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散文

鄭振鐸精品選 作者:鄭振鐸 著


我的鄰居們

我剛剛從汶林路的一個朋友家里,遷居到現(xiàn)在住的地方時,覺得很高興;因為有了兩個房間,一做臥室,一做書室,顯得寬敞得多了;二則,我的一部分的書籍,已經(jīng)先行運到這里,可讀可看的東西,頓時多了幾十倍,有如貧兒暴富;不像在汶林路那里,全部的書,只有兩只藤做的書架,而且還放不滿。這個地方是上海最清靜的住宅區(qū)。四周圍都是蔬圃,時時可見農(nóng)人們翻土、下肥、播種;種的是麥子、珍珠米、麻、棉、菠菜、卷心菜以及花生等等。有許多樹林,垂柳尤多,春天的時候,柳絮在滿天飛舞,在地上打滾,越滾越大。一下雨,處處都是蛙鳴。早上一起身,窗外的鳥聲仿佛在喧鬧。推開了窗,滿眼的綠色。一大片的窗是朝南的,一大片的窗是朝東的,太陽光很早的便可以曬到,冬天不生火也不大嫌冷。我的書桌,放在南窗下面,總有整整的半天,是曬在太陽光下的。有時,看書看得久了,眼睛有點發(fā)花發(fā)黑。讀倦了的時候,出去走走,總在田地上走,異常的冷僻,不怕遇見什么熟人。我很滿足,很高興的住著。

正門正對著一家巨廈的后門。那時,那所巨廈還空無人居,不知是誰的。四面的墻,特別的高,墻上裝著鐵絲網(wǎng),且還通了電。究竟是誰住在那里呢?我常常在納罕著,但也懶得去問人。

有一天早上,房東同我說:“到前面房子里去看看好么?”

我和他們,還有幾個孩子,一同進了那家的后門。管門人和我的房東有點認識,所以聽任我們進去。一所英國的鄉(xiāng)村別墅式的房子,外墻都用粗石砌成,但現(xiàn)在已被改造得不成樣子?;▓@很大,也是英國式的,但也已部分的被改成日本式的。花草不少,還有一個小池塘,無水,頗顯得小巧玲瓏,但在小假山上卻安置了好些廉價的瓷鵝之類的東西,一望即知其為“暴發(fā)戶”之作風。

盆栽的紫藤,生氣旺盛,最為我所喜,但可知也是日本式的東西。

正宅里布置得很富麗堂皇,但總覺得“新”,有一股無形的“觸目”與觸鼻的油漆氣味。

“這到底是誰的住宅呢?”我忍不住的問道,孩子們正在草地上玩,不肯走。

房東道:“我以為你已經(jīng)知道了。這是周佛海的新居,去年向英國人買下的,裝修的費用,倒比買房的錢花得還多?!?/p>

過了幾個月,周佛海搬進宅了,整夜的燈火輝煌,笙歌達旦,我被吵鬧得不能安睡。我向來喜歡早睡,但每到晚上九、十點鐘,必定有胡琴聲和學習京戲的怪腔送到我房里來。恨得我牙癢癢的,但實在無奈此惡鄰何!

更可恨的是,他們搬進了,便要調(diào)查四鄰的人口和職業(yè);我們也被調(diào)查了一頓。

我的書房的南窗,正對著他們的廚房,整天整夜的在做菜燒湯,煙囪里的煤煙,常常飛撲到我書桌上來。拂了又拂,終是煙灰不絕,弄得我不敢開窗。我現(xiàn)在不能不懊悔擇鄰的不謹慎了。

“一二·八”太平洋戰(zhàn)爭起來后,我的環(huán)境更壞了。四周圍的英美人住宅都空了起來,他們?nèi)歼M了集中營。隔了幾時,許多日本人又搬了進來。他們男人大都是穿軍裝的,還有保甲的組織,防空的練習,吵鬧得附近人家,個個不安。在防空的時候,他們干涉鄰居異常的兇狠,時時有被打的。有時,我晚上回家,曾被他們用電筒光狠狠的照射著過。

有一天,廚房的燈光忘了關(guān),也被他們狠狠的敲門打窗的罵了一頓過。

一個早晨,太陽光很好,出去走走,恰遇他們在練習空防。路被阻塞不通,只好再回過來。

說到道路,那又是一個厄運。本來有一條道路,可以直達大道,到電車站很近便。 自從周佛海搬來后,便常常被阻塞。 日本人搬來后,索性的用鐵絲網(wǎng)堵死了。我上電車站,總要繞了一個大圈,多花上十分鐘的走路工夫。

勝利以后,鐵絲網(wǎng)不知被誰拆去了。我以為從此可以走大道了,不料又有什么軍隊駐扎在小路上看守著,不許人走過。交涉了幾回也沒用,只好仍舊吃虧,改繞大圈子走。

和敵偽的人物無心的做了鄰居,想不到也會有那么多的痛苦和麻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