、河南交界的一個關(guān)口,過了函谷關(guān)就是臨潼,就到陜西了。函谷關(guān)以東是河南,函谷關(guān)以西是陜西。項羽大軍到達之后,發(fā)現(xiàn)有軍隊把住關(guān)口不讓他進關(guān),他一打聽,竟然是劉邦的軍隊,接著又聽說原來劉邦比他早了兩個月進入函谷關(guān),滅了大秦。

劉邦進入函谷關(guān)之后,把住函谷關(guān)不讓項羽進入,這對于項羽來說無疑是一種羞辱,因為此時的項羽剛剛結(jié)束了歷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戰(zhàn),戰(zhàn)役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項羽的政治地位,他已經(jīng)習慣了把自己看做秦末大起義中的最大功臣,也習慣了天下諸侯對他的尊崇。而此時他萬萬沒有想到劉邦竟然對他說“不”。劉邦把住函谷關(guān)不讓項羽進,這簡直就是把項羽當做敵人,充滿敵意。如果拿劉邦跟天下諸侯一比,一個是充滿敬畏,一個是充滿敵意,這個反差太大了。這會給項羽帶來什么感受呢?

這個項羽確實受不了,嚴重地傷害了他的自尊。項羽自己認為自己功勞很大,打了這么大一個仗,來到這兒,你劉邦竟然把住不讓我進,這是他惱怒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呢,他沒有想到,劉邦居然先進了關(guān)中。這個事前有一個背景,當年劉邦跟項羽分兵打秦國的時候,劉邦的任務(wù)是向西打到秦國去,那么項羽的任務(wù)是北上救趙。他們曾經(jīng)在懷王的主持下有一個約定,北上的項羽和西進的劉邦,誰先入關(guān)誰做關(guān)中王。

項羽一聽說劉邦先入關(guān)了,那啥話也不用說了,按照約定,關(guān)中王是姓劉的了,這口氣項羽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項羽北上救趙打的是硬仗,他是和秦軍最精銳的章邯軍、跟長城軍決死殊戰(zhàn)。劉邦呢?秦軍主力跟項羽決戰(zhàn)的時候,其實關(guān)中的守軍已經(jīng)很薄弱了,劉邦就趁著關(guān)中秦軍力量很弱的情況下打進去了。所以論出力來說,項羽出的是牛力,出的是大力氣,劉邦出的是小力氣。所以項羽覺得劉邦不該做關(guān)中王。再一個,約定是誰主持的?是懷王,懷王主持下的這個約定項羽也不滿意,因為項羽對懷王本人就不滿。

劉邦想做關(guān)中王,項羽當然是不答應的了,而且,劉邦竟然還讓子嬰,讓一個投降的秦朝皇帝做丞相,這也是項羽絕對不能允許的。項羽有一種強烈的仇秦心理,項羽的爺爺項燕是楚國滅亡的時候被秦將殺死的;項羽的叔叔項梁被秦將章邯殺了??梢哉f他們老項家跟秦朝是有世代血仇的,你現(xiàn)在讓子嬰做丞相,項羽能同意嗎?

劉邦進咸陽后,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并留下少數(shù)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guān)中各縣父老、豪杰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F(xiàn)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

父老、豪杰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xiāng)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由于堅決執(zhí)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劉邦在咸陽城的舉措可謂明智之舉,不過他對付項羽的招數(shù)恐怕就大錯特錯了。

項羽跟劉邦兩個人年齡懸殊,秦朝滅亡的時候,項羽才二十七歲,而劉邦已經(jīng)是五十出頭了,劉邦老謀深算,可以說是個老狐貍?。№椨鹗悄晟贇馐?,但是劉邦這個老狐貍畢竟在函谷關(guān)這兒露出來了他的狐貍尾巴。

他想做關(guān)中王,把住關(guān)口不讓項羽進,簡直是以卵擊石。此時項羽的力量比他強大得多,而且剛剛打過巨鹿之戰(zhàn),戰(zhàn)士們的士氣正高,這個時候項羽要消滅他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劉邦恐怕連還手之力都沒有。所以說,劉邦此舉不但沒有任何勝算,反而還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企圖。而他的野心一暴露出來,那項羽還能對他放心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