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無影燈下的故事 作者:顧晉 著


前言

一個外科醫(yī)生,要出書是正常的事。

但是要出一本和自己專業(yè)關系不大的書就有點不同了。2016年,我的這本書要出來了。沒有想到,一個長期在無影燈下工作的外科醫(yī)生能夠有時間、有精力去出一本和自己專業(yè)本無關的書。其實準確地說,這是一本自述的日記,沒有加工和粉飾。自己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文字是隨意、隨性的,沒有縝密的邏輯關系,沒有規(guī)范的架構,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其實就是和自己聊天,說說我經歷的各種事情、人生百態(tài),以一個知識小百姓的視角,描述自己看到的健康與疾病,感受到的溫情與悲涼。其中有愛也有孤獨,有人性的揭露,有靈魂的骯臟,有金錢與生命的較量,有親情與尊嚴的沖撞,你信也好,不信也好,都發(fā)生了,都結束了,都離開了,又都開始了。在這里,我們見證了生離死別,看到了世間的冷漠,感悟了心靈與肉體的分離,聆聽了生命最后的聲音,所有的這一切,只是寫給自己的,寫給想聽的自己,現在要分享給想聽的別人……

說到寫作,1977年我正好面臨高中畢業(yè),對當時的高中生,學校是負責工作分配的,而我被選中留校當老師。我特高興,我希望當老師,愿意當老師。那個年代,當老師不一定要師范學院畢業(yè),記得我們的語文老師就是我哥哥的同學,僅比我大兩屆,剛畢業(yè)沒多久。但那一年高考恢復了,我原本留校當老師的愿望實現不了了,轉而和全年級十三個班的同學一起奮力準備高考。經過摸底考試,我被選拔進入為期一年的高考補習班,學校抽調最好的老師為我們教學。這一年中,我們第一次有了作文課,我挺喜歡,我的作文也總是被老師作為范文當堂朗讀,我內心特得意。后來老師把我們這一年的學生作文,選出優(yōu)秀的訂成《作文集》,里邊有好多篇是我的作品呢。從那時候起,我就喜歡寫點文章,特別是醫(yī)生的生活與工作,有很多值得一寫。

醫(yī)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yè),每天接觸病人,每天都有故事。一轉眼,行醫(yī)有三十多年了,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各種人生感悟,有時候真的是百感交集。不知不覺中,已經成了一個“有經驗的”老大夫了。周末出去開會經常乘飛機,乘機的時間就是我寫東西的時間,許多審稿、論文都是乘機時間完成的。開始寫雜文是因為我的病人,就是文章《難說再見》中的那位小病人。那日上午送走了那個病人,心情一直挺沉重,下午出差乘飛機,拿出電腦把當天的感受寫了出來,由于是親身經歷,感悟頗多,一氣呵成。從此,每每遇到臨床上的任何事,有感而發(fā)時就乘機寫作。

寫作的另外一個契機是一位找我看病的媒體朋友,她是新浪網的一位部門領導。問題解決了,她和我說,為什么不開微博?我想自己是個醫(yī)生,哪有那么多時間寫微博啊。但后來在她的鼓動下,我開始寫微博,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我的主業(yè)是外科醫(yī)生,我熱愛自己的職業(yè),為自己的職業(yè)自豪和驕傲。我在無影燈下度過了自己最為美好的青春和年華,無影燈還將伴隨我未來的人生。外科醫(y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yè),每當我站在無影燈下的那一刻開始,一切就都屬于病人,我會專注于病人的一切變化,沒有雜念,沒有煩惱,只有眼前的手術。三十多年的經歷告訴我,外科醫(yī)生必須和病人在一起,必須和手術在一起,無影燈就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人生,無論手術多么困難,無論并發(fā)癥多么嚴重,無論病人家屬多么不滿意,無論外界壓力有多大,作為一個外科醫(yī)生我都無怨無悔!

無影燈亮起了,我要去手術了,那里有我的執(zhí)著,我的尊嚴,我的理想,我的人生,我的夢……

咱們下次再聊。

2016年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