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之辯
文學小言
一
昔司馬遷推本漢武時學術之盛,以為利祿之途使然。余謂一切學問皆能以利祿勸,獨哲學與文學不然。何則?科學之事業(yè),皆直接間接以厚生利用為旨,故未有與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相刺謬者也。至一新世界觀與新人生觀出,則往往與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不能相容。若哲學家而以政治及社會之興味為興味,而不顧真理之如何,則又決非真正之哲學。此歐洲中世哲學之以辯護宗教為務者,所以蒙極大之污辱,而叔本華所以痛斥德意志大學之哲學者也。文學亦然;的文學,決非真正之文學也。
二
文學者,游戲的事業(yè)也。人之勢力,用于生存競爭而有余,于是發(fā)而為游戲。婉孌之兒,有父母以衣食之,以卵翼之,無所謂爭存之事也,其勢力無所發(fā)泄,于是作種種之游戲;逮爭存之事亟,而游戲之道息矣。惟精神上之勢力獨優(yōu),而又不必以生事為急者,然后終身得保其游戲之性質。而成人以后,又不能以小兒之游戲為滿足,于是對其自己之情感及所觀察之事物而摹寫之、詠嘆之,以發(fā)泄所儲蓄之勢力。故民族文化之發(fā)達,非達一定之程度,則不能有文學;而個人之汲汲于爭存者,決無文學家之資格也。
三
人亦有言名者,利之賓也。故文繡的文學之不足為真文學也,與的文學同。古代文學之所以有不朽之價值者,豈不以無名之見者存乎?至文學之名起,于是有因之以為名者,而真正文學,乃復托于不重于世之文體以自見。逮此體流行之后,則又為虛車矣。故模仿之文學,是文繡的文學與
的文學之記號也。
四
文學中有二原質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寫自然及人生之事實為主,后者則吾人對此種事實之精神的態(tài)度也。故前者客觀的,后者主觀的也;前者知識的,后者感情的也。自一方面言之,則必吾人之胸中洞然無物,而后其觀物也深,而其體物也切,即客觀的知識,實與主觀的情感為反比例;自他方面言之,則激烈之情感,亦得為直觀之對象、文學之材料,而觀物與其描寫之也,亦有無限之快樂伴之。要之,文學者,不外知識與感情交代之結果而已。茍無敏銳之知識與深邃之感情者,不足與于文學之事。此其所以但為天才游戲之事業(yè),而不能以他道勸者也。
五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歷三種之階級:“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同叔《蝶戀花》)此第一階級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永叔《蝶戀花》)此第二階級也?!氨娎飳にО俣?,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階級也。未有不閱第一第二階級,而能遽躋第三階級者。文學亦然。此有文學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養(yǎng)也。
六
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于屈子、淵明、子美、子贍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
七
天才者,或數(shù)十年而一出,或數(shù)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之以學問、帥之以德性,始能產(chǎn)真正之大文學。此屈子、淵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曠世而不一遇也。
八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薄把嘌嘤陲w,頡之頏之。”
“睆黃鳥,載好其音?!薄拔粑彝樱瑮盍酪馈!?/p>
詩人體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離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
九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币浴峨x騷》《遠游》數(shù)千言言之而不足者,獨以十七字盡之,豈不詭哉!然以譏屈子之文勝,則亦非知言者也。
十
屈子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者也。宋玉、景差感屈子之所感,而言其所言;然親見屈子之境遇與屈子之人格,故其所言亦殆與言自己之言無異。賈誼、劉向,其遇略與屈子同,而才則遜矣。王叔師以下,但襲其貌而無真情以濟之。此后人之所以不復為楚人之詞者也。
十一
屈子之后,文學上之雄者,淵明其尤也。韋、柳之視淵明,其如賈、劉之視屈子乎!彼感他人之所感,而言他人之所言,宜其不如李、杜也。
十二
宋以后之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者,其惟東坡乎!山谷可謂能言其言矣,未可謂能感所感也。遺山以下亦然。若國朝之新城,豈徒言一人之言已哉?所謂“鶯偷百鳥聲”者也。
十三
詩至唐中葉以后,殆為羔雁之具矣。故五季、北宋之詩,(除一二大家外)無可觀者,其詞則獨為其全盛時代。其詩詞兼擅如永叔、少游者,皆詩不如詞遠甚。以其寫之于詩者,不若寫之于詞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詞亦為羔雁之具,而詞亦替矣(除稼軒一人外)。觀此,足以知文學盛衰之故矣。
十四
上之所論,皆就抒情的文學言之(《離騷》、詩、詞皆是)。至敘事的文學(謂敘事、傳史詩、戲曲等,非謂散文也),則我國尚在幼稚之時代。元人雜劇,辭則美矣,然不知描寫人格為何事;至國朝之《桃花扇》,則有人格矣,然它戲曲則殊不稱是。要之,不過稍有系統(tǒng)之詞,而并失詞之性質者也。以東方古文學之國,而最高之文學無一足以與西歐匹者,此則后此文學家之責矣。
十五
抒情之詩,不待專門之詩人而后能之也。若夫敘事,則其所需之時日長,而其所取之材料富,非天才而又有暇日者不能。此詩家之數(shù)之所不可更仆數(shù),而敘事文學家殆不能及百分之一也。
十六
《三國演義》無純文學之資格,然其敘關壯繆之釋曹操,則非大文學家不辦。《水滸傳》之寫魯智深、《桃花扇》之寫柳敬亭、蘇昆生,彼其所為,固毫無意義,然以其不顧一己之利害,故猶使吾人生無限之興味,發(fā)無限之尊敬,況于觀壯繆之矯矯者乎?若此者,豈真如汗德所云,實踐、理性為宇宙、人生之根本歟?抑與現(xiàn)在利己之世界相比較,而益使吾人興無涯之感也?則選擇戲曲、小說之題目者,亦可以知所去取矣。
十七
吾人謂戲曲、小說家為專門之詩人,非謂其以文學為職業(yè)也。以文學為職業(yè),的文學也。職業(yè)的文學家,以文學得生活;專門之文學家,為文學而生活。今
的文學之途蓋已開矣。吾寧聞征夫思婦之聲,而不屑使此等文學囂然污吾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