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西湖
——“聲音”與杭州文學景味的創(chuàng)造
前言
杭州正如所有歷史名城,是一個永遠需要透過脈絡來理解的城市。近世以來,歷經(jīng)吳越建都、南宋行在、晚明流韻、太平天國,乃至民國變革,杭州在不同的歷史轉折期呈現(xiàn)了不同的面貌。在變化中,杭州銘刻深沉的歷史積淀,但是也時時流露對歷史遺忘的焦慮。本文旨在討論城市感官經(jīng)驗的呈現(xiàn),特別是聲音在杭州形象塑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進一步探析聲音如何在杭州相關文本中留下痕跡,特別是小說。
由文學的角度來閱讀城市,所關懷的問題或與史家不同。本文將著重探索城市生活如何影響文學的創(chuàng)作,文學又如何呈現(xiàn)城市生活,響應城市經(jīng)驗,如何運用城市的歷史淵源與文化意象來構筑文本,并塑造城市的概念。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我們也將檢視明清文學是否真的存在“城市觀念”?城市敘事如何寄托作者對往昔的懷思與對未來的渴望?如果歷史塑造城市,那么城市又如何透過文學變成歷史?當城市面貌隨著時代變化,城市居民與觀察者如何對應?敘事文學如何營造城市傳奇、城市的神秘感乃至于邪惡?還有,女性與城市如何發(fā)生關系,而文學又如何呈現(xiàn)?這些也是本文將試圖碰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