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寫實小說大聯(lián)展”卷首語

新寫實小說研究資料 作者:孟遠


“新寫實小說大聯(lián)展”卷首語

《鐘山》編輯部

文學在發(fā)展、在嬗變。

文學面臨著新的選擇。

我們慎重地向《鐘山》的作者和讀者宣告:在多元化的文學格局中,1989年《鐘山》將著重倡導一下新寫實小說。

所謂新寫實小說,簡單地說,就是不同于歷史上已有的現(xiàn)實主義,也不同于現(xiàn)代主義“先鋒派”文學,而是近幾年小說創(chuàng)作低谷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文學傾向。這些新寫實小說的創(chuàng)作方法仍是以寫實為主要特征,但特別注重現(xiàn)實生活原生形態(tài)的還原,真誠直面現(xiàn)實、直面人生。雖然從總體的文學精神來看新寫實小說仍可劃歸為現(xiàn)實主義的大范疇,但無疑具有了一種新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鑒現(xiàn)代主義各種流派在藝術上的長處。新寫實小說在觀察生活把握世界上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僅具有鮮明的當代意識,還分明滲透著強烈的歷史意識和哲學意識。但它減退了過去偽現(xiàn)實主義那種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而追求一種更為豐厚更為博大的文學境界。

自然,今天還不是完全準確概括新寫實小說的時候,新寫實小說的理論特征和藝術特征還有待于新寫實小說的進一步發(fā)展,在不斷發(fā)展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個性特征和理論體系,相信會有更多的作家和理論家用他們的實踐來豐富新寫實小說。我們在這里只是一種倡導和號召,并衷心期望在中國文壇能夠出現(xiàn)和形成一個“新寫實運動”,《鐘山》將為此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構想這一計劃時,我們征求了許多作家和評論家的意見,方方、王安憶、王兆軍、王蒙、從維熙、鄧友梅、馮驥才、劉心武、劉恒、劉震云、史鐵生、葉兆言、李國文、李銳、李曉、朱蘇進、陸文夫、陳建功、何士光、鄭義、趙本夫、周梅森、林斤瀾、張潔、張煒、張弦、張一弓、高曉聲、鐵凝、諶容、賈平凹、韓少功等中青年作家都表示很大的興趣,愿意參加這一活動;首都文藝界、新聞界的許多報刊對此項活動亦表示十分關心。我們除了以突出篇幅刊登新寫實小說(以中篇為主)和理論探討文章外,還將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于1990年舉辦“新寫實小說”評獎活動,籌備出版新寫實小說集。

我們希望通過大展,推動新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并能夠團結和聚集更多的作家。因此,我們歡迎更多的老中青作家惠賜力作來參加這次大聯(lián)展。

原載《鐘山》1989年第3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