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的神話
我性愛花木,終年為花木顛倒,為花木服務(wù);服務(wù)之暇,還要向故紙堆中找尋有關(guān)花木的文獻,偶有所得,便晨鈔暝寫,積累起來,作為枕中秘笈。曾于舊籍中發(fā)現(xiàn)許多花木的神話,雖是無稽之談,卻也可以作為愛好花木者的談助。
三代時,安期生于喝醉了酒之后,和酒潑墨灑石上,一朵朵都成桃花。漢代有徐登、趙炳二人,各有仙術(shù)。有一天彼此相遇,各顯身手。趙能禁止流水不流;徐口中含酒,噴到樹上去,都會開出花來。三國時,樊夫人和她的丈夫劉綱都能使法,各有本領(lǐng)。庭心有桃樹二株,夫婦倆各咒其一,兩桃樹便斗爭起來。劉綱所咒的那一株,竟會走到籬外去,好像生了腳一樣。
晉代佛圖澄初次訪石勒時,石知道他有道術(shù),請他一試。佛取一缽盛了水,燒香念咒,不多一會兒,缽中生青蓮花,鮮艷奪目。唐代元和中,有書生蘇昌遠住在蘇州,鄰近有小莊,距離官道約十里,中有池塘,蓮花盛開。一天,他在池邊看蓮,忽見一個紅臉素服的女郎,貌美如花,迎面而來。蘇一見傾心,就和她逗搭起來。女郎并不拒絕,表示好感。從此他們倆常到莊中來幽會。蘇贈以玉環(huán),親自給她結(jié)在身上,十分殷勤。有一天,蘇見闌檻前有一朵白蓮花開了,似乎特別動目。他低下頭去撫弄一下,卻見花房中有一件東西,就是他所贈的那只玉環(huán);大驚之下,忙把那白蓮花拗斷,從此女郎也絕跡不來了。又唐代冀國夫人任氏女,少時信奉釋教。一天,有僧人拿法衣來請她洗滌,女很高興地在溪邊洗著,每漂一次,就有一朵蓮花應(yīng)手而出。女于驚異之余,忙回頭看那僧人,卻已不知所往,因給這條溪起了個名字,叫作浣花溪。
唐上都安業(yè)坊唐昌觀,舊有玉蘭多株,在開花的時節(jié),好似瑤林瓊樹一樣。元和中,春光正好,賞花的人們紛至沓來,車馬絡(luò)繹。有一天,忽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女郎,身穿繡花的綠衣,騎著馬到來,梳雙鬟,并無首飾,而美貌出眾。后有二女尼和三女仆跟隨,女仆都穿黃衣,也生得很美。女郎下馬后,將白角扇遮面,直到玉蘭花下,一時異香四散,聞于數(shù)十步外。附近的群眾,都以為是皇家宮眷,不敢走近去看。那女郎在花下立了好久,命女仆取花數(shù)十枝而出。一時煙霧蒙蒙,鶴鳴九天。上馬之后,就有輕風拂起了塵埃,少停塵滅,大家見那女郎們已在半天之上,方知是神仙下凡。這一帶余香不散,足有一個多月之久。
潤州鶴林寺,有杜鵑花高一丈余,相傳五代正元中有僧人從天臺山移植而來,用缽盂藥養(yǎng)它的根,種在寺中。曾有人見兩位紅裳艷妝的女郎游于花下,倏忽不見,疑是花神。周寶鎮(zhèn)守浙西時,有一天對道人殷七七說:“鶴林的杜鵑花,天下所無,聽說道人能使花木不照時令開放,現(xiàn)在重陽將近,可能使杜鵑開花嗎?”七七便到寺中去,當夜那兩位女郎就對他說:“我們替上帝司此花,現(xiàn)在且給道長開放一下,可是它不久就要回到閬苑去了。”到了重陽那天,杜鵑花果然開得爛漫如春。周寶等欣賞了整整一天,花就不見了。后來鶴林寺毀于兵火,花也遭劫,仿佛它正如二女郎所說的回到閬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