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序

中國民間故事類型(修訂版) 作者:(德)艾伯華 著



總  序



本叢書屬于教育部十三五規(guī)劃“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承擔執(zhí)行。

跨文化學發(fā)端于北京大學,學科奠基人是樂黛云先生,樂先生同時也是我國比較文學專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以往我國跨文化研究的成果也大都集中于這個領域。在法國,由新一代漢學家金絲燕教授領銜,已經(jīng)開展跨文化學科建設多年。北京師范大學跨文化學學科建設之不同,在于將跨文化學由原來的比較文學研究向以中國文化為母體的多元文化研究全面推進,讓這門吸收世界前沿學說并提倡平等對話的學科在中國本土扎根更牢,同時也讓中國文化研究成果通過跨文化的橋梁與世界對話。這種學科的轉向是經(jīng)過長期準備的。

北京師范大學近年連續(xù)舉辦了“跨文化學研究生國際課程班”一級平臺教學課程,樂黛云先生、法國著名漢學家汪德邁先生、中國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家王寧先生和民俗學家董曉萍教授等聯(lián)袂教學,將跨文化研究向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和民俗學等以使用中國思想材料為主的學科推進,促進多元文化研究與跨文化學建設的整體關聯(lián)理論付諸實踐。令人欣喜的是,此觀點得到了加盟此項目的海外漢學家的一致響應,因此,這套叢書的性質(zhì),也可以說,是在這批中外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在他們以跨文化為視野和從中外不同角度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術成就中,在經(jīng)過中外師生對話的教學實踐后,所精心提煉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與開拓跨文化學學科一道,我們同步進行了跨文化學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此項工作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我們希望通過這種雙向推進,為跨文化學理論和方法論的建設積跬步之力,也為中外高校跨文化學研究生的高級人才培養(yǎng)履行社會責任,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幫助我們接近這個目標。

“跨文化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

2016年10月27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