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花蕊夫人
都說四川多才女。五代時前蜀后蜀就各有一位能詩的花蕊夫人。
第一位是前蜀主王建之妃,姓徐,是后主王衍的母親。王衍即位,被封為順圣太后。這位花蕊夫人的名聲不太好。歷史上說她“交結佞臣,專權受賄”。她留下的《花蕊夫人宮詞》,據后人認定為她本人所作的九十余首,寫的都是宮中游樂之事,對于后人研究當時的宮廷生活有一定的價值。從王建墓中出土的眾多樂伎俑看,大約她對文化活動還是相當重視的。公元925年,花蕊夫人和兒子王衍一起投降后唐,在赴太原的路上被后唐莊宗派人殺掉。這是當時許多投降者的下場,不足為怪。
第二位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夫人,姓費,四川青城人。據說孟昶也是個有文才的人,但其作品未見流傳。蘇軾說他七歲時從一老尼姑處聽到孟昶所作的《玉樓春》,只記得兩句:“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不知道是不是贊花蕊夫人的。宋人的筆記說,這位花蕊夫人“能為詩”,“傳其歌詞,清婉可聽”,“而世不傳”。據說,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清理舊書時曾發(fā)現(xiàn)她的七言詩一卷,說有89首,實際找到30余首,“大約似王建宮詞”。例如:“廚舡進食簇時新,侍宴無非列近臣。日午殿頭宣索鲙,隔花催喚打魚人?!薄霸骂^支給買花錢,滿殿宮娥近數(shù)千。遇著唱名多不語,含羞急過御床前?!边@些詩究竟是哪一位花蕊夫人所作,實難斷定。
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下令征蜀,兵臨城下,孟昶不戰(zhàn)而降。從出兵到孟昶投降共66天。孟昶和母親李太后以及花蕊夫人同到開封,要求成為“不思蜀”的劉禪,被封為“秦國公”,還賞了一大批金銀財寶。但第七天孟昶就被趙匡胤用毒藥害死。李太后不哭,以酒酹地說:“汝不能死社稷,茍生以取羞?!苯^食而死,算是有志氣的?;ㄈ锓蛉吮悔w匡胤接到宮中,趙匡胤問她對蜀亡如何看,她寫了一首七言詩:
君王城頭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此詩表示了對后蜀君臣投降行為的極大憤慨。也有人說此詩是后蜀王承旨所作。此外,有關這位花蕊夫人流傳的故事尚多,但大都互相矛盾,不足為據。
(《北京晚報》,1990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