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一個(gè)懂得欣賞食物的人
有個(gè)聚會(huì)要我去演講,指定要一篇講義,主題說吃。我一向沒有稿就上臺(tái),正感麻煩。后來想想,也好,作一篇,今后再有人邀請就把稿交上,由旁人去念。
女士們、先生們:
吃,是一種很個(gè)人化的行為。什么東西最好吃?媽媽的菜最好吃。這是肯定的。你從小吃過什么?這個(gè)印象就深深地烙在你腦里,永遠(yuǎn)是最好的,也永遠(yuǎn)是找不回來的。
老家前面有棵樹,好大。長大了再回去看,不還是那么高嘛,道理是一樣的。當(dāng)然,目前的食物已是人工培養(yǎng),也有關(guān)系。再怎么難吃也好,東方人去外國旅行,西餐一個(gè)禮拜吃下來,也想去一間蹩腳的中菜廳吃碗白飯。洋人來到我們這里,每天鮑參翅肚,最后還是躲在快餐店啃面包。
有時(shí),我們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種習(xí)慣,也是一種鄉(xiāng)愁。一個(gè)人懂不懂得吃,也是天生的。遺傳基因決定了他們對吃沒有什么興趣的話,那么一切只是養(yǎng)活他們的飼料。我見過一對夫婦,每天以即食面維生。
喜歡吃東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種好奇心。什么都想試試看,慢慢地就變成一個(gè)懂得欣賞食物的人。對食物的喜惡大家都不一樣,但是不想吃的東西你試過了沒有?好吃,不好吃,試過了之后才有資格判斷。沒吃過你怎知道不好吃?吃,也是一種學(xué)問。這句話太辣,說了,很抽象。
愛看書的人,除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也會(huì)接觸希臘的神話、拜倫的詩、莎士比亞的戲劇。
我們喜歡吃東西的人,當(dāng)然也須嘗遍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佳肴。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寧波人談起蟹糊、黃泥螺、臭冬瓜,他們大為興奮;你和香港人講到云吞面,他們一定知道哪一檔最好吃;你和臺(tái)灣人的話題,也離不開蚵仔面線、鹵肉飯和貢丸;一提起火腿,西班牙人雙手握指,放在嘴邊深吻一下,大聲叫出:Mmmmm。
順德人最愛談吃了。你和他們一聊,不管天南地北,都扯到食物上面,說什么他們媽媽做的魚皮餃天下最好。政府派了一個(gè)干部到順德去,順德人和他講吃,他一提政治,順德人又說魚皮餃,最后干部也變成了老饕。全世界的東西都給你嘗遍了,哪一種最好吃?笑話。怎么嘗得遍?看地圖,那么多的小鎮(zhèn),再做三輩子的人也沒辦法走完。有些菜名,聽都沒聽過。對于這種問題,我多數(shù)回答:“和女朋友吃的東西最好吃?!?/p>
的確,伴侶很重要,心情也影響一切,身體狀況更能決定眼前的美食吞不吞得下去。和女朋友吃的最好,絕對不是敷衍。
談到吃,離不開喝。喝,同樣是很個(gè)人化的。北方人所好的白酒,二鍋頭、五糧液之類,那股味道,喝了藏在身體中久久不散。他們說什么白蘭地、威士忌都比不上,我就最怕了。洋人愛的餐酒我只懂得一點(diǎn)皮毛,反正好與壞,憑自己的感覺,絕對別去扮專家。一扮,遲早露出馬腳。成龍就是喜歡拿名牌酒瓶裝劣酒騙人。
應(yīng)該是紹興酒最好喝,剛剛從紹興回來,在街邊喝到一瓶八塊人民幣的“太雕”,遠(yuǎn)好過什么八年、十年、三十年的。但是最好最好的還是香港“天香樓”的。好在哪里?好在他們懂得把老的酒和新的酒調(diào)配,這種技術(shù)內(nèi)地還學(xué)不到,盡管老的紹興酒他們多得是。我?guī)瓦^法國最著名的紅酒廠廠主去試“天香樓”的“紹興”,他們喝完驚嘆東方也有那么醇的酒,這都是他們從前沒喝過之故。
老店能生存下去,一定有它們的道理,西方的一些食材鋪?zhàn)?,如果?jīng)過了非進(jìn)去買些東西不可。像米蘭的ILSalumaio的香腸和橄欖油,巴黎的Fanchon面包和鵝肝醬,倫敦的Forthum&Mason果醬和紅茶,布魯塞爾Godiva的朱古力,等等。魚子醬還是伊朗的比俄羅斯的好,因?yàn)閺淖サ揭粭l鱘魚,要在二十分鐘之內(nèi)打開肚子取出魚子。上鹽,太多了過咸,少了會(huì)壞,這種技術(shù),也只剩下伊朗的幾位老匠人會(hu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