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是我出版的第七本書。前幾本都是我兒子鄭淵潔作序,還有一本是我孫子鄭亞旗寫的序。這一本干脆我自力更生一回,來個自序。
我早已進入耄耋之年,一生碌碌無為。有朋友經(jīng)常問我:你一生之中最愛好什么?我的回答是:兩樣東西。一是革命小酒,每天中午喝二兩,喝了之后立刻文思泉涌,腦子特別好使;二是書籍,以書為伴,每天不讀幾頁書,好像丟了魂似的。
在浩瀚的書海中,我對“隨筆”這種文體特別感興趣。在咱們中國,南宋時期洪邁的《容齋隨筆》最為著名;在國外當以英國的《培根隨筆》最為出色。
我尤其喜歡“隨筆”中的這個“隨”字。它使人可以隨看,隨想,隨寫。
隨看,每篇文章很短,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隨時隨地就可以看幾篇。
隨想,每篇文章雖短,但它獨立成篇,邊看邊思索,心得體會隨之而來。
隨寫,把自己思索的成果記錄下來,哪怕幾十個字,幾百個字,幾千個字,日積月累就可以積少成多;天長日久,說不定還可以鼓搗出一本書來。
千萬不可小視隨看、隨想、隨寫的這些東西。因為它涉及的面兒很廣,可以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教育、道德、法律、愛情、婚姻、風俗、地理等方方面面,內(nèi)容別具一格、無所不包。同時,因為它是隨筆,其語言簡潔,文筆優(yōu)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上天入地,行云流水,不拘一格,豐富多彩。現(xiàn)代社會早已進入快節(jié)奏時代,每天讀幾篇隨筆,如同吃快餐一樣,會給生活帶來無限方便和樂趣。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活動,超出自己能力的文章是寫不出來的。我有自知之明,深感在觀察、分析、文字表達等方面能力有限。因此,我的隨筆水平很低,名副其實是“隨”出來的。許多同志對我的隨筆很感興趣,要求集結(jié)出版,給了我很大的鼓舞??紤]到從這些文章也能看出一個八旬老人的思想軌跡,我就同意出版了。只要每篇文章能給親們帶來一點點啟發(fā),一點點快樂,一點點聯(lián)想,一點點收獲,一點點歡聲笑語,一點點茶余飯后的談資,老夫就心滿意足了。
這是我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書。前一本是《父親的含義是榜樣》,出版后銷售得很不錯。從合作中我深深體會到,這是一個講原則、守信用、重合同,對作者和讀者關(guān)心負責的出版社。我們合作得很愉快。我對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的領(lǐng)導和全體工作人員,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鄭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