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宛如昨日

紅嬰仔 作者:簡媜



宛如昨日

時光烘焙著我們,時而高溫煎烤時而急凍冷藏;一眨眼,十四個年頭在冷熱之間蒸發(fā)了,當(dāng)年意外來報到的紅嬰兒,如今已長成翩翩少年。當(dāng)一個媽實在不容易。

梅雨在窗外低吟的此刻,重讀十一年前書寫的這本“母愛賬簿”,竟興起忽而清醒忽而癡迷的醉意。清醒是,字里行間保留的“育嬰現(xiàn)場”一經(jīng)閱讀都又重現(xiàn)了,歷歷在目。癡迷是,我仍是這副身驅(qū),照理說育嬰過程的劬勞應(yīng)該牢牢記得才對,怎么那些疲累感都不見了,煙散了,全部換算成對身旁這個翩翩少年的贊嘆。可見不僅為母則強,做了媽,腦內(nèi)多了一部時光匯率換算機,光陰似箭,那些箭被母親的手熔鑄了,換算成孩子身上的青春。因而,十四年這數(shù)字給我的第一個反應(yīng)不是我變老了,而是我的孩子長大了。

在我的寫作圖譜上,這本書也標(biāo)志了不可替代、不能重返的人生驛站:在這之前,我是個單騎,獨自策馬夜行,崖邊幽谷,任性游憩;在這之后,是個駕四輪馬車往幸福村莊趕路的車夫,車上有一掛身家性命,不僅不可涉險且要練就幾拳以便跟半路沖出的盜匪扭打。一個嬰兒,改變的何止是一個女人的身材,更是那從未經(jīng)驗的一種咬牙切齒觀看社會、恨鐵不成鋼的視角。名義上,我多了一個孩子,實質(zhì)上,我也多了一個自己。正因為視野不同,《紅嬰仔》之后才有《天涯海角》的書寫企圖,那種激越的書寫情緒于今想來仍舊鮮明。

書里只寫到小紅嬰兩歲便收筆了,在不同場合總有人問我:“他后來呢?”我總是故作天真說:“后來就三歲四歲五歲一直長嘛!”問的人想知道有沒有續(xù)集,寫的人斬釘截鐵地知道這種書只能寫一次。

然而,既然是新版,不妨稍稍交代“搖錢樹”(后來改稱姚頭丸)現(xiàn)況。為了小修內(nèi)容,我問這位十四歲少年:“書里把你的名字寫出來,當(dāng)年你還小無所謂,現(xiàn)在你大了,要尊重你的想法,你介不介意?如果介意的話,我把名字拿掉?!彼f:“不介意?!蔽矣謫枺骸白寗e人知道你是我兒子,會不會有壓力?”他說:“不會啊!”我說:“很好。你的人生是你的,我的人生是我的,不需要有壓力?!?/p>

三歲以后的他度過一段頗漫長的多災(zāi)多病期,吃過的藥比糖果還多。這使得我們完全修改對他的學(xué)習(xí)期待,正常的三餐與持之以恒的運動早已凌駕學(xué)科成為他的日課,即使是進入初中階段,基測烽煙處處飄揚,他仍然過著不補習(xí)、放學(xué)后打球一小時、回家有一頓均衡晚餐、晚間十點以前上床的標(biāo)準(zhǔn)作息。不正常的教育體制需要老師、家長鼎力支持才能繼續(xù)不正常下去,我們選擇另一條自認(rèn)為正常的小徑,走得很開心。所幸,課內(nèi)課外的學(xué)習(xí)他都能自理,也能保持不錯的狀態(tài)。每天晚餐桌上,這家伙有講不完的、天南地北的話題,跟父母很親,嘴里常說:“媽媽,謝謝你配合?!蔽覍λf:“你真是一個很棒的兒子耶!”

有趣的是,擔(dān)任母職有助于提升我的“社會地位”——僅限于婚嫁喜慶場合。我多次受邀在婚禮上擔(dān)任介紹人及貴賓致辭,除了期許新人攜手共修婚姻學(xué)分,不免也要肩負社會使命、當(dāng)志工來一段“置入性行銷”,為急遽下滑的出生率增一塊煞車皮。姚頭丸出生那年,一年還有三十萬個紅嬰仔來報到,現(xiàn)在一年不到二十萬。報載,臺北市二○○九年的新生兒數(shù)跌破兩萬,產(chǎn)婦均齡為三十二點一歲。不結(jié)婚只同居或是結(jié)婚不生子,已蔚為當(dāng)代潮流。君不見,河堤邊草地上,抱著美容院整理過的小寵狗的年輕人多過推娃娃車的熊貓臉父母,而周邊友人家中子女年過三十五不婚不嫁沒動靜的大有人在,那些沒膽父母只敢在背后嘆氣、著急、嚴(yán)辭批評,卻不敢明著問。家庭概念正在瓦解,小家庭已經(jīng)夠小了,現(xiàn)在干脆把屋檐拆了,成就無限大的“個人樂活主義”。這本是多元社會個人選擇,但當(dāng)多數(shù)人做這種選擇,就形成社會問題了。無怪乎政府要發(fā)獎金鼓勵早生、多生,北市將發(fā)放每胎兩萬元以資鼓勵。在我看來成效不大,不婚不生的年輕人固然有的考量經(jīng)濟,但也有不少無關(guān)乎錢財;區(qū)區(qū)兩萬獎金不夠買一只LV包,重賞之下都不見得有勇夫,更何況只給一張?zhí)枪垺Uf到此,我心中始終有個小疑慮,是不是當(dāng)年《紅嬰仔》寫得太逼真了,嚇壞我的女性讀者,間接讓她們不敢獻身于生產(chǎn)大隊。若是如此,就罪過了。所以,只要有機會握著麥克風(fēng)對新人祝福,我就渾然忘我,仿佛頭插紅花手擒紅絹帕、胖乎乎笑瞇瞇之古代媒婆附身,期許新人要“救國救民,踴躍用兵”,并誦念“做人口號”:“一個嫌太少,兩個不夠好,三個不算多,四個笑呵呵,五個真美妙,六個很驕傲?!钡@口號徒具娛樂效果,起不了鞭策作用。

令我意想不到的,我的讀者也以這本書做了分界。有個喜愛我的早年作品的女性讀友,看到我走入“結(jié)婚生子”這條在她眼中形同背叛現(xiàn)代女性獨立自主誓言的路,從此不看我的書。我得知此事,甚感無辜,卻也十分敬佩有人如此捍衛(wèi)信仰。但我畢竟是個心胸狹隘的人,暗地祝福有一匹文武雙全、才貌過人的黑馬竄入她那號稱銅墻鐵壁的地窖,讓她迷戀,讓她受苦,讓她拆墻自個兒爬出來,讓她嘗到從未有過的甜蜜且生了雙胞胎,接著買很多本《紅嬰仔》送人。

最溫暖的回應(yīng)是,有個讀者在美國結(jié)婚生子,初為人母的她沒幫手,必須獨力育嬰。她住的城市冬季漫長,窗外總是飄雪,窗內(nèi)只有她與嬰啼。驚恐伴隨寂寞,漸漸腐蝕她的心。有一天,一個航空包裹來到她手上,拆開,是《紅嬰仔》。厚厚的中文字,首先安慰了她的眼睛,書名直截了當(dāng),立刻與床上那軟綿綿的嬰兒聯(lián)結(jié)起來,書里每一段每一篇寫的都是她現(xiàn)在的處境,好像為她量身訂做一般。她快速讀一遍,心里踏實了,立刻把這書升級為床頭書慢慢細看,跟尿片奶粉筆記本放一起,陪在身邊。

轉(zhuǎn)述這段故事的人,真誠地謝謝我寫出《紅嬰仔》時,我不禁笑了起來,遙想那本書書頁一定沾了溢奶味、屎尿味、藥水味、淚漬,見證生命總是朝向壯大,而且越來越重。我的文字竟然攙扶一個異國游子走過既驚險又壯麗的人生路段,對作家而言,這是何等豐厚的精神酬報。然而,每個字像嬰兒手指抓住我的心的回應(yīng),卻是一個叫霈澄的臺大男生寫的。我在講臺上與他們結(jié)下散文課緣分,他總是溫文儒雅地坐在離講桌很近的位置,固定地,成為那一年我一站上講臺就看到的熟面孔,給我安全感。兩年后有一天,他發(fā)了一封e-mail給我。

敬愛的簡媜老師:

日安。我是散文黃埔一班的霈澄,自從一年多前上完最后一堂課,我的生活一日比一日忙碌,但也豐富,心里有時候也會想:老師是否過得好,還有姚頭丸弟弟,師丈姚同學(xué),希望他們也都好。

我本來也打算考完研究所寄這封信給老師的,不只是學(xué)生的問候,而是來自兩個讀者的致意。

一個是六年前身穿卡基制服的我,那是升高三的酷暑,也是我母親離開人世的涼夜。正值暑假,每天我在教室自習(xí)到十點,便會到操場上跑個五圈,讓星河在我的頭上流轉(zhuǎn),讓月亮躲在云里,時而在我前方,時而在我腦后,時而在我身體疲憊、頭腦發(fā)漲、胸口苦悶、心房空洞的正上方兀自照耀著。此刻我所能記憶的那個夏天,很少很少,只記得曾經(jīng)在滿月之下雙手拳握,祈禱母親可以安息自在;想要流眼淚的時候,不只要躲在人后,也傻傻地避著月亮,因為我相信母親可以透過月亮看見我,而我不愿意她見到我流淚。在她生病的時候,我曾擦過她的眼淚,所以我知道為摯愛的人拭淚要用世間上最輕柔的動作,也是最不舍的,我們彼此的約定就是要舍得??!那么若是一個母親見到孩子在流淚卻連拭淚都無法做到時,豈不是更不舍?

那一個暑假我另外記得的事情,便是每天晚上跑完步,回到宿舍盥洗后可以讓自己翻著您寫的《紅嬰仔》,好好品嘗,好好咀嚼,好好嘆息。只有在看這本書的時刻,我愿意記得自己是個人子,我愿意回到親與子的望遠鏡中看待我過去的人生,想象著十幾年前我的母親與父親,如何看待我的來到,如何細細照料我??赐昴鷮懙碾U象環(huán)生的生產(chǎn)過程,我仿佛也見到自己安安穩(wěn)穩(wěn)躺在母親懷里時她眼角帶淚的微笑;看到嬰兒的多病與父母的多憂,我也想起自己從小的過敏性鼻炎,好像母親的白發(fā)與父親的皺紋是我一個噴嚏一個噴嚏吹打出來的。那些習(xí)俗,那些偏方,那些一個傳統(tǒng)臺灣大家庭小嬰兒該享過的關(guān)懷與愛,我都受過;一個正常小頑童該給予他們的不合理、任性、麻煩、擔(dān)憂,我也不吝惜地給過。閱讀《紅嬰仔》后,我才認(rèn)真回溯,明白我們的生命從我來到世間的那刻起,就已經(jīng)緊緊交融,直到其中一方離開為止。這段回憶一直沉在我的心里,即使在上您的課時,我坐在第一排,依然拙于和您說我讀您作品的這些感觸。

另一個要與您致意的讀者,老師想必已經(jīng)猜到,那就是現(xiàn)在的我。但您可能沒有猜到的是,生命暗途中,再次于我將熄盡的燈杯里添加新油的善意,也是來自于《紅嬰仔》。是的,這六年來我其實未曾再看過它,那本書與又黑又涼、有月光有蟬噪的夏夜,一起被我系在記憶里操場旁那株欖仁樹上。隨著我上大學(xué),閱讀了其他各式各樣古今中外的書籍,高中讀的書也沒有帶到大學(xué)的宿舍里。只有一次,我請父親來臺北開會時幫我從家里書柜中帶一本您的著作給我,其實是因為研究所考試有一科作文,我希望能重溫老師您的書,但我并未與父親說要哪一本,隨他在十余本書中挑選,就是如此巧合,當(dāng)我看到他拿著《紅嬰仔》給我時,我的心緊了一下;高中那段歲月我自然沒有與父親說過,可他挑了《紅嬰仔》。那時的我,除了是考生,有清清楚楚的高墻等我去擊破之外,更大卻無形的黑影早已經(jīng)將墻下的我給罩住,隱隱約約我知道,考驗我的,絕不是眼前可見的研究所考試。

那是我心里一直忽略的聲音,是我辜負許久的聲音,到它已經(jīng)無法忍受決定與我為敵的聲音。我變得不快樂了,甚至有時難以集中注意力,獨自一人時,常處于低潮。接著便是失眠與身體失調(diào),有兩個禮拜我吃任何東西都是苦的,仿佛天人五衰的警告。我只知道“我”想要改變,正在找尋自己,我開始敏感地留意自己的心念,不放過身體與生命可能要告訴我的任何訊息,關(guān)于我的未來,關(guān)于我的情感。

那一晚,我無意間拿起父親幫我?guī)淼摹都t嬰仔》,從第一頁開始翻閱,事隔六年的我,事隔六年的眼睛,事隔六年的心靈,書中一字一句給了我不同的意義。當(dāng)我站在這個青黃不接曖昧不已的岔路口,接下來該要登山,還是臨水?我聽到了那個聲音,被我忽視多年的聲音:“我想要一個家?!笔堑?,如此簡單的一句話,不過是自己想與自己分享的一種渴求,我卻不曾這么真切地聽見過。從十四歲一個人到臺北來念書,經(jīng)過家里的變故后,練就自我生活的能力,培養(yǎng)思考、學(xué)習(xí)、自律及關(guān)心身旁的人事物,但我是多么久沒有活在一個家里。重讀《紅嬰仔》,我才明白自己對家庭有著很深很深的眷戀,八年前遺失的東西,如今我開始去找,雖然還有許多的問題等待我去解決,不過我慶幸自己往內(nèi)心又走近一步了,仿佛找到了那個與自己玩捉迷藏的少年,走近他,擁抱他,和他說:至少有我陪你。

親愛的簡老師,兩個讀者都是我,兩次拯救我,或說解放我的皆是《紅嬰仔》,很感謝您為姚頭丸弟弟寫下這本紀(jì)念,兩次在我生命河流遇到坑洞,打轉(zhuǎn)滯留的關(guān)頭,為我沖破泥石,翻出新土。我知道自己又可以往前流去,一路上有您的書相伴,千里長途奔向海,我有更多的力量。由衷地感謝您?!?/p>

??!蒼天作證,人子的思念無窮無盡,隱在月光里的母親怎會不知?

《紅嬰仔》何等榮幸,兩次被不可思議的手挑中,在那些艱難時刻,成為一個離席母親對她兒子耳語的橋梁,以文字重新編織一條永恒不斷的臍帶,這一端是兒子,那一端是媽媽。

霈澄,以及所有失去母親懷抱的孩子:下回想念媽媽時不要躲避月亮,要抬起頭,讓媽媽看到你的臉你的淚,她才能吻你,吹拂你,祝福你,告訴你:

隱沒的只是肉身,從生下你的那一刻起,媽媽的心從未遠離。

簡媜

寫于二○一○年六月十四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