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雨繽紛春去了

蒔花志:周瘦鵑花卉美文集 作者:周瘦鵑 著


花雨繽紛春去了

春光好時(shí),百花齊放,經(jīng)過了二十四番花信,那么花事已了,春也去了。據(jù)說每年從小寒到谷雨,合八氣,得四個(gè)月,每氣管十五天,每五天一候,八氣共計(jì)二十四候,每候以一花的風(fēng)信應(yīng)之。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菊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三候楝花。這二十四花信,很為準(zhǔn)確,你只要一見楝樹上開滿了花,那就知道春要向你告別了。

每逢梅花爛漫地開放的時(shí)節(jié),春就悄悄地到了人間,使人頓覺周身有了生氣。可是春很無賴,來去飄忽,活像是偷兒的行徑,沒過幾時(shí),就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偷偷地走了。我曾胡謅了一闋《蝶戀花》詞譴責(zé)它:

正是緗梅初綻候,駘蕩春光,便向人間透。十雨五風(fēng)頻挑逗,江城處處花如繡。 恨殺春光留不久,來也偷來,走也偷偷走。綠漸肥時(shí)紅漸瘦,防它一去難追究。

但是盡管你狠狠地譴責(zé)它,或苦苦地挽留它,它還是悄沒聲兒地溜走了。

古人對于春之去,也有不勝其依戀而含著怨恨的。詞中的代表作,如宋代黃山谷[1]《清平樂》云: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何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

辛稼軒[2]《祝英臺近》云: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fēng)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cái)?shù)。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