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李隆基
作者我知道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開創(chuàng)了唐代的鼎盛時期,即位后期,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唐王朝逐漸走向了衰落。
幸蜀回至劍門①
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②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③
灌木縈旗轉,仙云拂馬來。④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⑤
注釋
① 幸蜀:駕臨四川,指安史之亂中到四川避難。幸,古代稱帝王到某處為幸。蜀,四川。劍門:又名劍閣,在今四川省劍閣縣,得名于劍門山。
② 橫云峻:指劍門關橫過云層。峻,高峻。鑾輿:皇帝的車駕。出狩:出外打獵。這是李隆基對自己出逃的一種委婉說法。
③ 翠屏:綠色的屏風。千仞:形容山之高。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為八尺。丹嶂:赤紅色的屏障,借指山。五丁開:傳說蜀道是由五個大力士開通的。
④ 縈:縈繞。
⑤ 乘時:造就時勢,順應時勢。嗟:贊嘆。勒銘才:西晉時張載作《劍閣銘》,晉武帝司馬炎派人刻于石上。這里是夸贊大臣像張載一樣有才能。
杜審言
作者我知道
杜審言(648?—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后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唐代詩人杜甫的祖父。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①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②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③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④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⑤
注釋
① 晉陵:今江蘇常州市。陸丞:即陸元方,武后時曾任宰相。陸寫《早春游望》,杜審言就寫了這首和作以應答。
② 宦游人:離家在外做官的人。偏:尤其,更。物候:指自然界的氣象和季節(jié)變化。
③ 曙:曙光。
④ 淑氣:溫暖的天氣。晴光:晴朗的陽光。綠:浮萍。
⑤ 古調:古時傳統(tǒng)曲調,這里指陸丞寫的《早春游望》。巾:手巾。一作“襟”。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①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②
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③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④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⑤
注釋
① 蓬萊三殿:唐朝大明宮內有紫宸、蓬萊、含元三殿,統(tǒng)稱蓬萊三殿。侍宴:陪侍皇帝參加酒宴。奉敕:奉皇帝的命令。敕,皇帝的詔令。終南山:秦嶺主峰之一,位于今陜西西安。
② 北斗:北斗七星。南山:即終南山。
③ 云標:云端。標,云層表面。金闕:皇帝的宮殿。杪:梢,樹枝的末端。玉堂:泛指宮殿。懸:掛。
④ 半嶺:半山腰。佳氣:吉祥的氣象。
⑤ 小臣:詩人自謙的稱呼。持:拿,端,這里指端著酒。戴堯天:頭頂著堯帝的天。這里比喻生活在圣王統(tǒng)治下的太平盛世。堯,堯帝,古代賢君。

終南月夜圖
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①
銀燭吐清煙,金對綺筵。②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③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④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⑤

注釋
① 《春夜別友人》共兩首,此詩是第一首。別:分別。
② 銀燭:白色的蠟燭。金尊:酒杯的美稱。尊,即“樽”。綺筵:豐盛的宴席。
③ 離堂:餞別分離的地方。琴瑟:指朋友宴飲之樂。語出《詩經(jīng)·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b>別路:分別之后的路。
④ 長河:銀河。曉:曙光,清晨。這兩句說明了此次聚會時間之長,從晚上持續(xù)到清晨。
⑤ 悠悠:漫長。道:一作“去”。
李嶠
作者我知道
李嶠(644—714),字巨山,趙州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唐代詩人。
長寧公主東莊侍宴①
別業(yè)臨青甸,鳴鑾降紫霄。②
長筵鹓鷺集,仙管鳳凰調。③
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④
承恩咸已醉,戀賞未還鑣。⑤
注釋
① 長寧公主:唐中宗李顯的女兒。東莊:長寧公主的別墅?!笆萄纭闭f明這首詩是作者奉命而作。侍宴詩一般多溢美之詞。
② 甸:京城的城郊。鳴鑾:借指皇帝的車駕。紫霄:本指天,這里借指皇宮。
③ 筵:宴席。鹓鷺:兩種鳥的名稱,它們飛行有序,用來比喻官員朝見皇帝時秩序井然,列隊前行。仙管:管樂器。鳳凰調:像鳳凰的鳴叫聲一樣優(yōu)美的曲調。
④ 南山:終南山。北渚:指渭河。渚,水中陸地。
⑤ 咸:都。鑣:馬嚼子。這里指皇帝的車駕。
張說
恩敕麗正殿書院賜宴應制得林字①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②
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③
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④
載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⑤
注釋
① 麗正殿書院:即麗正書院,唐時中央掌管圖書、校理書籍之處。應制得林字:按照皇帝的命令分得“林”字韻作詩。制,皇帝的命令。
② 東壁: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認為該星宿主管文章。西園:魏武帝建立西園,多位文人在此賦詩。這里與“東壁”相對,代指麗正殿書院。翰墨:指文人雅士。
③ 詩:《詩經(jīng)》。易:《周易》?!对娊?jīng)》《周易》都是古代儒家經(jīng)典,統(tǒng)治者通過學習《詩經(jīng)》可以了解民生疾苦,通過學習《周易》可以知微見著。天心:天意。
④ 位竊:詩人自謙之詞。竊,竊居。和羹:調和羹湯,比喻輔佐皇帝處理政務。恩叨:承受恩惠。叨,承受。
⑤ 載:就。春興曲:指本詩。情竭:盡情。知音:這里指唐玄宗。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①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②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③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④
注釋
① 郭:古代城外修筑的墻,作為內外城劃分的標志,內城為城,外城為郭。白水:清澈的水。
② 蓬:一種植物,也叫作“飛蓬”。蓬草在干枯后與根斷開,隨風旋轉,因此“蓬”在古詩中多指在外漂泊無依的人。征:遠行。
③ 故人:過去的朋友,這里特指詩人自己。
④ 茲:此。蕭蕭:馬的叫聲。班馬:離群的馬,這里指載著詩人、友人離開的馬。班,分別。

東城送別圖
送友人入蜀①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②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③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④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⑤
注釋
① 入蜀:到蜀地(今四川?。┤?。
② 見說:聽說。蠶叢路:入蜀的道路。蠶叢,古蜀國的國王。崎嶇:道路難走,高低不平。
③ 起:突起。傍:依傍。
④ 芳樹:能開花,可以散發(fā)香氣的樹木。秦棧:由秦(今陜西?。┤胧竦臈5?。春流:春天的河流。
⑤ 升沉:人生起伏,進退得失。這里指官場沉浮。君平:漢代嚴遵,字君平,蜀郡(今四川)人,在成都以占卜為生。

王灣
作者我知道
王灣(693—751),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度圃姟反嫫湓娛住?/p>
次北固山下①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②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③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④
鄉(xiāng)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⑤
注釋
① 詩題一作《江南意》。次:停泊,停留。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北,臨近長江。
② 客路:旅人前行的道路。青山:即北固山。
③ 潮平:上漲的潮水很平靜。兩岸闊:兩岸之間水面寬闊。一作“兩岸失”。正:順。懸:懸掛。
④ 海日:從海面上升起的旭日。殘夜:夜之將盡為殘夜。舊年:指節(jié)令交替。
⑤ 鄉(xiāng)書:家書,家信。何由達:怎樣傳達,由誰傳達。一作“何處達”。歸雁:春天北歸的大雁。《漢書·蘇武傳》中有鴻雁傳書的說法。
祖詠
作者我知道
祖詠(699—746?),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盛唐山水田園派代表詩人之一。
蘇氏別業(yè)
別業(yè)居幽處,到來生隱心。①
南山當戶牖,灃水映園林。②
竹覆經(jīng)冬雪,庭昏未夕陰。③
寥寥人境外,閑坐聽春禽。④
注釋
① 幽處:幽深僻靜的地方。隱心:隱逸之情。
② 南山:終南山。當:對著。戶牖:門窗。灃水:渭水的支流。
③ 竹覆經(jīng)冬雪:竹子被冬天經(jīng)久不化的白雪所覆蓋。庭昏未夕陰:還沒到傍晚,庭院就已經(jīng)很昏暗。
④ 寥寥:清幽,了無人跡。春禽:春鳥。這里指春鳥的鳴叫聲。

幽鳥鳴春圖
杜甫
作者我知道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后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唐代詩人,被譽為“詩圣”。與李白齊名,時稱“李杜”。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春宿左省①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②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③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④
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⑤
注釋
① 宿:值夜班。左?。?/b>即門下省,因在皇宮之東,靠近左掖門故稱。
② 掖垣:指中書省和門下省,因兩省位于皇宮左右掖,故稱。這里專指門下省。啾啾:鳥叫聲。棲鳥:歸鳥。
③ 臨:向下,居高臨下。九霄:指宮殿。
④ 金鑰:金鑰匙,指開宮門的鑰匙聲。玉珂:用玉石裝飾的馬勒。
⑤ 明朝:明天上朝。封事:大臣上書議事必須先用袋子將奏書封起來,防止泄密。這里是說明天有事務要做。數(shù)問:多次問。
題玄武禪師屋壁①
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②
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海流。③
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④
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游。⑤
注釋
① 玄武禪師屋:佛寺名,故址在今四川省中江縣。
② 顧虎頭:東晉畫家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滄州:臨水的地方。古代用來借指隱士隱居的地方。
③ 赤日:紅日,烈日。
④ 錫飛常近鶴:據(jù)慧皎《高僧傳》記載,梁時,高僧寶至和白鶴道人都想到舒州潛山隱居,梁武帝命令他們用各自的物品決定自己要住的地方。于是白鶴道人先放飛白鶴,隨后寶至將錫杖拋向空中。等到白鶴飛到時,錫杖已經(jīng)先立到山上了,最后梁武帝分別在錫杖、白鶴所停的地方建立了寺院和道觀。這里化用了上述典故。杯渡:用木杯渡海。《高僧傳》中記載,曾經(jīng)有高僧乘木杯渡海,后世就用杯渡指代得道高僧。這里說的是壁畫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