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墨溪公(稟告黔境民情)
前奉父親大人諭,隨祖父大人由京師到黔,一路跋涉,頗感困苦,幸向?qū)У萌?,未致稽延時日,平安抵境,堪以告慰。此間風尚與益陽大有差異,簡陋樸塞,殆猶是秦漢時情形。地方人士開通者甚屬寥寥,即一二自命有識之士,亦僅僅能讀文字而已,天下郡國之利弊瞢瞢如焉。然其人類皆重信諾,嚴去取,雖貧而有骨氣,以視京師人士之浮滑奸詐,不惜自貶人品趨媚大人先生,以求一命之榮者,大不相同。侄在此間讀書以外,兼好山水,游屐所經(jīng),擬一一發(fā)為吟詠,姑俟成帙,再行寄奉。祖父大人及父親大人身體均健,千里以外,一堂三代,天倫之樂,無異居家,蓋渾忘羈旅之況味矣。
道光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白話譯文
之前尊奉父親大人的指示,我跟隨祖父大人一起從京城到了貴州,一路長途跋涉,翻山越嶺,感覺特別困頓辛苦,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好向?qū)?,沒有導致耽擱延誤時間,平安到達了目的地,終于可以讓叔父放心了。這里的社會風氣與益陽相比差別很大,設(shè)施簡陋、風氣淳樸、交通閉塞,大概很像秦漢時期的社會情形。在地方人士中開明通達、了解外面世界的人真是特別少,即使有一兩個自認為是有見識的人,也僅僅是能讀文識字罷了,對天下州縣的優(yōu)勢弊端等情況都渾然不覺。但這里的人們都非常重視誠信并遵守諾言,嚴肅對待付出與收獲,雖然貧窮卻很有骨氣,再看京城里的人們浮躁油滑奸詐,不惜貶低自己的人格品德,向達官貴人們奉承諂媚,來追求獲得一生的富貴榮華,這兩者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在這里侄兒除了讀書以外,還喜愛游覽山水,打算為所到的每個地方都一一詠詩作文,姑且等到編纂成冊后,再另行寄給叔父大人看。祖父大人和父親大人的身體都很健康,雖然身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千里之外,三代人相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跟在家鄉(xiāng)時沒有任何區(qū)別,甚至完全忘記了寄居異鄉(xiāng)的境遇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