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3
細細閱讀施夢嘗的隨筆,我深深地被她細致的觀察力與細膩的文筆所感染,一邊閱讀,腦海里一邊浮現(xiàn)出澳洲性情溫馴、憨態(tài)可掬的考拉(樹袋熊)以及鴨嘴獸、袋鼠等可愛的珍稀動物,寬廣的海灣和沙灘,優(yōu)良的天然浴場,滑水、沖浪等水上運動;海邊有眾多的古代和現(xiàn)代建筑,渾然一體,相映成趣。然而,最震撼國內讀者的是國人去澳洲求學、打工、投資、旅游、移民、家庭婚姻、孩子的教育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一些法律事務。作者從南京移居澳洲十多年,現(xiàn)在是南澳地區(qū)家喻戶曉的翻譯學者。作為一名肩負著溝通、知識傳播和文化交流責任的翻譯,她具備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廣泛的興趣、寬廣的知識面。作者的新聞敏感性與判別能力及優(yōu)美的文筆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幅關于澳洲意味深長、別有風味的人文畫卷。
——澳洲是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低犯罪率是以高昂的犯罪成本換來的。但是,這里又是“講法律又講情理”的國家。“在我看來,澳洲法院基本上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你沒有理,請再好的律師都不一定管用”。
——辦案不要走錯法院。處理民事糾紛、交通違章的一般去地方法院,即Magistrates Court;離婚及相關的子女撫養(yǎng)權和財產(chǎn)分割問題去聯(lián)邦家庭法院;偷竊、人身傷害、危險駕駛等刑事案件,則根據(jù)涉案金額或賠償金額的數(shù)目由地方法院決定是否移交至地區(qū)法院或高等法院;而販毒則由聯(lián)邦法院受理。除此之外,澳洲還有一些特別法庭,如移民/難民復審仲裁庭,租賃復審仲裁庭等。也有一些有趣的案子,比如幾個租房的學生因欠下高額電費被房東告上法庭,可最后房東敗訴……
——超市不可“順手牽羊”。說起來有意思,澳洲的零售業(yè)都免不了要遭遇 “shoplifting”(順手牽羊)。但殊不知在澳洲順手牽羊一旦被捉,就是要去警察局作筆錄,取DNA,上法庭,然后罰款或強制參加數(shù)百小時的社區(qū)勞動;更重要的是,會留案底,因為順手牽羊就算犯罪。有了案底,以后再填寫任何表格時在“有無犯罪記錄”一欄里就不能再寫“否”了。
——“老千”也犯法。2005年有幾名中國游客在黃金海岸一間賭場玩百家樂時出老千,以換牌方式贏取75萬澳元,被識破后均被逮捕,分別判處入獄三至四年。
——“兒童不宜”地方重罰。在澳洲,如果有未成年人進入賭場是要被重罰的……
——法律大于“面子”。中國人凡事愛爭個是非曲直,合乎道義在很多人心目中要高于法律的約束,但事實上,如法官所說,很多事不是你的錯,但卻依然是你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道理只能讓人心安,但實際問題還需要我們用理性的態(tài)度和思維去真實地應對……
——“可憐天下父母心”。國際留學生賭博上癮的比例竟高達6.7%,以澳洲50萬留學生為基數(shù),意味著至少有3萬5千名學生終日混跡賭場。其中,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亞裔留學生更容易受賭博問題的困擾。
中國傳統(tǒng)觀念在與國際接軌中的“摩擦與沖突”:
——澳洲人,他們把學習成績看得并不重,卻把孩子培養(yǎng)得彬彬有禮,懂得關心,習慣分享,善于運動。
——一位來自中國的祖父在管教孫子時,經(jīng)常說,如果你不用功讀書,長大就只能當清潔工。當?shù)厣绻っ鞔_告訴老人,在澳洲不可以向孩子灌輸任何可能引發(fā)歧視的的思想,這是不被容忍的,在這個人人平等的社會,清潔工也是一個值得每個人尊重的職業(yè)。
——違規(guī)停車被罰。一位剛到澳洲的新移民因為不懂英文,把一次次寄來的違停催繳單也未加理會地堆在信箱里,連拆都沒拆,以致于罰單累積到幾千元之多而最終被告上法庭,法官聽了他的陳詞之后,發(fā)現(xiàn)他所說的是實情,就下令他把最初違章停車的罰單交了即可銷案。
……
得知山下路,須問過路人。
隨筆屬于散文,“文學是人學”早已屬于老生常談。但隨筆篇幅普遍都很短小,能寫出陌生人的獨特境遇,真實的人和真實的事,卻并非易事。特別是親歷社會方方面面的人,不論是官員、紳士,還是普通人士,各個鮮活,有血有肉。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為新進入澳洲人士遇到的一些難題給出解決辦法。這些隨筆文章,讀起來耐人尋味,咀嚼起來亦可“解渴”。這部小集子既如輕盈的舞步綽約多姿,又有那種沉甸甸的實用力量。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好一個“且將新火試新茶”!作者引用蘇軾的這句詩作為書名,便能感知到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她依然心系祖國的情思。全書對中澳兩國的文化差異,雖未評價,但國內讀者讀后不免會反躬自省。從字里行間里也能覺察出作者的用心良苦。
我們經(jīng)常在報刊上看到“新移民”這個詞?!靶乱泼瘛辈皇欠筛拍睿菄鴥冉栌脟H通用說法而約定俗成的稱謂。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今天,經(jīng)濟活動已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lián)系而形成全球范圍的有機經(jīng)濟整體。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走出國門了解世界,這也許就是中國年輕人“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中國夢”!
關蘭友 2017年8月 于南京
(原江海僑聲雜志社長、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