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衣佳處千佛巖

戀戀鄉(xiāng)愁 作者:朱仲祥


青衣佳處千佛巖

故鄉(xiāng)樂山,被稱為仙山佛國之地。夾江千佛巖,就是其中一處因佛著稱的森林公園。這里兩山對峙,一水中流,題詠處處,佛像千尊,有石刻藝術長廊之美譽。

夾江縣是我的出生地。這里位于四川盆地西南沿,自古有“天府良邑”的美譽。境內平疇沃野,水網縱橫,竹籠農舍,煙村十里,被清代學者、詩人王漁洋在《蜀道驛程記》中贊為“類吳中風物”。千佛巖森林公園就坐落在夾江城西三公里處的青衣江邊,林木森森,丹崖峭立;佛像眾多,樓閣崔巍,歷代被贊譽為“蜀中名勝”。

千佛巖自然風景優(yōu)美,文化底蘊深厚,被古人盛贊為“青衣絕佳處”。來到這里,只見臨江聳立的化成山和依鳳山相對而出,形成一道狹窄的峽關,如兩扇即將關上的大門。清澈的青衣江自貢嘎山腳下蜿蜒而來,從峽關中奔突而出。山與水構成“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獨特地形。兩山雄峻挺拔,丹巖千仞,古木參天,蔥蘢如黛,遠望如巨大的畫屏一般。因夾江秦漢時期為古南安縣地,史書上便稱這里為“南安峽”,亦稱“熊耳峽”。東晉《華陽國志·蜀志》載:“南安縣:(犍為)郡東四百里?!饔行芏鷯{。南有峨眉山……”酈道元《水經注》曰:“江水又東南徑南安縣西有熊耳峽,連山競險,接嶺爭髙?!?/p>

化成山下臨江邊,有丹崖橫亙,佛像百千,古堰穿山,古道蜿蜒。站在絕壁之下的古棧道上,或登臨依山而筑的樓閣里,眼前是一脈清流推波涌浪,背后是茂密的原始林木,人仿佛置身于化不開的濃綠之中。透過密密的枝葉空隙向江面望去,見有古渡口突出于江之湄,有過渡的木船自江邊的古渡口出發(fā),悠悠如柳葉一般漂向對岸的河灘碼頭,再換了一批過渡者,悠悠地漂了回來。“古渡夕照”為夾江一景,大概是說來到夕陽西照下的渡口,會看見“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畫面,景色與意境俱佳。而身后是造型各異的座座樓臺,飛檐翹角,雕梁鏤窗,古樸雅致,古木掩映,修篁簇擁。若從江上翹首回望,青枝綠葉間飛閣隱現(xiàn),紅墻流丹,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之意景。

沿林中石徑拾級而上,周遭的濃蔭便將你淹沒其中,伴隨窸窣的露滴滑落聲,頭頂上不時傳來兩聲清涼的鳥叫或蟬鳴,浸潤得你心里甘甜純凈。登上千佛巖之巔,視野頓然開闊。望對岸重巒疊嶂,連綿起伏,天高云低,空闊無邊。而壯闊的青衣江此時低匐在腳下,如一段閃光的銀練飄舞在群山之間。而更遠處的藍天下,一抹黛影出現(xiàn)在白云間,那便是橫眉修羽的峨眉山了。難怪清代詩人王漁洋有“騎馬青衣江畔路,一天風雨望峨眉”之感嘆了。

山巔有一古樸莊重的古廟,常年鳴鐘擊磬,香火裊裊。寺廟是在原址上新建的,但建筑卻是文物,為撤除城里文廟原樣搬遷至此,一磚一瓦都是古董。過古廟后往山下走去,腳下綠草漫道,頭上濃蔭遮天,山野的氣息非常濃郁。也許因為山路陡峭如掛在壁上,便修筑了攬月、挹翠、臥云等若干小亭供歇腳,望下去如棲息林間的小鳥一般,煞是可愛。

因青衣江清流婉轉,故自古又有“川西玉帶”的美稱。沿江有突出江邊的望龍坪,是一塊被灌木簇擁的巨石。站在巨石上憑欄下望,但見急流江水之中,一座恰似龍頭的奇石如中流砥柱。據(jù)說一到夏天洪水暴漲,龍腦石的洞穴就會浪花飛濺,如巨龍飛珠吐玉一般。明代嘉定知州郭衛(wèi)宸有詩贊曰:“江頭一塊石,獨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誰將砥柱之。而漁綱競急,以濟舟難遲。”望龍坪前有一座“鐵石關隘”坊,南臨百尺深淵,北依千仞絕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便是古代的鐵石關,也是一處古戰(zhàn)場遺址?!度龂尽酚洈⒌哪习矋{口伐黃元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這里?!笆駶h章武三年,漢嘉太守黃元叛,楊洪度其必乘水東下,敕諸將陳等于南安峽口邀遮,果得元。是也。”南宋時嘉州抗擊元蒙鐵騎的第一仗也在這里打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