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語言文字

郁達夫講社會與政治 作者:郁達夫


我國語言文字

余與張明慈先生相識已十余年,自余蒞星后,彼屢邀余至學院演講,因工作與時間關系,不克如愿,今夜乃得來此講演,殊深歡慰。吾今所欲講者,即我國之語言與文字是也。吾國文字雖然相同,而語言則各異,各省有各省語言,各地有各地語言。即以福建而論,每縣以至每一鄉(xiāng)村之語言,亦有不同。我國同胞,因所受教育較低,故不能人人了解國音,所以甲省軍閥與乙省軍閥以前為爭權利,因起戰(zhàn)爭,以致造成閩幫、粵幫及其他幫派,故欲強國,必先廢除幫派。

前年余應東京學校及社團演講時,曾由日赴臺灣,彼處有一帝大分校。吾聞臺人所講者乃閩南語,其風俗習慣與吾國中相似。臺灣滅亡之初,其兒童尚許讀《三字經》《千字文》等,及余至臺灣時,已禁令兒童讀漢文矣,可不悲哉!不特令其不可讀漢文,反道令其讀寫日文。至于言論,亦大被束縛,偶有喜慶事,僅能講幾句平常語而已。如請人講評話,須至更深夜靜,萬籟無聲之時關門低講,旁人欲聽者,則須竊聽。如有三二人同行談笑之際,則必突來其他一人(警察)隨其后,如聽其語略帶政治意味者,即將其人逮捕,使之飽嘗鐵窗風味。似此言論不自由,生活不自由,則生不如死,足見亡國之慘也。余在臺灣時,臺人來會晤余如見家人,感情甚為歡洽,余亦曾往聽其“評話”,彼等泣,余亦隨之而灑同情之淚。

吾國文字優(yōu)美,即世界各國亦無與倫比。論其形則象形,如凸則山字之象形也;至其音韻,亦較西洋詩歌為活動。日本文化襲自我國,其文字一半為漢文,一半則由漢文中變化而來。以前倭曾有廢除漢字之議,而欲以羅馬字代替,然終難實現(xiàn)。余曾謂彼幫著名學者,日本欲廢漢文,即廢其根本,蓋彼實源于我也,且以羅馬字代替,更為困難。彼等亦承認余言之不謬。

吾國語言文字均極美妙,諸君如能熟習,則知詩歌文詞,其味無窮,運用之妙,在乎其人。如能將吾言而遠為傳播之,則更善矣!

(原載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新加坡《南洋商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