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華誕

清風荷韻:清華大學百年華誕荷塘詩社詩集 作者:王伯雄 主編


百年華誕

張學政

百壽清華賦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清華吾校,巍然中央。

問我何為清華,緣何榮光?答曰:水潔為清,潺潺流淌;木秀為華,郁郁芬芳。遠依太行,襲幽燕之余脈;近擁皇都,聚禁城之紫光。北望昌平園,科技開發(fā)領先;南臨中科院,中關美名遠揚。外映未名湖之塔影,內(nèi)沁近春園之荷香。周邊踞天理而形勝,校內(nèi)得俊彥而琳瑯。地靈人杰,相得益彰;精英薈萃,開來繼往。

問我清華風姿史跡若何?答曰:河是玉帶一條,湖撒珍珠三顆,樓有玉宇百座。樹木參天,碧水長流;花草遍地,四季清幽。華夏五千年,一棵常青樹,清華以此為根;建校一百載,半部近代史,學堂為茲開章。源于庚子,忍辱而思強;創(chuàng)啟辛亥,民弱又國殃。先天之不足,后輩以補償。日耀月輝之九霄,得名師匯聚一堂;風馳電掣于八駿,有賢良來自四方。三一八志士殉難,軍閥逞狂;一二九仁人奮發(fā),群情激昂。倭寇侵略,氣焰囂張;鐵蹄踐踏,國土淪喪。校舍南徙,先轉(zhuǎn)瀟湘,后入滇長;西南聯(lián)大,蒿廬校舍,茶座課堂??嘤旰K盡,干戈猶未央。聞一多拍案而起,慘遭黑冷槍;朱自清饑病交加,不領救濟糧。噫嘻!登高而憶先烈,浩氣激昂;觀遠而懷古賢,丹心回腸。學堂、月堂、大禮堂,1堂堂訴說蒼涼;斷碑、聯(lián)碑、烈士碑,2碑碑百世流芳。斗轉(zhuǎn)星移,歷盡春秋之更迭;日月輪回,閱盡人間之滄桑。清華于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迎來解放。沉沉天幕,豁然開朗;全校師生,歡呼解放;巍巍名校,煥然重光。

問我何為清華精神?答曰:自強不息,愛國奉獻,知恥而后勇;厚德載物,又紅又專,豁達以通融。緣何歷百年而不變其宗?答曰:先輩吾輩,休戚與共;視遠以明,聞德以聰。大才小才,咸盡其用;校長師長,秀外慧中。梅貽琦“大師說”,3備受青睞;蔣南翔“雙肩挑”,4廣為推崇。海納百川,共生共榮。中西合璧,內(nèi)外交融;文理兼?zhèn)?,德才并重。開展紅專討論,活虎以生龍;貫徹教育方針,舊貌換新容。小密云大三峽,5承前啟后,比肩以繼踵;原子堆核電站6,繼往開來,不輟立新功。"211”工程7,改革發(fā)展殊不倦;"985”規(guī)劃8,創(chuàng)辦一流思無窮。嚴謹為學,誠信為人,9不計滄桑沉浮;精神獨立,學術自由,勿懼榮辱苦痛。健康工作五十年,奮發(fā)向上;振興中華一輩子,以此為榮。

問我清華人才幾許?答曰:噴涌輩出,不勝其數(shù)。鴻儒宗師,國家寶藏;泰斗巨匠,社會棟梁。四大導師10,以德高望重而高尚;三錢國杰11,以興邦愛國而昭彰。諾貝爾獎,楊李為華夏爭光;12圖靈之譽,期智以華裔名揚。13學界泰斗,有梁實秋、陳寅恪、季羨林之翹楚;國學大師,有梁啟超、王國維、錢鍾書之俊凰;學科導師,有華羅庚、趙九章、梁思成之俊彥;科學專家,有竺可楨、侯德榜、鄧稼先之學長。一星兩彈之元勛,半數(shù)以上,第出其門;14兩院院士之宏才,二成有余,就學其庠。15學識睿智,皆以卓越而見長;道德風范,堪載汗青而流芳。師生濟濟,展翅藍天翱翔;校風學風,代代傳承浩蕩。清華之子,民族希望;愛國奉獻,發(fā)憤圖強。

嗟夫!我歌我頌,首屆期頤,偉業(yè)如陽;我祝我愿,下個百年,續(xù)寫輝煌。

【注釋】

1 學堂:清華學堂,建于1911年。月堂: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前后。大禮堂:建于1917年,坐落于校園西區(qū)的中心地帶。

2 斷碑:取自圓明園廢墟的一根斷柱,1926年為紀念“三一八”反帝愛國示威游行中犧牲的清華學子韋杰三烈士而立,位于聞亭北側(cè)。聯(lián)碑:西南聯(lián)合大學紀念碑,碑文由著名學者馮友蘭撰寫、聞一多篆額、羅庸書寫,該碑校園內(nèi)有兩處,一處在工字廳南草坪,一處在圖書館東邊萬泉河的東岸。烈士碑:清華大學烈士碑,坐落在西大操場南邊萬泉河的南岸,上面銘刻著清華大學師生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43位烈士的名字。

3 指梅貽琦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任清華大學校長17年(1931-1948).

4 指“文革”前蔣南翔校長提出的教育思想。蔣南翔任清華大學校長14年(1952-1966).

5 小密云:1958年清華水利系100多名師生設計密云水庫,1960年密云水庫建成,該水庫是北京市城市用水主要水源。大三峽:三峽工程。

6 原子堆:1964年清華大學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座池式原子反應堆;1989年清華大學又成功研制出低溫核供熱反應堆。核電站:2009年清華啟動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重大專項課題研究。

7 "211”工程:1993年國務院提出:中國教育要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yè)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

8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說:“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庇纱?,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國內(nèi)部分高校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985”規(guī)劃。

9 “嚴謹為學,誠信為人”是王大中和顧秉林兩位校長提出的學風口號。

10 四大導師指20世紀20年代清華大學國學院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四位著名學者。

11 指曾在清華大學就學或工作過的錢學森、錢三強和錢偉長三位科學家。

12 指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均畢業(yè)于清華大學。

13 指2000年獲得圖靈獎的姚期智,他是華人獲此獎的第一人。

14 在23位獲得“兩彈一星”國家勛章的專家中,有14位出自清華大學。

15 目前在職的兩院院士約1500人,其中清華大學畢業(yè)的約占25%左右。

2010年2月25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