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離休干部的革命精神(代序二)
今年喜逢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赤霞長歌——北京大學離休干部訪談錄》的出版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從這些老前輩對光輝革命生涯的追憶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對國家,對北大的真摯情感。北大離休干部是一批將自己的家庭事業(yè)與國運昌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他們經(jīng)歷坎坷,目睹了舊中國的凋敝衰敗,見證了共和國與北大命運的波瀾起伏;他們坦然面對人生,始終未放棄崇高的革命信念,對新中國偉大的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秉持了北大傳統(tǒng)中最可寶貴的精神,在社會逆流中保持了堅貞的人格,對北大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北大是常為新的,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立本身就是力圖革新的“維新變法”產(chǎn)物,以新精神、新理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是北大一貫秉承的傳統(tǒng)。當今時代,面對越來越多元和開放的世界,北大離休干部的革命精神恰恰體現(xiàn)了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登攀的必勝信念,這正是對北大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最好詮釋。他們中有的埋頭鉆研,取得了卓著的學術成就,有的默默耕耘,將青春熱血揮灑在教學和行政崗位上。可以說,沒有這些老同志的奉獻,就沒有北大今天的輝煌發(fā)展。他們的身上既凝聚著北大的精魂,又煥發(fā)著新時代的氣息,為連接北大的傳統(tǒng)和未來筑起了堅實的“精神橋梁”。
這本采訪錄是由北大團委的理論骨干們負責采訪輯錄的,從這些青年學子們的采訪手記中,不難看出離休干部的革命生涯對北大年輕學子的深深觸動。這些前輩的光輝人生不僅為年輕人樹立了典范和榜樣,而且也讓年輕學子學會更加珍惜今天的時代,樂觀面對未來。北京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始終關心青年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希望老同志們能夠勉勵下一代為祖國命運和民族未來而奮斗。訪談錄中老同志們對自己光輝革命歷程的回顧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時代北大的鮮活記憶,為新時代的年輕學子提供了親切而值得尊敬的榜樣。
即便是在離休以后,這些老同志們?nèi)匀焕象K伏櫪,積極為北大的發(fā)展建設建言獻策。最讓他們魂牽夢縈的是北大的未來發(fā)展,最讓他們牽掛的是北大學子們的健康成長。北大人正是在這樣一種“生命共同體”中感受著無窮的溫暖和關懷,在前輩的諄諄教誨中成長起來。這本厚厚的訪談錄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意蘊,掩卷深思實在令人感觸良多。從北平地下黨的革命運動到西南聯(lián)大的發(fā)奮苦讀,從百家爭鳴的學術辯論到靜謐嚴肅的實驗研究,這些老同志的思想在北大留下了豐富的精神寶藏。對北大年輕學子來講,我認為有這么幾點是最值得珍視的:
一是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和坦蕩的胸襟。這些離休干部中的大多數(shù)都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爭,目睹了家國破碎的凄涼,將自己的人生投入到救國救亡的革命工作中。盡管面臨著國家建設的艱難險阻,他們卻從未退縮過,從未膽怯過。建國以后,社會主義建設篳路藍縷,許多方面的工作從頭開始,是這些老前輩一磚一瓦建設起了“新北大”,為國家和民族的富強傾注了滿腔熱血。他們親歷了社會主義的波折和錯誤路線造成的動蕩混亂,但卻從未失去對國家、對北大的希望,從未拋棄堅定的革命信念。就像王學珍同志所說:“青年人既要有熱情,也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氣。同時還要學會理性并且獨立地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彼麄円詽毦热?,為人民群眾做貢獻作為人生的奮斗目標,鼓勵青年人關心國家大事,關心國家建設,以愛國主義熱情為動力學習專業(yè)知識。
二是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許多離休老同志每每以謙遜豁達的態(tài)度來看待自己的傳奇人生,他們對生活充滿了熱愛,擁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他們或者是認真負責地戰(zhàn)斗在行政管理的崗位上,為學校發(fā)展默默耕耘,不計回報,甘做孺子牛;或者是兢兢業(yè)業(yè)地為教學工作鞠躬盡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學子,桃李滿天下。北大之所以能夠在國家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之所以擁有聲譽卓著的畢業(yè)生和教學科研成果,是和這些老同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密不可分的。他們始終以“人生的價值就在于奉獻,要堅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辦事?!睘楫吷淖毅?,并寄希望于北大的青年學子,堅信他們能夠認清自己的使命,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時代。這種腳踏實地的負責態(tài)度教育、鼓舞和鞭策著一代又一代北大人。
三是刻苦勤奮的鉆研精神。訪談錄中的許多老同志著作等身,學富五車,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誨人不倦。他們的追憶不僅展現(xiàn)了謙遜嚴謹?shù)膶W術涵養(yǎng),而且也揭示出了學術研究的獨有魅力和真諦。在“隨無涯之旅”的學問人生中,這些老同志將學問和社會緊密聯(lián)系到一起,在學術科研中始終以革命精神為宗旨,用自己的學問來服務祖國與人民,為北大和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積淀了厚重的底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今天,無論是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tǒng),還是“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風,都已經(jīng)深深融入了當代北大青年的靈魂深處,光榮智慧的北大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中傳承延續(xù)。在老同志的殷切期望和悉心關愛之下,年輕的北大人一定能健康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為祖國的科學研究和社會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在北大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征途中,我們需要珍視這些北大離休干部留存的精神財富。只有這樣,才能在新的世紀中開創(chuàng)新的風氣,開辟北大更加輝煌的未來。
北京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王德炳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