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二戰(zhàn)風云人物-鐵血首相:丘吉爾 作者:鴻儒文軒 編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戰(zhàn)斗最為慘烈、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戰(zhàn)爭。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參戰(zhàn)雙方都涌現出了數以百計的風云人物。他們或為國家和民族的自由而奮戰(zhàn),成為了名傳千古的英雄;或為法西斯賣命,成為了遺臭萬年的戰(zhàn)爭罪犯。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無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舞臺上備受矚目的傳奇英雄之一。丘吉爾是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演說家、作家及記者,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偉大的政治領袖之一、“最偉大的英國人”、近百年來世界上最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

他出身于聲名顯赫的貴族家庭,其祖先瑪爾巴洛公爵是英國歷史上的著名軍事統帥,在安妮女王時代曾權傾一時。他的父親倫道夫勛爵在青年時期也奮斗不止,曾就任英國政壇上僅次于首相的職務———財政大臣。祖先的豐功偉績、父輩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榮耀都成為丘吉爾一生奮斗不息的動力!

小時候的丘吉爾并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甚至有些笨拙。他在學校里的表現并不突出,成績也不大好。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在父親的安排下選擇了皇家桑赫斯特軍事學校。雖然丘吉爾因為成績不好而沒能進入大學,但他卻有著淵博的知識和多方面才能,這些都是他在部隊服役期間通過刻苦自學獲得的。淵博的學識使丘吉爾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堅定,也使他成為了“我們生活的時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藝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期,德意法西斯挑起戰(zhàn)爭,英法等國處于極端不利的境地,張伯倫內閣倒臺。丘吉爾臨危受命,組建了戰(zhàn)時內閣。至今,人們的耳邊仍然回響著他那激動人心的就職演說:“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么恐怖也要去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么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p>

在強敵壓境之際,丘吉爾廣泛施展外交、軍事手段,指揮了敦刻爾克撤退、不列顛保衛(wèi)戰(zhàn)、北非登陸戰(zhàn)和諾曼底戰(zhàn)役,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局勢,帶領英勇的英國人民取得了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毫不夸張地說,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戰(zhàn)士!

時光荏苒,雖然丘吉爾的身影已隨著歷史的煙云而遠去了,但英國人民不會忘記他,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們不會忘記他……他對祖國的忠誠,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堅強意志,仍是人們學習和借鑒的榜樣!

本書在考證大量歷史資料和細節(jié)的基礎之上,以全新的視角,盡可能還原傳主的面貌,客觀、公允地敘述了丘吉爾的成長道路和心路歷程。希望他的經歷以及編者的評論能給廣大讀者帶來一些啟發(fā),引起廣大讀者的思考。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謬誤與不足之處,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