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譚嗣同以死維變法 袁世凱踏尸上青天
朝歌叟曰:
三千年道奉,五百載修煉,不如告密一事妙。紅頂花翎冠,青云直上天。
豈奈董狐筆桿,國盜民賊譜填,千古遺臭永流傳。罵聲沖霄漢,共譏項城黿。
甲午戰(zhàn)爭之慘敗,嚴重的民族危機喚醒著中國人民之覺醒,清廷推出了“練兵自強”、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提出“變法自強”。因此,出現(xiàn)了以康有為為首的變法運動。
1895年6月,康有為寫了萬言書,力陳變法自強的道理。但守舊的各部大臣均不敢傳遞,唯獨袁世凱挺身而出,把書交給督辦軍務處代遞。袁為何這樣做,因他看到那些守舊老臣妨礙著他這個年輕有為的人上進,這變法能給他帶來勃勃生機。
在康有為多次上書未有結果時,為了擴大影響,康同他的學生梁啟超,組織了“強學會”,袁世凱也拿出5000兩銀子入會。并且還游說他人捐款入會,他稱康是康大哥,康也把他稱為同志。
1898年4月11日到21日,光緒帝召見康有為,頒布了維新詔書,決心變法。
當然,這變法牽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官僚的命,慈禧太后便蹦了出來。在變法詔書下達的第四天,她命光緒帝革了軍機大臣、協(xié)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龢的各項職務,為的是孤立光緒帝,因翁是光緒帝20年相依為命的老師。她又強制光緒帝任命她的老情人榮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文淵閣大學士,統(tǒng)領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袁世凱的新軍。同時命新授三品以上官員,必須向她謝恩。又下令懷特布管圓明園,剛毅管健銳營,她這時不是垂簾聽政,而是直接執(zhí)政了。
光緒帝為了推行既發(fā)的新政,也想出了一些辦法。他免去尚書懷特布、許應典,侍郎壟帕、徐會洋、博項、曾廣漢的職。又任命主張變法的李瑞茶任吏部尚書,維新派的王錫春、徐致靖為尚書,又賞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為四品軍機章京,參與新政、直閱奏章、起草詔令、推行新法,此四人后被稱為“軍機四卿”。
但守舊官僚太多,新法不好實施,光緒帝感到無有軍權,實施新政為難??涤袨楸憬o他保舉了袁世凱,借袁新軍之力推行變法新政。譚嗣同也密奏光緒帝,要光緒帝召見袁世凱,結以恩遇,以防不測,必要時可軟禁慈禧。
9月11日,光緒命榮祿傳知袁世凱進京覲見。9月12日袁進京,狡猾的袁世凱叫徐世昌探聽京城消息,他住在法華寺。9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召見了袁世凱。光緒帝問:“茍付汝統(tǒng)領軍隊之后,能失忠于朕否?”袁發(fā)誓道:“臣當竭力以答皇上之恩,一息尚存,心思效忱?!?/p>
光緒帝這時也未免有些幼稚平庸,作為一個臣子,誰敢當面說不忠于皇上呢。袁世凱退出后,光緒帝認為他“忠誠懇切,可以信任”,免去他直隸按察使,升為侍郎,仍專辦練兵,并許可他專折具奏,不受榮祿控制。
袁世凱受光緒帝敕封后,心中十分不安,唯恐引起守舊頑固派的懷疑,便想辭去所封侍郎之職。但又怕革新派反對,何況自己還參加過康有為的強學會。他決定既不參加“后黨”,也不參加“帝黨”。
慈禧太后把光緒帝軟禁在頤和園,又同榮祿密謀,借口去天津閱兵把帝黨全部拿住,廢光緒而另立新君。
9月18日,林旭把光緒帝14日和17日寫給康有為的密詔交給了康。14日詔曰:“今朕位見不保,汝康有為……等……設法相救?!?7日密詔曰:“汝可迅速外出,不可延遲?!笨狄姶缶謹模斖碚偌T嗣同、楊銳、康廣仁、林旭、楊深秀、劉光第,還有梁啟超、徐致靖等人研究援救光緒帝的辦法。多數(shù)主張勸袁勤王,寧死數(shù)百人也要扶光緒登午門而殺榮祿。唯有林旭認為袁不可靠,說他巧詐多智謀,恐事難測,請召董福祥。譚嗣同認為不可用董。爭來爭去大伙卻沒了主見,譚嗣同道:“坐以待斃,還不如孤注一擲或誅榮祿,施新政,敗則成仁?!彼氵B夜去法華寺,勸袁勤王。
兩人見面寒暄之后,譚道:“君謂皇上如何人也?”
袁道:“曠代之圣主也?!?/p>
譚道:“天津閱兵之陰謀君知之乎?”
袁道:“然,固有所聞?!?/p>
譚道:“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唯君也,君欲救則救之。”譚指著自己的脖子又說:“君若不欲救,請至頤和園首仆而殺仆,君可富貴也?!?/p>
袁道:“譚君以袁某為何人也!圣主乃吾輩共事之主,袁某與譚君同受非常之遇,救護之責,非獨譚君,袁某也有責也。如譚君有所教袁某愿聞也?!?/p>
譚道:“榮祿密謀,全在天津閱兵之舉,袁君與董聶三軍皆榮祿節(jié)制,將持兵力以行大事。雖然董聶不足道也,天下健者,唯有袁君。若變起,袁君以一軍敵其二軍,保護圣主復大業(yè),乃不世之業(yè)也?!?/p>
袁道:“天津為各國聚集之處,若忽殺總督,恐引起中外官民大訌。況北洋有宋、董、聶各軍四五萬人,淮練各軍70多營,京內還有旗兵數(shù)萬,我只有7000人,出兵最多才6000人??诌@里一動兵,而京內即設防,皇上已先危也?!?/p>
譚道:“公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俟兵動時,皇上即分給諸軍圣諭,并照會各國,誰敢亂動!”
袁道:“若皇上閱兵時疾馳入營,傳圣命以誅奸臣,則袁某必從諸君之后,竭死力以補救。”
譚道:“榮祿與袁君素厚,榮又勇猛彪悍,恐君非其對手。請問君還有何難處?”
袁道:“若皇上在仆營,則誅榮祿如一狗耳!”
譚道:“報君恩,救國難,立奇功大業(yè),在于公;貪圖富貴,告變封侯,害及天子,亦在公,請公自裁?!?/p>
袁信誓旦旦地說道:“你以為我是何如人?我家三世受國恩深重,斷不致喪心病狂,貽誤大局,但能有益于君國,必當以死為之?!?/p>
譚嗣同走后,袁世凱在法華寺廳內踱來踱去,他想:我平時宣稱我練的兵勇敢善戰(zhàn)是真的嗎?可是還沒作過戰(zhàn)。那只不過是王婆賣瓜自我吹捧罷了。那7000人能打過董福祥、宋慶、聶士成所部還有剛毅旗兵嗎?不能。這小雞娃光緒能斗過惡老雕慈禧太后嗎?斗不過。這該咋辦?對!我得自首告密,不然慈禧和榮祿還會把我列入維新黨呢,誰叫我參加康有為的強學會來著,對不起了康大哥,對不起了譚老兄,我剛才說的話是我放了屁。
9月20日,袁世凱回天津向榮祿告密,榮祿連夜到頤和園向慈禧告密,太后聞報連呼“小子(光緒)負我”,急命榮祿馳赴董福祥營及宋慶諸軍,調京防變。次日晨,太后回到皇宮宣布重新垂簾訓政,幽禁光緒帝于瀛臺,下令捕殺維新派。
康有為在政變前一日逃離北京,梁啟超躲進日本使館,后在日本人保護下去了日本。譚嗣同與俠士王五謀救光緒沒成功,日本人勸他逃跑,他不聽,他說:“各國變法,無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有之請自嗣同始?!?月24日,慈禧下令逮捕維新人士。28日,譚嗣同、林旭、康廣仁、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同時被殺于北京菜市口,時人稱為六君子。袁的告密給反動政變立了大功,深得慈禧賞識,讓他代理了十天直隸總督,賜他新軍銀四千兩。1898年12月,軍機大臣榮祿把北洋各軍聯(lián)為一體,稱聶士成為武衛(wèi)前軍,董福祥為武衛(wèi)后軍,宋慶為武衛(wèi)左軍,袁世凱新軍為武衛(wèi)右軍,又招募萬人為武衛(wèi)中軍由自己統(tǒng)領。1899年4月,慈禧賞袁世凱在西苑門內騎馬,并乘坐船只拖床。6月,升袁為工部右侍郎,后又命袁出任山東巡撫。
當時,有一首三言歌謠在世流傳,道出了袁世凱在維新運動中扮演的角色和起的作用,歌詞是:
六君子,頭顱送,袁項城,頂子紅,賣同黨,邀奇功;康與梁,在夢中,不知他,是梟雄。
當然,康、梁當時的出走也有他們的苦衷。要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