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望岳

杜甫詩選 作者:


望岳

開元二十四年(736),應(yīng)試落第的杜甫開始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游生活。他的父親杜閑,時(shí)為兗州(今屬山東)司馬。省親漫游,可謂一舉兩得。這首詩即是他這次漫游時(shí)所作。杜詩以“望岳”為題者共三首,望的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這首望的是東岳泰山。

題為“望岳”,全詩即著力突出一個(gè)“望”字,句句是望,望岳之色,望岳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間。正如仇兆鰲所說的:“此望東岳而作也。詩用四層寫意:首聯(lián)遠(yuǎn)望之色,次聯(lián)近望之勢,三聯(lián)細(xì)望之景,末聯(lián)極望之情?!保ā抖旁娫斪ⅰ肪硪唬懙糜蛇h(yuǎn)及近,層次分明,境界高遠(yuǎn),寓意深刻。這首詩既生動(dòng)地描繪了泰山巍峨的雄姿和壯闊的景象,更突出地表現(xiàn)了青年詩人廣闊的胸懷和遠(yuǎn)大的抱負(fù)。

岱宗夫如何[1]?齊魯青未了[2]。
造化鐘神秀[3],陰陽割昏曉[4]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5]
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6]!

[1]岱宗:泰山別稱。岱,始也;宗,長也。泰山為五岳之首,故稱岱宗。在今山東中部,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夫:指代詞,即實(shí)指岱宗而言。

[2]齊魯:周代兩大諸侯國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齊在泰山之北,魯在泰山之南。青:指山色。未了:沒有盡頭。施補(bǔ)華說:“五字囊括數(shù)千里,可謂雄闊?!保ā秿s傭說詩》)

[3]造化:謂天地,大自然。鐘:聚。神秀:神奇峻秀。

[4]陰:指山北。陽:指山南。山南向陽,故天色曉;山北背陰,故日色昏。一山之隔,判若昏曉,可見泰山之高大。割:分。

[5]決:裂開。眥(zì):眼角。

[6]會(huì)當(dāng):定當(dāng),表示心所預(yù)期。凌:登臨。絕頂:最高峰。眾山小:化用《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