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瑪麗·居里夫人(Marie Curie 1867~1934),是一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一生曾兩度獲諾貝爾獎,被譽為“鐳的母親”。她與丈夫彼艾爾·居里(Pierre Curie)共同研究放射性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了釙(Po)和鐳(Ra)兩種放射性元素,并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柏克勒爾(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后,居里夫人繼續(xù)研究了鐳在化學和醫(yī)學上的應用,并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研究工作的杰出應用之一就是應用放射性治療癌癥。
瑪麗·居里于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沙皇俄國侵略者統(tǒng)治下的波蘭首都華沙,父母都是教師。父親是華沙中學的物理學教師,深深地薰陶著小瑪麗。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肺結(jié)核病,因此,大姐常常照顧小瑪麗。在她出生(她是他們的第五個孩子)后不久,母親便辭去教職。后來父親也失去督學職務,家庭生活比較艱苦。為了糊口,父親收了寄宿生以補貼生活。后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十歲時就相繼病逝了?,旣悺ぞ永镏袑W畢業(yè)后,當了多年家庭教師。從小艱難的生活,培養(yǎng)了她獨立的個性和堅強的性格。
1891年她到巴黎進入了巴黎大學學習,并于1894年與法國物理學家彼艾爾結(jié)識。第二年他們結(jié)了婚。從1896年開始,居里夫婦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1903年6月,居里夫人獲頒物理科學博士。1906年,彼艾爾不幸車禍去世。從此,彼艾爾在巴黎大學文理學院的教職由瑪麗接任。這是該校六百多年來的第一位女性教授。她的余生則致力于鐳的用途的研究。
居里夫婦是將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地奉獻給科學事業(yè)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看作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展示了自己寬闊的胸懷。然而法國有關(guān)部門對他們的工作所給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對于他們的科研成果反應是遲鈍的。他們的第一枚獎章是英國贈與的,由于他們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新元素釙和鐳,開辟了放射化學這一新的學科領(lǐng)域,1903年英國皇家學會邀請他們夫婦到倫敦講學,并授予皇家學會最高的榮譽——戴維獎章。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婦拒絕為他們的任何發(fā)現(xiàn)申請專利,為的是讓全人類能自由地利用他們的發(fā)現(xiàn)。
自1912年瑪麗·居里親手制備的鐳管作為鐳的國際標準,直到現(xiàn)在它還放置在巴黎的國際衡度局內(nèi),作為世界上鐳的第一個標樣。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里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lǐng)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并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lǐng)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旣悺ぞ永锸堑谝粋€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女科學家,她是成功女性的先驅(qū),并激勵了很多人。從1897年居里夫婦發(fā)現(xiàn)放射性元素鐳之后,一百多年來,稱頌他們的文章、書籍從未間斷,可見她所建立的勛業(yè)和她所具有的品質(zhì)深深地留在后人的印象中,成為科學家和廣大青少年學習的楷模。
1934年7月4日,長期積蓄體內(nèi)的放射性物質(zhì)所造成的惡性貧血即白血病終于奪去了居里夫人寶貴的生命。她雖然離開了人世,但是她為人類所作的貢獻以及她的崇高品行將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里。
愛因斯坦在評價居里夫人一生的時候說:“她一生中最偉大的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夠取得,不僅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象的和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作 者
2008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