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若無處停留,哪里都是流浪

流浪一生,花落多少:三毛傳 作者:沐清秋 著


心若無處停留,哪里都是流浪

三毛的文章令人們沉浸于其中的浪漫之中,向往三毛的經(jīng)歷,但三毛自己卻說她的生活一點也不羅曼蒂克。她曾聽過一首流行歌曲,唱的什么我背著我的吉他去流浪,帶著什么花之類的,三毛覺得那樣的歌詞完全是瞎寫,是沒有流浪過的人才會寫出那種“偽裝”浪漫的話來。她去流浪,并非是為了追求浪漫,她一生流浪于世界各地,是因為讀書或者工作,或者為了與丈夫生活在一起。三毛的流浪,只是因為她有自己追隨的方向,而并非毫無目的地游蕩。

流浪并不能夠使人快樂。三毛離開臺灣后,她并不覺得自己能夠很容易地活得快樂,她不知道該如何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在三毛的心中,快樂是不存在的,生活的本質就是給心找一處安頓的地方。

三毛小時候學畫畫,總是不能夠很快進步,她不論畫什么,都只是尚可而已,無法進入更高的境界。三毛認為自己是沒有藝術天賦的那種人,但是她的內(nèi)心又十分渴慕藝術。她將藝術當作是自己的信仰,不光是畫畫,舞蹈、音樂、戲劇,她都是很喜愛的,大約這種喜愛與她父親從小在藝術上的灌輸也有關系。

雖然喜歡畫畫,但三毛卻不喜歡上學校的美術課,美術老師兇巴巴的,十分嚴肅,還總是規(guī)定出許多畫畫的條條框框,讓三毛感到拘謹。三毛畫桌子,畫出三條腿之后,第四條腿無論如何也不知道該畫到哪里才協(xié)調,如果她畫人物或者鳥獸,都是統(tǒng)統(tǒng)向左看的,一旦讓這些向右看,她就無從下筆了。正是因為總是畫得不夠好,三毛就常被美術老師留下來打掃教室。放學后,瘦小的三毛總是拎著一大桶水,吃力地去給教室擦地,心里也不覺得有什么,誰讓她畫不好畫呢。

更讓三毛覺得痛苦的是,美術老師總是讓大家規(guī)規(guī)矩矩地畫畫,不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三毛是一個想象力十分豐富的人,但是她的想象力總是成為美術老師打擊的對象。三毛不理解,如果只是照著實物畫畫,不如拿照相機去拍照好了,但是她心底的反抗又不敢對老師講出來,只好自己悶悶不樂。

在美術上無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三毛只好轉向作文發(fā)展。她用文字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在文學世界里,她的想象力得以生長,學校的生活也覺得還算過得去。三毛有一陣子喜歡玩單杠,每天清晨總喜歡像蝙蝠一樣倒掛在單杠上,直到倒掛得流出鼻血才高興地翻下來,然后將滴落在腳底的鼻血用沙土蹭掉。

有一天,三毛倒掛出鼻血,正用袖子擦掉的時候,路過的一個少校看到了她臉上的血跡,便讓她別擦了,帶三毛去自己附近的住所,遞給她一條毛巾擦臉。在少校的房間里,三毛看到了墻壁上掛著一幅比報紙還要大一些的素描畫,是一個小女孩的臉,美得好像天使一樣。

三毛盯著那幅畫,看得呆呆立在原地,她在那一刻忽然明白了什么才叫美的真諦,那是美術老師從來沒有教過她的。自從那天之后,三毛常常跑到少校的窗外,愣愣地望著墻上的那幅畫,在三毛的心里生出一種纏綿的愛意,那是對美的理解在生芽。

三毛的心里十分熱愛畫畫,但是能力有限。無法畫出可以表達內(nèi)心感受的畫,三毛才去寫作文,但在她心里,對畫畫的喜愛一直都在。她變得越來越不愿意上美術課,因為美術老師根本無法教會學生們什么是美,他只是在教學生如何臨摹,將一個物品“復制”到紙上去。

看到畢加索的畫冊時,三毛整個人都戰(zhàn)栗了,她想不到這世上還會有人這樣畫畫。她撫摸著畫冊上的每一幅畫,愛不釋手。三毛知道她看到了一種生命,在畢加索的畫作上,三毛看到了從心底生出的生命力。三毛也希望自己能夠領悟和創(chuàng)作這種生命力,她希望自己的心是鮮活的,有創(chuàng)造力的,而不是死氣沉沉,按部就班的。

在三毛休學后,她不知道自己能去做什么,她的堂哥說將來要成為一個作曲家,去維也納演出。三毛想起了畢加索的畫冊,她決定將來要去嫁給畢加索。三毛當時覺得自己就是畢加索畫筆下的女人,當她長大之后,就會成為藝術家都欣賞的那種美麗的人。三毛希望能夠與看得懂自己美的人在一起,這是她的心愿。

之后回憶起小時候的想法,三毛并不覺得可笑,她只是那時候的生活的直接經(jīng)驗太少,只能靠那些人為的間接的人生經(jīng)驗去設想自己的人生未來。三毛的心一直在跌跌撞撞地尋找一個棲息之地,她流浪在人世途中,就是為了停止流浪。

多年之后,在德國展出的畢加索畫展上,三毛流連忘返,感動到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粗切┊嬜鳎喇吋铀鞯撵`魂正在畫中望著她,她也透過那一幅幅畫作,看到了美真正的樣子。

追求美,追求自由,追求心靈的歸宿,三毛在追尋的途中,也幸好有人幫扶她,才讓她不致迷路,不致跌倒之后爬不起來。三毛跟隨顧福生學習畫畫,顧福生令三毛打開了緊閉已久的心門,而另外一個人,則是讓三毛清楚了自己在這個世上還能夠走怎樣的路會讓自己愉快和安心,那個人就是白先勇。

三毛家與白先勇家離得很近,白先勇的家就在三毛家的轉角處。三毛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白先勇,只是她那個時候膽子很小,又很自卑,不敢上前搭話。一直到顧福生將三毛的文章交給白先勇后,三毛也沒有勇氣與白先勇見面。很多年過去,三毛游歷了世界一圈,再回到臺灣島內(nèi),她坐在一個堆滿書稿的桌前,給白先勇?lián)芡娫挕?/p>

白先勇不認識三毛的聲音,問是誰。三毛對他講起自己和他是鄰居,還講了許多兩家的情況,三毛通過電話,喊出了白先勇的名字。她終于有了勇氣,與白先勇講話,只是她不再是當年那個瘦弱的小女孩,而是成長為一個內(nèi)心布滿傷痕,但依然堅強微笑的女人。

過去的洪荒,最后也不過是化為了這一聲呼喚。三毛小的時候,會偷偷注意白先勇家。她看到白家每日都有很多人進進出出,她當時也很想隨著那些人進入白家,但是她始終沒能夠邁出那一步。雖然白家的那扇門,就在三毛的眼前,幾步的距離,三毛整整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才走到。

當年的往事,對一個內(nèi)心藏著自卑的女孩來說,已經(jīng)是天涯海角,遠得不可觸及了。在顧福生把三毛的文章交給白先勇之后,三毛就每日忐忑,她擔心自己的文章被白先勇否定,又擔心白先勇喜歡自己的文章,想要見自己。每日擔心和憂慮,三毛有時遠遠地看到白先勇,都會拔腿就跑。

文章終于發(fā)表了,白先勇認為三毛寫得很好,三毛喜極而泣。對于別人來說,在雜志上發(fā)表一篇文章,可能只是小事一樁,但是對于三毛來說,卻是無意間種下了一生執(zhí)著于寫作的那顆種子。年少時期的三毛,覺得自己無所事事,做什么都做不好,但是她的文章竟然能夠發(fā)表在《現(xiàn)代文學》上,三毛知道了自己還能夠做些什么。

刊登了文章,三毛還是沒有勇氣去見白先勇。她想要對白先勇表示感謝,但是不敢主動找他說話。她不敢坦然地站到白先勇面前,說自己就是寫《惑》的那個人,三毛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她只是害怕,她的青少年時期,在害怕中度過大半時光。

長大后,三毛漸漸懂得了年少時自己的恐懼,那是對世界的畏懼,因為弱小,所以懼怕。在三毛給白先勇打完那個電話之后,第二天他們見面了。從小就關注白先勇的三毛,在二十年的歲月之后,終于與白先勇面對面地坐下了??吹桨紫扔?,三毛心里還是很慌張,恨不得立刻逃跑,但她到底不再是二十年前的瘦弱少女了,三毛與白先勇聊起了多年前的往事。

白先勇提到《現(xiàn)代文學》多年前組織過一次舞會,那次三毛也在場,穿了一件秋香綠的衣裙,緞子的腰帶上,戴著一朵絨做的大蘭花。三毛沒想到白先勇注意過自己,而且這么多年過去,他還記得自己穿著的細節(jié)。

半生的光陰歲月,像一場游園驚夢,三毛承受了許多人的恩惠,師從顧福生,讓她人生有了轉折點,改變了茫然無知的少女時代,而投稿給白先勇,則是在她的人生中施以了很強的一股力量,將她向前方推了推。小時候的三毛,愛的是《紅樓夢》里的林黛玉,柔弱,才情橫溢,而長大后的三毛愛的是王熙鳳,現(xiàn)實,真實,明亮。

生命中的人來了又走,有的還會見到,有的一生永別,對于三毛來說,每一位給予她恩惠的人,她都記在心里,就算再也不會見面,也永遠不會忘記。生命盡頭的瓊花一朵朵凋落,繁華落盡,曲終人散,多少滄海桑田都變成了過去的夢幻泡影,回想起來,命運小路上的那幾個人,永遠帶著明亮笑容,立于風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